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根
- 作品数:111 被引量:93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溯源与发展路径研究
- 2025年
-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既是经济学的一次术语革命,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特征,体现了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方向。理论上,生产力的性质有新旧之分,可以划分为新质生产力与旧质生产力两种成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传统生产力与经济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超越,是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项重大理论总结。生产力是一国或地区开展经济活动的潜在能力,其本身不易测度,受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新质生产力的生成存在技术驱动和制度驱动两种机制,但生产力发展水平归根结底由技术决定。从实践路径上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一体四翼”的发展,即应以加快数字化转型为主线,重点在于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制度变革、建设要素统一大市场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陈梦根张可张可
- 巨无霸指数在汇率评估中的应用及修正
- 2017年
- 巨无霸指数作为空间价格指数的范畴,因指标构造的简洁性和对外发布的频繁性,自创建以来在各国货币汇价评估中发挥重要参考作用。但由于篮子产品的单一性,其在各国快餐业发展中的代表性和可比性饱受争议,其对各国汇率的评估结果与一国经济发展实情存在不小差距。为此,结合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对传统的巨无霸指数进行修正,拟合出反映各国汇率"公平价值"的最佳拟合线,结果显示,巨无霸汉堡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售价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美元标价,与实际情况相符。
- 陈梦根胡雪梅
- 关键词:巨无霸指数
- 央行数字货币国际实践评估与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本文梳理和探讨了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概念、发行动机及经济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和评估不同国家CBDC的实践效果,构建CBDC指数并从实证角度分析不同国家CBDC项目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增强金融普惠性、替代非现金支付、改善跨境支付、规范非正规经济是所有国家发行CBDC的共同动机,而零售CBDC与非正规经济规模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批发CBDC则在数字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发展更好。对于发展中国家,非现金支付越多、非正规经济规模越大、人类发展指数越高,CBDC发展成熟度越高。发达国家则在跨境支付交易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CBDC项目进展更快。国家地理区位的不同也会导致CBDC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对于亚洲地区而言,非现金支付比例、非正规经济规模的增加会促进CBDC项目的发展;在欧美地区,跨境支付交易越少、非正规经济规模越大、人均GDP越低时,CBDC项目发展越成熟;在非洲地区,非正规经济规模越大,金融普惠性水平越低,则越有动机来发展CBDC项目。分时段结果显示,疫情之后,金融普惠性水平、非现金支付规模与监管质量同CBDC发展的相关性更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金融稳定性较好的国家能够更快地投入CBDC的研发中。从CBDC的三个设计属性来看,多层模式、DLT技术、基于代币型CBDC均较容易出现在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国家。借鉴国际经验,中国在推进数字人民币发行的过程中,应该在充分考察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加强数字货币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深化在CBDC领域的国际合作。
- 陈梦根陈曦
- 新质生产力与数据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2024年
-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高水平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作为生产力的全新范式,新质生产力对传统生产要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促使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更新升级。从理论视域看,新质生产力的出现与生产要素的优化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推进密不可分。作为生产力全新形态,新质生产力要求改革传统要素市场,建立新型要素市场。在数字经济条件下,数据要素是与新质生产力最相适应的要素形式。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与内在要求。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建设数据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当前,我国数据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技术限制、供需错配、法规缺失等制约条件。顺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加快建设数据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全面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改进数据要素技术手段,积极探索数据要素产权界定和估值定价机制,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监管体系,改进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机制。
- 陈梦根段重霄
- 消费者价格指数偏差:理论与测度方法被引量:2
- 2016年
-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对经济决策产生巨大影响。CPI偏差一般被定义为CPI与生活费用指数之间的差异,CPI偏差问题历来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从来源上看,CPI偏差大致涉及六种类型:商品替代偏差、零售店替代偏差、质量变化偏差、新产品偏差、公式偏差和权重偏差。从测度方法上看,CPI偏差主要有直接测度和间接测度两种思路。CPI偏差理论和测度方法研究将为中国提高CPI数据质量和加强价格统计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 陈梦根尹德才
- 关键词:消费者价格指数数据质量
- 关于投资与消费最优结构问题的探讨被引量:6
- 2014年
- 在经济学理论中,钱纳里标准结构较早总结了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经验规律。有关投资与消费最优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索洛模型;菲尔普斯黄金律;拉姆齐模型;Abel等的AMSZ准则。一个新的思路是构建基于资本和劳动边际收益率的分析模型,用以研究投资与消费最优比例问题。现实中,经济更多地处于失衡状态,引申出来的一个问题是,投资与消费若处于一个合理区间即是可接受的。分析表明,中国目前的投资与消费结构偏离了合理区间,投资率的合理区间应在[35%,40%]左右,而居民消费率的合理区间应在[45%,55%]左右。
- 陈梦根
- 加快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化进程的策略思考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认为,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但市场效率的提升明显滞后,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实现证券市场成长由外生机制主导向内生机制主导转变的路径回归,才能迅速提升证券市场效率,更好地发挥证券市场的功能,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服务;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大力推动证券市场的市场化进程,约束政府行为,打破市场的强外生性,重新确立微观经济主体的主导性地位。总之,市场化是我国证券市场新一轮制度创新的主题。文章还提出了加快市场化制度创新的十大政策建议。
- 陈梦根
- 关键词:证券市场市场化
- 中国巨市场下的“供求缺口骤变”——产品供给的一种合成谬误
- 2003年
- 中国巨市场下产品供求缺口骤变是市场成长过程中特有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产品供不应求的巨量缺口吸引众多厂商的进入或原有厂商增加生产,导致产量快速增长,市场供求缺口骤然转变,出现供过于求的巨量缺口。从实质上说,这种现象是产品供给中的一种合成谬误。产品供求缺口骤变现象的产生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经济效应,对企业、市场甚至整个经济都将产生显著影响,而且随着市场在不同方向上的演进,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 陈梦根
- 数字经济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24年
-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有助于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指标体系,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这一结论在进行内生性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减少财政纵向失衡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上述结论能够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特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依据。
- 陈梦根刘毓珊张乔
- 关键词:数字经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收入
- 从ICP视角解析“购买力平价与中国世界第一”被引量:2
- 2015年
- 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ICP)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统计合作项目,理论方法日趋规范,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根据2011ICP的购买力平价(PPP)结果推算,中国经济总量2014年超过美国而位列世界第一,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分析表明,该结果未见明显偏误,但考虑到中国人口规模世界第一,人均GDP位列世界99位,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判断没有改变。中国应高度重视全球ICP项目,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其潜在影响,加强对ICP的研究、实施及结果分析与应用,努力提高PPP数据质量,为准确评估中国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国际间政治经济角力等提供依据。
- 陈梦根尹德才
- 关键词:国际比较项目购买力平价价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