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翠华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性别解读
  • 2篇性别研究
  • 2篇女性
  • 2篇文本
  • 2篇夫人
  • 2篇别解
  • 2篇勃朗宁
  • 2篇勃朗宁夫人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专业
  • 1篇性别
  • 1篇性别歧视
  • 1篇性权利
  • 1篇性欲望
  • 1篇叙事
  • 1篇叙事角度
  • 1篇意象
  • 1篇隐喻
  • 1篇英国文学
  • 1篇英美文学

机构

  • 9篇贵州大学

作者

  • 9篇范翠华
  • 1篇宁梅

传媒

  • 2篇电影文学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安顺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教育与文化论...
  • 1篇学术与实践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贵州大学《英国文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2020年
《英国文学》是我国高校本科英语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学常识、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国内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贵州大学《英国文学》课程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实施“五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建立起一套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英国文学》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实现对学生的思政引领、人文素养、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达到金课“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两性一度”的标准,为新时代英语专业合格人才的培养做出有益的探索。
宁梅范翠华胡新建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
《奥罗拉·李》的性别解读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从性别研究角度,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诠释了勃朗宁夫人的长诗《奥罗拉·李》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探讨了勃朗宁夫人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典型的被男权社会内化而自我奴化的一个卑微对象。勃朗宁夫人在作品中试图论证女性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取得社会的认同,但结果却昭示了女性自身被男性同化而使自己依附于男性的观点。
范翠华
关键词:内化性别研究勃朗宁夫人
浅谈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的教与学
2008年
"学英美文学无用"是目前众多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所持有的观点。本文探析了学文学无用的原因;为何要学文学以及怎样教与学习英美文学课程;指出当今实用主义的盛行是对传统价值观的毁灭,而对大学生进行文学教学和写作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范翠华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本分析
话语权之维——《天道》之性别观
2011年
《天道》紧紧围绕一个上帝般的男主人公丁元英和三个女主人公的奋斗史展开,叙述了女人们欲掌握自身的话语权,因此操纵言说之度,然则最后都被丁元英的"天国的女儿"之音所折服,而最终心悦诚服于男性话语的操纵之下的性别观。作者这样精心的布局其实正是整个中国历史父系社会文化的张扬。貌似女性已经浮出历史的地表,实则是对女性在从前和现在仍受着男性文化压抑的又一再现。
范翠华
关键词:话语权女性欲望
《走西口》自我救赎主题初探
2010年
通观电视剧《走西口》整个故事,无论是田青、徐木匠他们遭受的身的苦难,还是梁满囤、田耀祖生命最后一刻的幡然悔悟,这无疑都是对"救赎"主题的一种阐述。在故事中,还有像王南瓜的父亲寄托栖身佛门的赎罪,王南瓜、傻大个对活着的简单诠释,田青妈质朴的"我心中有希望,有念想。"等等,剧本的焦点由简单的人性救赎上升到了崇高的民族历史责任感,使人们获得重生,这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救赎。
范翠华
关键词:《走西口》自我救赎爱心民族
空间叙事角度下《请买票》中的性别解读
2021年
文章拟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对劳伦斯《请买票》中的性别歧视进行解读。通过对小说中有轨电车、斯达秋兹游艺会和车场休息室三个主要空间的分析,揭示出该小说的主题是,在父权制社会中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及由此导致的女性生存困境。
范翠华
关键词:空间叙事性别歧视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中几组表征符号的解读
学者们多从主题、风格特征、象征、叙事技巧等角度对《年轻的古德曼·布朗》进行解读,极少有学者深挖作品中众多的表征符号。本文尝试运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对作品中几组重要的表征符号进行解读,即荒野中的森林和小路、费思头上的粉红缎带...
范翠华
关键词:邪恶反讽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文本诠释
2016年
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继承了美国19世纪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深受超验主义的影响。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通过新批评的文本细读,可以感受文学力量的强烈释放,一是作者诗歌结构中形成了密集的文学意象;二是作者诗歌的意象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学隐喻。
范翠华
关键词:文本细读意象隐喻
不规范的女人,规范的位置:从性别研究角度分析勃朗宁夫人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勃朗宁夫人(1806-1861)是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葡萄牙十四行诗》从当时到现在仍为世界各地的恋人们所吟唱。勃朗宁夫人最早为中国人民熟悉并热爱正是她与勃朗宁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以及她的与之相...
范翠华
关键词:勃朗宁夫人诗歌女性形象女性权利英国文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