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龙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人肝
  • 2篇人肝癌
  • 2篇氯化镉
  • 2篇肝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对线粒体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核抗原
  • 1篇乳酸脱氢酶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皮下
  • 1篇皮下移植
  • 1篇人肝癌SMM...
  • 1篇人肝癌细胞
  • 1篇细胞增殖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切斯特大学

作者

  • 3篇杜海英
  • 3篇张龙
  • 2篇刘晓梅
  • 2篇孙志伟
  • 2篇徐艳玲
  • 2篇李鹏
  • 1篇周英杰
  • 1篇卢日峰
  • 1篇杨文胜
  • 1篇孙磊
  • 1篇王雯
  • 1篇蔺新丽
  • 1篇金明华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氯化镉对裸鼠皮下移植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线粒体酶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氯化镉对裸鼠皮下移植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线粒体乳酸脱氢酶(LDH)、ATP酶活性的影响,阐明氯化镉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5-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氯化镉0.5、1.0和2.0mg.kg-1(氯化镉组),10d后测定荷瘤体积、脏器指数和血清ALT、AST水平及荷瘤组织线粒体LDH、ATP酶的活性。结果: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氯化镉0.5、1.0和2.0mg.kg-1组肿瘤抑制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脏器指数变化不明显,其中氯化镉各剂量组肾脏指数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氯化镉各剂量组ALT水平及LDH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0.5和1.0mg.kg-1组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1.0和2.0mg.kg-1组Ca2+-Mg2+-ATPase活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和2.0mg.kg-1组Na+-K+-ATPase活性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化镉可能干扰线粒体能量代谢,并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肿瘤生长。
徐艳玲杜海英金明华刘晓梅张龙李鹏孙志伟
关键词:氯化镉ATP酶
氯化镉对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核抗原和金属硫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氯化镉(CdCl2)抗肿瘤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金属硫蛋白(MT)表达的影响,为其作为抗肿瘤药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10、50和100μmol.L-1 CdCl2作用于5种人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2、Hela、A549和MCF7,24h后应用MTT法检测抑瘤效应;以5、10、20、40和80μmol.L-1 CdCl2作用于SMMC-7721细胞24、48和72h,MTT法检测时间-剂量-效应关系,SCGE法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DNA损伤作用,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CNA和MT的表达。结果:CdCl2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半数抑制浓度最低(IC50=12.43mL-1),随着CdCl2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40和80μmol.L-1剂量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CdCl2作用12和24h时,各剂量组SMMC-7721细胞DNA损伤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但80μmol.L-1组DNA损伤率反而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PC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几乎不表达MT,CdCl2可诱导其MT的表达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CdCl2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可能通过诱导DNA损伤、抑制PCNA蛋白的表达进而影响肿瘤细胞增殖;CdCl2可诱导MT产生部分拮抗作用。
李鹏卢日峰周英杰徐艳玲蔺新丽张龙杜海英
关键词:氯化镉人肝癌细胞细胞增殖核抗原金属硫蛋白
纳米SiO2对大鼠肺泡I型上皮细胞毒性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纳米SiO2的肺细胞毒性。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2种不同粒径纳米SiO2粒子粒径、分散性、形状;用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粒子在纯水和含体积分数为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中的粒径。以大鼠肺泡I型上皮细胞R3/1为靶细胞,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浓度均为2.5、5.0、10.0、20.0μg/ml的2种不同粒径纳米SiO2粒子在6、24和48h引起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变化;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4h时2种纳米SiO2粒子对细胞蛋白质羰基化水平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释放的影响。结果2种粒径纳米SiO2粒子均呈球形,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平均粒子粒径分别为(43±4.2)和(68±5.7)nm;2种粒子分别在纯水和含质量分数为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细胞培养液中有相似的粒径。6、24、48h,2.5、5.0、10.0和20.0μg/ml的43和68/nm粒子引起细胞LDH活力轻微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24h后,细胞MIP-2的释放及细胞羰基化水平轻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2.5、5.0、10.0、20.0μg/ml的2种纳米粒子对R3/1细胞无明显肺毒性。
王雯Gunter Oberdorster刘晓梅孙磊杜海英张龙杨文胜孙志伟
关键词:上皮细胞毒性试验乳酸脱氢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