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芳

作品数:59 被引量:194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脑瘫
  • 12篇脑脊液
  • 12篇脑性
  • 12篇脑性瘫
  • 12篇脑性瘫痪
  • 9篇脑梗
  • 8篇蛋白
  • 8篇急性
  • 7篇细胞
  • 7篇脑梗死
  • 7篇梗死
  • 7篇发病
  • 6篇神经发育
  • 6篇神经发育疗法
  • 6篇缺血
  • 6篇疗法
  • 5篇蛋白Z
  • 5篇血小板
  • 5篇血性
  • 5篇卒中

机构

  • 52篇武汉大学
  • 5篇湖北医科大学
  • 3篇黄石市爱康医...
  • 2篇武汉市第一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宜昌市第一人...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武汉市汉口医...

作者

  • 58篇文芳
  • 15篇万均成
  • 11篇肖玲
  • 10篇程自立
  • 9篇姚汉云
  • 8篇余绍祖
  • 7篇孙杨
  • 6篇董新宇
  • 6篇陶维元
  • 5篇唐从峰
  • 5篇张鸿
  • 3篇孔岳南
  • 3篇王高华
  • 3篇曾非
  • 3篇陈建新
  • 3篇孙杨
  • 3篇张春宝
  • 3篇吴擎
  • 3篇林琼
  • 3篇刘谷珩

传媒

  • 14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铁道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血小板生成素对脑瘫及高危儿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动态观察脐血、新生儿、CP患儿静脉血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的变化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是否可用于早期预测CP的风险价值,以便为临床医生对未成熟、受损脑功能重塑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文芳董新宇唐从峰
文献传递
脑电地形图对脑血管病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脑电地形图 (BEAM)在急性脑血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公司44 18型 18导脑电图检查仪和广州三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LQWY N2 型BEAM处理仪对 12 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检测 ,并做了部分病例的动态分析。结果 急性期脑血管病患者的BEAM改变主要为病变侧局限性慢波功率 (短阵节律的δ波、θ波 )明显增高、与头颅CT扫描发现的病灶区相吻合 ,与常规脑电图比较 ,其阳性率明显增高 (分别为 92 .9% ,6 4.1% ) ,经卡方检验显示BEAM阳性率明显高于脑电图 (P <0 .0 1)。结论 BEAM可早期准确地反映脑卒中发生后异常脑电活动的来源 ,因此 ,对脑卒中早期药物治疗及疗效判断来源 ,BEAM是可供参考的检测手段。
余再根文芳夏元先余绍祖
关键词:脑电地形图脑电图脑出血脑梗死
Z蛋白与小儿脑性瘫痪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Z蛋白(PZ)和小儿脑性瘫痪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脑瘫患儿40例(脑瘫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30例(HIE组)、脑瘫高危新生儿20例(脐血组)以及各组正常对照健康儿童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中PZ的含量(脐血组测定脐血浆PZ含量)。结果脐血组PZ水平高于脐血对照组(P<0.05);脑瘫组和HIE组血浆PZ水平均明显高于各自对照组(P<0.01);HIE组血浆PZ水平显著高于脐血组(P<0.05);脑瘫组血浆PZ水平明显高于HIE组(P<0.05)。结论 PZ在小儿脑瘫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动态变化的规律,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吴擎文芳张鸿
关键词:脑性瘫痪凝血机制
在脑瘫发生过程中血清IL-10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脐血、新生儿、脑瘫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的变化与脑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ABC-ELISA)检测脑瘫组、脑瘫高危因素胎儿组(胎儿脐血病例组)、新生儿组(新生儿病例组)及相应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结果胎儿脐血病例组血清IL-10水平与胎儿脐血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新生儿病例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新生儿对照组(P<0.01);脑瘫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脑瘫对照组(P<0.01),脑瘫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新生儿病例组、胎儿脐血病例组(P<0.01)。结论 IL-10可以作为急性应激的生物学指标;IL-10水平反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监测IL-10对预防和治疗脑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鸿文芳陶维元吴擎
关键词:脑性瘫痪白细胞介素-10
孕酮调节白细胞介素12参与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006年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目前诊断标准是:(1)临床过程表现为发病-缓解-复发的特点;(2)临床体征、诱发电位及影像检查证实有2个以上不同部位病变的证据;(3)脑脊液分析有脱髓鞘所致免疫学损害的证据。
唐从峰文芳董新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脱髓鞘疾病孕酮自身免疫性脑脊液分析
神经发育疗法对脑瘫患儿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al treatment,NDT)对脑瘫患儿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ABC-ELISA法)分别检测脑瘫组NDT治疗前后和脑瘫高危新生儿(新生儿病例组)血清TGF-β1水平。结果新生儿病例组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脑瘫组NDT治疗前后(P<0.01);脑瘫组NDT治疗前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脑瘫组NDT治疗后(P<0.01);脑瘫组NDT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GF-β1在NDT治疗脑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可以作为评估NDT疗效的生物学指标。
陶维元文芳刘谷珩
关键词:脑性瘫痪神经发育疗法转化生长因子Β1
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一氧化氮水平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 (CSF)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 4 3例多发性硬化 (MS)患者、2 5例吉兰 巴雷综合症 (GBS)患者及 39例对照者CSF的NO水平 ,同时进行其生化和细胞学成分及寡克隆IgG区带 (IgG OB)分析。 结果 MS组CSF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硝酸还原酶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CSF的NO含量 ;NO参与了MS的免疫发病机制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细胞免疫的状态。
汪琦文芳万均成肖玲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CSF脑脊液硝酸还原酶法细胞学
Th1、Th2细胞因子与小儿脑瘫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动态观察高危因素新生儿、脑瘫患儿血清Th1型细胞因子TNF-α及Th2型细胞因子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其炎性细胞因子网络调控机制,分析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小儿脑瘫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探讨脑瘫的发病...
文芳王高华程自立肖玲
关键词:脑性瘫痪IL-10TNF-Α
PCR分子灯塔法及其应用
2005年
陈建新文芳刘谷珩
关键词:荧光PCRPCR产物PCR反应光谱技术核酸探针假阳性
脑梗死患者甘油三酯与纤溶活性异常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患者血浆高甘油三酯与纤溶系统异常对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度。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酶法,对51例脑梗死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和甘油三酯(TG)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浆高TG、高PAI-1与低tPA含量变化为脑梗死患者异常变化的特征,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甘油三酯通过改变纤溶活性是诱发脑梗死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的因素之一。
王敏莲文芳
关键词:脑梗死甘油三酯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