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希芬

作品数:14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肿瘤
  • 4篇栓塞
  • 4篇恶性
  • 3篇化疗
  • 3篇恶性肿瘤
  • 3篇肝癌
  • 3篇肝动脉
  • 3篇肝肿瘤
  • 2篇弹力
  • 2篇导管
  • 2篇动脉化疗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弹力图
  • 2篇治疗肝癌
  • 2篇栓塞术
  • 2篇腺癌
  • 2篇经导管肝动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聚体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作者

  • 14篇黄希芬
  • 13篇裴文仲
  • 5篇杨建东
  • 3篇孔斌
  • 3篇高芸菲
  • 3篇王莉
  • 3篇孔曼
  • 3篇刘义
  • 2篇闫树旭
  • 2篇杨建东
  • 1篇徐静
  • 1篇孔蔓
  • 1篇张湘茹
  • 1篇杨建东
  • 1篇孔曼
  • 1篇李怀东
  • 1篇张虹霞
  • 1篇李雪冰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肿瘤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价值
1999年
目的 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文中对12 例肝癌经股动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果 半年生存率33% ,达到了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结论 对于晚期肝癌病人,只要一般情况尚可,应积极治疗,但治疗方案要个体化,这样才能在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又不致产生过多的负效应。
裴文仲黄希芬闫树旭李怀东
关键词:肝肿瘤肝动脉化疗栓塞
血糖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黄希芬
关键词:胰腺癌糖尿病
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预后中的意义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酶联分析法(VI-DAS)检测112例恶性肿瘤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受试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各组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检测数值均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恶性程度高或临床分期晚的胰腺癌、肝转移癌D-二聚体检测数值较其他恶性肿瘤组D-二聚体检测数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纤溶状态、DIC及血栓形成早期评估及诊断的重要指标,有助于评估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黄希芬裴文仲
关键词:D-二聚体肿瘤预后
应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采用TACE治疗1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结果TACE后,38例肿瘤完全消失,65例肿瘤缩小>50%,25例肿瘤缩小25%~50%,8例肿瘤无明显变化。TACE后腹痛发生率47.79%(65/136),其中80.00%为轻、中度,术后发热为41.18%(56/136)。术后肝功能损害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使用方便,能够克服碘油流失,增强栓塞血管的效应,提高治疗效果。
杨建东孔曼黄希芬裴文仲
关键词:海藻酸钠微球碘化油肝肿瘤
血栓弹力图在恶性肿瘤高凝状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结合常规凝血参数、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多普勒等检查在诊断肿瘤患者是否存在高凝状态中的作用。方法 162例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同时行TEG、常规凝血参数及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组(A组)12例、红细胞聚集组(B组)23例及无血栓及红细胞聚集组(C组)127例。比较各组间反应时间(R值)、最大振幅(MA值)、α角、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血小板计数的关系。结果 A、B 2组间各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B组R值均显著低于C组,其余各参数均显著高于C组。结论 TEG结合常规凝血参数、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可评估肿瘤患者凝血状态,预测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可作为评判肿瘤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降低血栓发生风险的手段之一。
王莉裴文仲杨建东孔斌黄希芬刘义高芸菲孔曼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凝血试验恶性肿瘤静脉血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及诱导痰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监测30例COPD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12、24个月血清和诱导痰中TNF-α的动态变化,同时记录圣.乔治问卷(SGRQ)评分。结果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12、24个月血清及诱导痰TNF-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12、24个月SGR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TNF-α与SGRQ评分呈正相关(P<0.05);诱导痰中TNF-α与SGRQ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病情与血清及诱导痰中TNF-α具有相关性,TNF-α水平反映COPD气道炎症的变化过程。TNF-α可作为COPD患者病情预测及指导预后的指标。
黄希芬裴文仲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血液
153例乳腺癌治疗状况调查报告被引量:11
2000年
裴文仲张湘茹黄希芬闫树旭
关键词:乳腺癌
多种教学法联合应用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分析了当前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阐述了循证医学、多学科综合治疗和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教学的概念、内涵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探讨了肿瘤临床教学中引入多种医学教育新模式的紧迫性、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下的肿瘤学临床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转化型肿瘤学人才。
李雪冰裴文仲杨建东黄希芬
关键词:临床教学肿瘤学循证医学多学科综合治疗
肝血管瘤肝动脉栓塞的疗效评价
2009年
目的评估经肝动脉途径超选择介入栓塞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经动脉介入治疗的42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采用Seldinger穿刺插管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行栓塞术。栓塞材料采用液化碘油+博来霉素+海藻酸钠微球。结果随访6~48个月。40例经1次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2例经第二次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12个月后行CT复查,部分患者病灶内仍有碘化油沉积,经CT加强扫描显示:10例肝血管瘤完全消失,30例肝血管瘤明显缩小,2例稳定,无一例出现严重的栓塞综合征。术后住院3~5d。结论经肝动脉途径超选择介入栓塞肝血管瘤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操作安全、简便,患者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杨建东孔曼黄希芬裴文仲
关键词:肝肿瘤博莱霉素动脉栓塞术
预防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方法。方法将80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干预组根据血栓弹力图及凝血检查结果进行相应干预;对照组不予干预。干预组再根据不同高凝因素分为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组(A组)、红细胞聚集组(B组)、无血栓及红细胞聚集组(C组),每组20例。观察各组患者下肢DVT形成、肺血栓栓塞症(PTE)以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期间,干预组DVT发生率、致死性PT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组住院期间以及出院随访期间出血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血栓弹力图及凝血提示了解血栓形成早期凝血改变,并实施积极干预,可有效降低DVT及PTE发生率。根据不同致高凝状态,寻找不同因素,采取个体化治疗,可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王莉刘义高芸菲孔曼孔斌杨建东黄希芬裴文仲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栓弹力图高凝状态血栓形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