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炜

作品数:34 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颈椎
  • 10篇腰椎
  • 8篇手术
  • 8篇椎间盘
  • 7篇术后
  • 7篇椎管
  • 7篇成形术
  • 6篇椎板
  • 5篇退行性
  • 5篇疗效
  • 5篇后路
  • 5篇脊髓
  • 5篇脊柱
  • 4篇单开门
  • 4篇韧带
  • 4篇韧带骨化
  • 4篇融合术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椎板成形

机构

  • 29篇天津市人民医...
  • 12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天津医院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浏阳市中医医...
  • 1篇天津市永久医...
  • 1篇天津市滨海新...

作者

  • 34篇胡炜
  • 27篇张学利
  • 9篇袁建军
  • 8篇朱如森
  • 6篇孙天威
  • 6篇万军
  • 6篇田融
  • 4篇崔子健
  • 4篇项舟
  • 4篇马信龙
  • 4篇夏英鹏
  • 3篇周海涛
  • 3篇孟德福
  • 3篇江泽华
  • 3篇徐天同
  • 3篇方钊
  • 3篇神兴勤
  • 3篇彭兵
  • 2篇贾宇涛
  • 2篇曹胜

传媒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结合中药针灸辨证施治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选择天津市人民医院脊柱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28例,其中完全截瘫11例,不完全截瘫17例。分别对其进行西医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中医汤药加减及针灸辩证治疗。结果:不完全截瘫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没有遗留明显肢体功能障碍;完全截瘫病人中4例恢复良好,仅遗留轻微感觉障碍;剩余7例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尽可能减少术后创伤反应,促进骨愈合,提高康复效率,且疗效显著,值得探讨应用。
及宁张学利闫振兴闫立华胡炜袁建军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脊柱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万军胡炜夏英鹏张学利
颈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巨大颈椎间盘突出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颈椎前路或后路手术已广泛应用于颈椎疾病的治疗,但是对于巨大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单纯使用前路或后路手术可能达不到充分减压、重建稳定性的目的,且常易发生相关手术并发症。我院2009年4月-2012年9月采用颈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巨大颈椎间盘突出患者1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胡炜孙天威方钊张学利马信龙崔子健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移位减压术椎板成形术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减压术治疗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效果比较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比较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减压术治疗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67例,随机分为成形术组36例和减压术组31例,分别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钛板法)和全椎板减压术(侧块螺钉法)。两组术前及术后24个月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计算JOA评分改善率及颈椎曲度指数(CCI);记录两组术后轴性症状评分及C_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及其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CCI均低于术前,但成形术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成形术组术后CCI丢失度、术后轴性症状评分均高于减压术组,C_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低于减压术组(P均<0.05)。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减压术均可改善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前者术后轴性症状轻、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低,后者维持颈椎生理曲度效果好。
彭兵程招军胡炜王紫括张仁赞任志帅张宏杰张学利
关键词: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椎间孔切开在预防椎板成形术后并发C5神经根麻痹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椎间孔切开在预防C4.5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并发C5神经根麻痹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应用锚定法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患者155例,男75例,女80例;年龄38~75岁,平均54.5岁.单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开门组)90例,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同时行C4.5椎间孔切开(切开组)65例.术后8周、1年评估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C5神经根麻痹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状况;影像学上颈椎曲度指数、开门角度变化、脊髓前缘及后缘向后漂移距离.结果 手术时间90~140 min,平均(110±14) min;术中出血量100~250 ml,平均(160±45) ml.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4个月.两组术后8周、1年JOA评分及改善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开门组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8.89%(8/90),切开组4.62%(3/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5神经根麻痹均表现在开门侧.两组颈椎曲度指数术前、术后8周、术后1年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椎板开门角度与术后8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脊髓前缘后移距离术后不同时点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脊髓后缘后移距离与术后8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同时行C4.5椎间孔切开可降低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对术后JOA评分改善率没有明显影响.
胡炜马信龙曹胜袁建军田黎明张学利
关键词:颈椎
脊柱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由于脊柱融合术改变了脊柱正常的生物力学环境,各节段所承受应力进行重新分配,融合节段上下相邻椎间盘的应力愈加集中,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问题则变得更加突出,...
万军胡炜夏英鹏张学利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邻近节段退行性病变病理诊断
腰椎MRI评价椎间小关节积液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稳定性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9年
背景:临床中对腰椎滑脱患者腰椎稳定性的诊断多借助腰椎侧位屈伸X射线,但该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寻找可靠的腰椎稳定性预测指标十分必要。目的:通过回顾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腰椎椎间小关节积液是否与腰椎稳定性存在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的L4-5节段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共108例,所有患者对测量方案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其滑脱节段的腰椎MRI中是否出现椎间小关节腔内积液将患者分为无积液组55例,有积液组53例,并对2组进行对比分析。对有积液组中的双侧椎间小关节积液宽度和与矢状位椎体动态滑移指数、椎体旋转度、双侧椎间小关节退变指数和及椎间盘退变指数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无积液组的失稳率低于有积液组,动态滑移量、动态滑移指数及矢状位旋转度均小于有积液组,椎间小关节及椎间盘退变程度均高于有积液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②对于有积液组的相关性分析,双侧椎间小关节积液宽度和分别与矢状位椎体动态滑移指数、矢状位椎体旋转度成线性正相关(r=0.710,P=0.000;r=0.452,P=0.001);双侧椎间小关节积液宽度和分别与双侧椎间小关节退变指数和、椎间盘退变指数成负相关(r=-0.630,P=0.000;r=-0.648,P=0.000);③提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MRI上存在椎间小关节积液表现可提示滑脱不稳定,滑脱节段椎间小关节总积液量与腰椎滑移不稳定性、旋转不稳定性成正相关,与双侧椎间小关节退变程度、椎间盘退变程度成负相关。
马钧峰汪伟王紫括江泽华龙明星袁建军朱如森胡炜张学利
关键词:腰椎滑脱腰椎稳定性
BMSCs复合胶原材料三维诱导软骨细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犬BMSCs,以胶原海绵作为支架材料,体外三维复合培养后,观察向软骨细胞定向诱导的可行性。方法健康家犬10只,体重10~15kg,雌雄不拘。抽取骨髓,体外培养BMSCs,传至第3代,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实验组将第3代BMSCs以1×106/mL密度接种于胶原海绵支架材料,体外培养48h后,将细胞材料复合物以软骨细胞定向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每隔2天换液;对照组将第3代BMSCs以相同密度接种于胶原海绵支架材料,每隔2天以DMEM换液。培养后14d,将细胞材料复合物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第3代BMSCs与第2代BMSCs形态基本一致,传代初期细胞伸出伪足,呈梭形或三角形,7d后逐渐以梭形为主,胞体饱满,细胞传代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组织学观察:实验组细胞广泛分布于支架材料孔隙内,多数细胞呈多角形或者不规则形,少数呈短梭形,细胞周围间隙可见基质成分;对照组细胞分布于支架材料孔隙内,呈梭形或圆形,核呈圆形或椭圆形,胞体较大,胞质透亮均匀,细胞核轮廓清楚,呈蓝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支架材料孔隙内的细胞胞浆可见棕黄色颗粒,细胞周围出现黄染区;对照组无表达。结论BMSCs接种于胶原海绵材料后,经定向软骨诱导后,可向软骨组织方向分化。
胡炜项舟张学利周海涛杨志明
关键词:组织工程软骨BMSCS软骨细胞
脊柱中柱韧带结构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疗效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脊柱中柱韧带结构纤维环后缘及后纵韧带完整性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对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骨折椎体椎板减压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复查腰椎X线片可见椎体高度及LSA、RSA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ASIA评分在术后3个月有0~2级的恢复,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脊柱中柱韧带结构完整组患者术后影像学参数及术后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脊柱中柱韧带结构破裂组患者。[结论]经后路椎板减压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中柱韧带结构完整的Denis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近期随访观察发现能够达到解除神经压迫的目的,术后疗效优于脊柱中柱韧带结构破裂组患者。
崔子健胡炜张学利
关键词:DENIS后路手术
临床症状不同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6和环氧化酶2的表达被引量:31
2016年
背景:在颈椎的退变过程中,椎间盘细胞发生生物化学变化,此过程产生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导致椎间盘突出。间盘突出后,反过来刺激周围毗邻组织产生各种炎性因子。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环氧化酶2在不同临床症状的颈脊髓压迫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颈前路间盘切除内固定患者的突出间盘或责任间盘,依据临床症状分为3组:髓型症状组,根性症状组,颈椎外伤组,对间盘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对间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阳性细胞计数。结果与结论:1髓型症状组和根性症状组苏木精-伊红染色在突出颈椎间盘周围的炎性肉芽组织中可见炎细胞浸润以及新生血管形成;颈椎外伤组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以及新生血管形成;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髓型症状组可见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表达阳性的细胞,其胞浆为棕黄色着色为主,环氧化酶2表达阳性的细胞稀少;根性症状组中可见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环氧化酶2表达阳性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髓型症状组;颈椎外伤组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环氧化酶2表达阳性细胞表达稀少;3髓型症状组及根性症状组中白细胞介素1β阳性表达率和IA值,白细胞介素6阳性表达率和IA值均显著高于颈椎外伤组(P<0.05);根性症状组中环氧化酶2阳性表达率及IA值均显著高于颈椎外伤组。4结果说明,突出的颈椎间盘可发生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环氧化酶2细胞因子表达,并在颈椎间盘早期退变中发挥作用,不同临床症状的颈脊髓压迫患者这些炎症因子表达具有明显差异。
胡炜马信龙袁建军张仁赞彭兵张学利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骨科植入物脊髓压迫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