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钢
-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试论《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婆媳伦理小说被引量:3
- 2010年
- 《阅微草堂笔记》中描述的婆媳关系主要可概括为孝可通神、不孝受报、媳妇受冤及"孝可不贞"等类型。纪昀的叙述真实简洁却又富含幻化的鬼神色彩,其议论"厉而有情"、开通洞达;从中可见纪昀对婆媳伦理的独到见解,及当时文人试图在情理之中找到伦理平衡点而不可得的道德困境。
- 项裕荣齐钢
-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家庭伦理婆媳关系道德困境
- 差参对照:李安电影的二律背反性——以《色,戒》为核心被引量:1
- 2008年
- 李安保持着创作灵感的统一。他用理智与情感、背叛与忠诚、戏剧式的封闭性叙事结构与开放式的文本等一组二元对立的符号构成了影像系统。在悖论中达到了艺术与商业的结合。《色,戒》体现了这一特点。
- 齐钢
- 关键词:理智背叛叙事结构
- 论白先勇短篇小说的悲凉意蕴被引量:1
- 2003年
- 白先勇惯于描写一群被时代所遗弃的流放之人,写他们在社会变迁中的寂寞情怀、人生晚景以及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困惑,从而表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赋予小说悲凉意蕴;白先勇的人生经历和对传统文化的偏爱是他小说的悲凉之源,对传统文化的过分沉迷使其小说未能达到悲剧的高度;他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渲染小说的悲美。
- 齐钢
- 关键词:短篇小说文化冲突艺术手法
- 《色·戒》:从小说到电影——李安读懂了张爱玲?
- 2008年
- 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短篇小说,通过电影与小说的对照阅读,可以发现两者的细微差异,进而对李安电影的得与失作出探讨。
- 齐钢
- 关键词:性爱
- 全球化语境下张艺谋电影的民族性悖论被引量:3
- 2007年
- 经济全球化和后工业时代,世界各国电影受到好莱坞的强劲挑战,出于保护民族电影产业、捍卫文化多元性和坚持民族价值观念的考量,欧亚各国正极力与好莱坞霸权展开抵抗,这种抵抗在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激烈。抵抗显示了本土意识对经济—体化、文化同质化趋赴的担忧,但是正如荷米·芭芭在论述第三世界特征时用了“混杂性”这个词汇,面对全球化发展,电影的民族性/世界性正处于混杂不明的状态。电影的文化特性毫无疑问决定了它必然具有的民族性——地域、风俗、人物、建筑等民族标识以及电影表现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民族精神内涵。电影的商业特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注定了它必须走向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 齐钢
-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民族性全球化语境第三世界国家悖论文化特性
- 论唯美主义思潮中的中国新感觉派被引量:2
- 2008年
- 中国新感觉派产生于唯美主义盛行的上海文坛,必然和唯美主义发生了联系。感官刺激与声色享乐的唯美主义,在人生观、文艺观以及偏重艺术形式上都影响了新感觉派。而这些影响又和文学作品的消费性有关,是新感觉派作家在文学的商业背景下的主动选择;此外新感觉派又大力吸收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技巧,在增强了文学的商品性之时也丰富发展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
- 齐钢
- 关键词:新感觉派唯美主义艺术形式
- 日常生活、身体和文化鸡尾酒——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李安影像叙事被引量:6
- 2009年
- 在电影艺术/商业的平衡点上把握最准的华人导演无疑是李安。巨大的票房回报和频频在西方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标示了李安以他的艺术才情捕捉到了当下变动中的文化语境,这种文化语境就是伴随后现代社会而来的都市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在物质产品的积累与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基础上产生的,它给人们的文化结构、价值导向、审美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变化。
- 齐钢
- 关键词:文化语境影像叙事鸡尾酒身体消费主义
- 论张爱玲的存在意识
- 2002年
- 特殊的身世遭际和三四十年代的社会背景赋予了张爱玲产生存在思想的土壤,张爱玲以个体的“人” 为切入点,描绘了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人的焦虑、畏惧和异化,以及被抛入荒诞世界中的人往往用自欺来逃避生存焦虑的现象,表达了她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关注,这是张爱玲存在意识的体现。对文明的批判,张爱玲也表现出存在色彩,存在意识使她的作品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 齐钢
- 关键词:小说文学评论存在主义叙事模式
- 论当代中国电影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变迁被引量:3
- 2005年
- 中国后现代电影在发展变迁中呈现出游戏式与反抗式两种类型。游戏式着重于用后现代的修辞手法取得娱乐的商业目的,反抗式分两种,一种主要依靠电影情节表达后现代消解的哲学理念,一种以叙述和结构的刨新实践后现代主张的非连续、不确定及对永恒的怀疑,作为内容的补充,这是现代主义的延伸。游戏式是大众文化,反抗式是精英文化,中国电影呈现了多元的格局。
- 齐钢
- 关键词:后现代电影游戏反抗
- 杨德昌影像叙事的张力结构
- 2010年
- 对电影的张力应给予重视。杨德昌的影片就充满叙事张力。这不仅表现在影片价值观上传统与现代的对立,而且也反映在创作者主观情感的过于强烈与镜头语言客观冷静的对峙;影像叙事中杨德昌还充分应用了反讽和声画对立的技巧增强影片的艺术张力。
- 齐钢
- 关键词:影像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