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萍
- 作品数:53 被引量:453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1970年通海7.7级大地震强余震触发被引量:17
- 2004年
- 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了MS7.7地震,震后发生了多次MS>5.0的强余震。文中计算了1970年通海7.7级大地震后,主震分别在5次强余震破裂面上诱发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ΔCFS)。结果表明,有4次强余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增加(ΔCFS>0)的地区,增加的范围为10-2~10-1MPa;有1次强余震按2种震源机制解结果给出的破裂面计算,得到2种结果,分别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和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负的地区。研究结果表明,主震位错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可能是1970年通海7.7级大地震强余震活动的重要原因。
- 郝平傅征祥田勤俭刘桂萍刘杰
- 关键词:余震地震触发库仑破裂应力震源机制
- 青藏高原北缘海原、古浪、昌马大地震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被引量:52
- 2001年
- 基于Coulomb静应力变化的概念 ,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的海原 ( 192 0年 2月 ,M =8 5)、古浪 ( 192 7年 5月 ,M =8 0 )和昌马 ( 1932年 12月 ,M =7 6) 3次大地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海原大地震发生可能诱发古浪大地震提前 16~ 4 4a发生 ;而昌马地震发生可能不受海原和古浪地震诱发静应力变化的影响。
- 傅征祥刘桂萍陈棋福
- 关键词:青藏高原诱发地震海原地震震源机制
- 运用细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强震前地震活动时间演化过程被引量:3
- 2004年
- 强震发生前震源及其周围地区可能会出现前震活动,这种前震活动可以分为二种:一种为连续型,即前震的频度或震级随时间渐渐增大,直至主震发生;另一种为不连续型,前震的频度和震级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发震。这种现象不但在破裂声发射试验中观测到,也在中国大陆地区多次强震前被观测到。文中基于细胞自动机模型,引入时间 状态依从摩擦本构关系,即把自组织非线性系统的普适特征与真实断层摩擦的具体特征结合起来,研究了强震前短期前兆地震活动的时间演化过程的机理。文中研究了模型中各参数对模拟事件时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摩擦强度在断层上的分布,或是说静摩擦系数的离散程度直接影响强震前地震活动时间演化过程。
- 李纲刘杰傅征祥刘桂萍
- 关键词:震源前震活动细胞自动机
- 关于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发展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0
- 2010年
- 从地震预测预报的时间范围、与基础性学科的依赖关系、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等不同角度,简要分析现今我国地震预测预报的三种不同分类;从地震的科学与社会双重属性,分析制约其发展的一般科学技术规律和社会需求形势;结合地震预测预报分类及影响其发展的科学与社会因素,讨论我国地震预报发展思路。认为当前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提出坚持多路探索,建立"长中短临与震后"的分析预报工作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与储备,推进物理性地震预测预报探索的发展途径,并就其必要性、科学思路、基本内容和基础条件等进行了讨论。
- 刘桂萍
- 关键词:地震预测
- 关于我国地震预报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1
- 2006年
- 回顾地震预报的开始过程,并分析推动其发展的必然性,探讨我国地震预报的特点,对地震预报未来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努力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刘桂萍
- 关键词:地震
- 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中长期强地震危险性研究被引量:18
- 2000年
- 张家口 -蓬莱断裂带位于华北平原北部 ,沿张家口 -怀来 -三河 -天津 -渤海 -蓬莱 -烟台 -北黄海展布 ,长约 90 0km ,宽约 2 50km ,走向北西。该带上曾发生 1679年三河 -平谷 8级和 1976年唐山 7 8级大地震。本文分析了该带上以 117°E为界的东、西 2区历史和近代地震的G R关系和时间进程 ,证明它们服从泊松过程 ,从而计算得到它们在 2 0 10年前发生强震的累积概率 ,即东区发生 6级地震概率为 0 80 ;西区发生 7级地震概率为 0 76。
- 傅征祥刘杰刘桂萍
-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地震预测
- 地震强度分布不均匀性的摩擦时间依从CA模型被引量:9
- 2001年
- 设计一个摩擦时间依从的地震活动性细胞自动机模型 (CA) ,研究产生地震累积频度 -震级关系曲线中 ,出现拐点的地震强度分布不均匀现象的物理原因。外界通过应力加载向模型输入能量 ,模型的细胞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对比分析规定单个细胞破裂与模型地震之间不同的决定规则时产生的地震序列的累积频度 -震级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地震的级联破裂方式是引起累积频度
- 刘桂萍傅征祥
-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
- 京津唐张地区地震空间集中度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使用1960—1987年的京、津、唐、张地区地震台网的观测资料,采用文献[2]所述的地震空间集中度的计算方法,对所有资料进行了3种不同方式的处理。结果表明地震空间集中度的大小随时间、空间的变化明显地反映了地震活动图象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活动平静、密集的变化过程。
- 刘桂萍马丽
- 关键词:地震地震活动
- 平行走滑断层相互作用的粘弹模型和减震作用被引量:12
- 1999年
- 研究了二维粘弹性介质中平行走滑断层的相互力学作用及其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当一条断层发生滑动,将导致平行断层面上剪切应力减小,因此,可能推迟平行断层发生滑动(减震作用),推迟时间在几年至几百年的范围内,这取决于发生滑动的断层与平行断层之间的距离,以及平行断层自身应力积累孕育地震过程经历的时间。
- 傅征祥刘桂萍
- 关键词:粘弹介质断层相互作用
-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触发的区域地震活动和静应力场变化
- 研究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39°28′N,118°11′E)前后地震活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震源区以外的3个中观测到地震活动增强,该变化通过信度0.99的Z-统计检验,认为可能是由唐山大地震触发的,最大...
- 刘桂萍傅征祥
-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地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