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宏光

作品数:11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地震
  • 4篇预后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急诊
  • 2篇预后相关
  • 2篇预后相关分析
  • 2篇灾害
  • 2篇脂蛋白
  • 2篇脓毒症患者
  • 2篇转诊
  • 2篇汶川地震
  • 2篇救援
  • 2篇肺炎
  • 2篇高密度脂蛋白
  • 1篇地震灾害
  • 1篇信息管理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医疗救援

机构

  • 1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铁路中心...

作者

  • 11篇高宏光
  • 9篇曹钰
  • 4篇秦溱
  • 3篇李大江
  • 3篇胡海
  • 3篇唐时元
  • 2篇张建成
  • 2篇许树云
  • 2篇陈传熹
  • 2篇刘鹏
  • 2篇王一平
  • 2篇蒋耀文
  • 2篇钟彦
  • 2篇张卫东
  • 2篇赖世超
  • 2篇曾智
  • 1篇王明皓
  • 1篇罗斌
  • 1篇朱姝姮
  • 1篇邹利群

传媒

  • 3篇华西医学
  • 3篇中国急救复苏...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树地震救援人员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高原救援人员发生急性高原反应(AMS)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为高原地区救援提供实践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63例救援特警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相关因素对发生AMS影响进行卡方检验,对劳动强度评分与恢复时间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通过63例救援人员调查分析,发现救援人员短时间内进入高原方式的不同对发生A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既往是否发生过高原反应对发生A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劳动强度与恢复时间具有相关性。结论短时间内飞机及汽车两种方式进入高原发生高原反应比例均较高,而通过适度地、有计划的安排不同强度的救援任务,采取完善的预防措施,可能降低短时间内进入高原救援部队的AMS发生率。
高宏光张志韩恩泽胡海曹钰
关键词:地震灾害救援急性高原反应干预性研究
高密度脂蛋白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预后与高密度脂蛋白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利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cute physioloqy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来对重症...
秦溱高宏光刘鹏曹钰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转诊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标准Ⅱ(APACHEⅡ)评分在转诊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诊断中的相关性,以寻找更为简洁、快速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选取178例转诊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并进行脓毒症分级,对其进行血清PCT和CRP测定,并与APACHEⅡ评分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较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组及脓毒症组高(P<0.05);30 d内死亡的患者其血清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较存活组明显增高(P<0.05);转诊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83,P=0.023),与血清CRP水平呈较弱的正相关(r=0.272,P=0.037)。结论对转院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进行血清PCT和CRP测定,对病情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特别是PCT可作为对转诊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判断的重要指标,为早期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宏光唐时元朱姝姮陈传熹赖世超胡海许树云
关键词:转诊肺炎脓毒症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的病情预后与高密度脂蛋白(HDL)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2008年3月1日-2010年2月28日选择5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和30例非脓毒症的健康人(对照组),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HDL水平。结果脓毒症组的HDL水平为(1.10±0.39)mmol/L,对照组HDL水平为(1.61±0.42)m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6,P=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水平(OR=0.877,P=0.025)和APACHEⅡ评分(OR=15.556,P=0.009)是影响脓毒症患者患病程度的两个有效独立因素。结论脓毒症能够导致患者的脂代谢出现紊乱,HDL水平是评估脓毒症患病程度的较好指标。
秦溱高宏光刘鹏曹钰
关键词:脓毒症高密度脂蛋白
应对重大灾害事件时急诊医师资源的动态配置探讨
2010年
目的探讨群体灾难性事件中医疗机构急诊科医生调配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以达到合理支配急诊科人员资源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5.12"汶川大地震中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伤员的病种构成,不同时间段伤情的分布特点,急诊科人员的具体调配情况,比较合理配置人员后伤员在急诊的死亡率及停留时间的区别。结果地震伤员在不同的时间段就诊人数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根据就诊人数、以及伤情动态变化、医师专业背景、灾情的不同,合理动态配置医务人员后,地震伤员在不同时间段接受救治的停留时间两两比较无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时,应细化医务人员调配应急预案,且在建立调配应急预案时,应根据急诊流程的变化、每日接诊高峰时段的变化、主要疾病谱比例的变化、灾情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人力资源,早期合理配置医务人员数量及专业,能减少伤员的救治停留时间。
秦溱王明皓曹钰高宏光钟彦李大江王一平
关键词:急诊医生地震灾害
PCT、CRP对转诊肺炎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APACHEⅡ评分在转院肺炎患者诊断中的相关性,旨在临床中寻找更为简洁、快速判断转诊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方法选取1 78例转诊肺炎患者并进行脓毒症分级,对其进...
高宏光唐时元陈传熹赖世超胡海许树云
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应对大型地震灾害的策略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汶川地震后3周内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479名伤员,本文对灾害中的救治经验进行总结。在最初阶段,从应急预案启动到开始收治伤员,应立即开展应急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常规处置程序。而且灾害的状况必须由决策者评估。第二阶段从确认救治人员到转省外治疗,整个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应急程序。医疗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应合理组织利用,并培训志愿者转送伤员。第三阶段从转送外省治疗到初步医学救援基本完成,患者数量急剧增加,急诊科必须进行筛查和转运伤者并加强消杀措施。随变化合理统筹安排非常重要。
梁隆斌高宏光徐尚刚刘平吕波罗斌余明海曹钰
关键词:地震灾害救治
急性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4年
百草枯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是目前临床上百草枯中毒致死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对于其损伤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现对近年来百草枯中毒肺损伤在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基因异常表达等方面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对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的治疗提供依据。
高宏光曹钰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
汶川地震3周2621例急诊伤员分检流程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发生后,根据接诊地震伤员的特点动态调整分检流程的意义与要点,为建立在大型灾害事件中的分检处理流程,及时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启动应急预案,提高医疗救援水平提供思路。方法以华西医院在震后不同时段接收地震伤员的诊治信息数据为基本资料,分析不同时段伤员特点,对流程变化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震后3周,华西医院共收治地震伤员2621例,伤员的伤情特点在不同时段有所改变,皮肤软组织伤和肢体骨折占总就诊量的45%,挤压伤占4.3%,气性坏疽5例,无一例院内交叉感染。结论根据急诊人数及病情的变化,急诊流程动态改变和调整有助于伤员早检早治,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从而提高医疗救援水平及效果。
高宏光秦溱李大江张卫东曾智唐时元曹钰
关键词:汶川地震医疗救援
汶川地震后华西医院调整急救空间的实践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汶川地震后3周内,2621例伤员陆续直接从现场送到华西医院。在院领导的支持下配合形势的变化对急诊空间进行调整。优化急诊空间,在急诊空间规划时预留空间。震后12h内,伤员主要来源于成都市区及周边区域,以皮肤软组织伤和肢体骨折居多。在急诊科的就诊大厅由护士迅速分诊,再由医生在抢救室,清创间以及普通诊断室按常规流程进行诊治。接着,大量重伤员从重灾区运来。医院增设等待分流区。伤员初诊后,接受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后送至等待区接受另一批医生的诊治,从而使大量伤员得到及时分流。生命体征不平稳者在抢救室立即实施抢救。12h后,灾区伤者收治量剧增,伤情更为复杂。急诊科迅速将分检区扩大至医院停车场,由医师检伤后再将病员分流至诊疗区处理。3d后伤口感染的伤员增加。急诊科将伤者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两类,前者分流至半污染区,伤口分泌物快速涂片排除感染后再进入普通等待区,有感染性伤口的伤者进入感染区诊治。在平常的停车场一侧不与非感染诊疗区相通的区域搭棚设立感染区,伤者在此隔离,工作人员进出也要进行严格消毒,从而避免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与交通警察合作,对急诊科前的停车场实施交通管制,开辟单向循环快速抢救通道。清理乱停乱放车辆,人流车流完全分开。
张建成蒋耀文高宏光钟彦李大江张卫东曾智王一平曹钰
关键词:地震急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