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锐

作品数:143 被引量:57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发改投资“城市活断层试验探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1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3篇地震
  • 32篇地震学
  • 21篇地动仪
  • 21篇趣味
  • 18篇层析成像
  • 17篇电阻率
  • 13篇张衡地动仪
  • 11篇反演
  • 10篇电阻率层析成...
  • 9篇勘探
  • 7篇地质
  • 6篇地幔
  • 6篇电磁
  • 6篇电磁波
  • 5篇地壳
  • 5篇断层
  • 5篇岩石
  • 5篇岩石圈
  • 5篇漫步
  • 5篇CT

机构

  • 80篇中国地震局地...
  • 47篇中国地震台网...
  • 26篇中国地震局
  • 24篇国家地震局
  • 1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河南博物院
  • 4篇东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地...
  • 2篇山西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陕西省地震局
  • 2篇北京机械工业...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南工业大学

作者

  • 142篇冯锐
  • 17篇郝锦绮
  • 13篇朱涛
  • 11篇陶裕录
  • 9篇武玉霞
  • 9篇孙次昌
  • 9篇周海南
  • 8篇周建国
  • 7篇方盛明
  • 6篇孙桂香
  • 6篇王志理
  • 6篇田长征
  • 6篇李长法
  • 6篇李晓芹
  • 4篇严惠芬
  • 4篇朱涛
  • 4篇黄桂芳
  • 3篇武利钧
  • 3篇马宗晋
  • 3篇高金田

传媒

  • 21篇地震科学进展
  • 16篇地震学报
  • 14篇地球物理学报
  • 14篇国际地震动态
  • 9篇中国地震
  • 5篇自然科学史研...
  • 4篇地震地质
  • 4篇CT理论与应...
  • 3篇中国地震学会...
  • 3篇中国地震学会...
  • 3篇1996年中...
  • 3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物探与化探
  • 2篇科学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1990年中...
  • 1篇走近科学
  • 1篇新华月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1
  • 12篇2020
  • 1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趣味地震学(2):世界海啸意识日
2019年
现在的“世界日”愈来愈多。除却卫生日、野生动物日、气象日、地球母亲日、环境日、减灾日(10 月13 日)等几十项外,近两年又增加了一项?海啸意识日。海啸并不常有,却是致命的。根据联合国2018 年公布的数据[1](http://www.un.org/en/events/tsunamiday/),在过去100 年里,58 场海啸夺走逾26 万人的生命,平均每场海啸丧生4 600 人,超过其他任何自然灾害,尤以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死亡人数最多.
冯锐
关键词:印度洋海啸地震学趣味野生动物环境日
地学层析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自1985年以来,地学层析技术在中国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探测中,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地学层析技术目前主要包含着地震层析、电磁波层析和电阻率层析成像这三个技术途经。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观测仪器和数据处理的软件方面均做出了许多贡献和发展。在工业生产和深部探测方面,地震层析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手段。把速度图像和Q值图像结合起来可以很好的推断矿产、石油、资源以及地质构造。本文给出了我国在地震测深、矿产勘探和井间地震等方面成功应用的实例,并进行了分析讨论。
冯锐
关键词:地学图像电阻率
层状半无限空间中波动问题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对波动方程首先进行富里叶—贝赛尔积分变换,在波数k域内构成(z,t)的有限差分隐格式进行迭代,由此计算出纵向非均匀的层状模型的合成地震图。对含有低速层和高速薄层的几种模型做了对比计算,通过时间场与空间场的波动分析,揭示了几种主要震相的传播与形成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无论高速层的厚薄如何。反射波始终很强烈。但初至首波在薄层构造中不清晰,一种属转换型的续至薄层首波震相值得注意;低速层的顶界面难以形成能量较强的上行波,因此在推断低速层埋深上存在不确定性。
周民都冯锐
关键词:半无限
电磁波层析成像──图像的一致性及地下水探测被引量:19
1997年
在井间电磁波层析成像中,发射机的原地辐射常数无法标定,且实测量中包含着感应场的影响.因此,由常规图像重建方法得到的吸收系数分布仅为相对量,直接影响着连续剖面图像的一致性.本文给出了计入感应波动场影响的正演公式,提出了计算原地辐射常数E0值的交替追赶方法,开展了水中标定试验和岩性测试,对EW-1和JWQ-3型仪器的标准读数给予了准确定义,并就频率规范和连续剖面的边界光滑问题进行了探讨.探测内蒙古唐公塔地下水的连续剖面得到了一致性良好的层析图像,吸收系数的绝对数值合理可靠,与岩样测试结果相吻,较准确地找出了含水层的深度、延展方位及含水程度,指导找水取得成功.
冯锐马奎祥郭鸿郭鸿孙次昌刘昌铨
关键词:电磁波层析成像地下水
对样品含水结构的电阻率CT研究被引量:20
2000年
采用高密度的电极阵列 ,对具含水结构样品的视电阻率值进行了测定 ,并重建了二维电阻率的图象 .所得一系列 CT图象揭示了样品内部由于裂隙和流体造成的真电阻率分布及其变化 .这一方法用于岩石电性模拟实验 ,使导致样品电性变化的裂隙充水过程得以清楚地揭示 .
郝锦绮冯锐李晓芹周建国钱书清高金田
关键词:电阻率层析成像CT地震前兆
电阻率层析成像数据采集系统被引量:23
2004年
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是电法勘探的革命性进展,目前已在硬件和软件上取得重大发展.对数据采集系统,本文以 MIR/MIS 仪器为主从电极转换器、测量主机、控制软件、阵列电极和电缆系统几个方面全面地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与设计,对主要的技术性能进行了讨论,对比和分析了不同设计思路的特点和利弊.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同类仪器的发展概况.
李志武周燕云冯锐
关键词:电阻率层析成像电法勘探阵列电极
发展中的板块边界: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被引量:18
2007年
亚洲内陆的强地震密集地发生在天山一贝加尔一线,但该处并不存在一条连续的大断裂,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长期相左。文中分析了这条地震带的时空分布、分区特点、应力状态和活动周期,计算了欧亚大陆的布格重力异常场、均衡重力异常场,反演了上地幔的密度分布和剪切波速分布。发现在这个部位的70~250b的深部有一条北东向的密度、速度陡变带,它是新生代的冷地幔和热地幔的交界带,与浅部构造存在立交关系,对亚洲大陆的现今构造运动和应力场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个带的地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板缘地震和板内地震,是一种因为深浅构造不同而造成的结构性地震,性质上为大陆内缘地震。文中还就深浅构造的空间立交关系、时间镜像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在南北地震带和伊朗东侧地震带的立交结构也与上地幔构造有关。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是正在发展中的板块边界,是大陆内部的一个典型构造,北侧为稳定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次板块,南侧为活动的中国-东南亚次板块。
冯锐马宗晋方剑吴宣
关键词:重力场欧亚大陆
趣味地震学(21):尤里卡,阿基米德撬动了地球
2020年
地球不是绝对刚体,它的柔软性质在很大的程度上借助于流体(液体、气体和流变体)。除非水汽停运、岩浆凝固、冰封星球,地震就不再折腾了。第1个做流体实验的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图1)(Archimedes,287—212 B.C.)。国王请他鉴定王冠是否纯金打造,百思不解之时,忽然从溢出的洗澡水量获得了灵感:如果把王冠浸在水中就可以知道它的体积,再把与王冠等重量的金子放在水里,对比二者的体积便能确定王冠是否掺假!
冯锐
关键词:地震学阿基米德流变体
张衡地动仪的科学性及其历史贡献被引量:13
2006年
介绍了地面振动的两大分类、验震器和报警器的基本区别以及地面振动的科学检测方法,指出地动仪是对天然验震器——悬挂物的模仿和发展,史料中有关地动仪的结构、大小、反应、关系和应用5个方面的记述具有明确的地震学意义,并给出了3个重要的限制性参数。正是由于史料中存在这些实质性的技术内容和定量参数,使仪器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得以确认,并使地动仪的科学复原成为可能。张衡利用惯性摆原理成功地开创了人类测震实践的先河,并在保留地动记录和检测微弱信号方面做出了两个重要的贡献。地动仪的成功曾经在现代地震学起步阶段起过重要的思想启迪作用,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冯锐朱涛武玉霞李先登
关键词:张衡地动仪报警器米尔恩
对地动仪传统模型的置疑被引量:12
2006年
王振铎1951年设计的地动仪展览模型存在偏谬和失误:直立杆工作原理不正确,其科学性与可行性被严格的理论计算、实验检验和地震观测所否定。把地动仪复原成报警器而非验震器是致命性失误;外部基形不合理,与史料记载和出土汉代酒尊的形制不符合,并使仪器整体不稳定;龙和蟾蜍的艺术造型不符合史料,特别是日本人服部一三首创的那种离散的蟾蜍摆设不符合中国传统。因此,这个模型被否定。把它作为惟一的复原模型进行宣传,已出现负面社会影响,国内外学术界长期的批评和否定意见中肯而严肃,应予重视。
冯锐武玉霞朱涛李先登
关键词:张衡地动仪艺术造型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