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麻醉
  • 4篇芬太尼
  • 3篇神经阻滞
  • 3篇手术
  • 3篇臂丛
  • 3篇臂丛神经
  • 3篇臂丛神经阻滞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血压
  • 2篇异丙酚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躁动
  • 2篇镇痛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气管
  • 2篇全麻
  • 2篇全身麻醉
  • 2篇罗哌卡因

机构

  • 15篇吉安市中心人...
  • 4篇井冈山大学

作者

  • 15篇蒋民霞
  • 7篇王遂之
  • 6篇刘贤琼
  • 5篇郭三明
  • 5篇鲁小民
  • 3篇方全凤
  • 2篇彭莉芳
  • 2篇李莺英
  • 2篇胡志强
  • 1篇王琳
  • 1篇王晓燕
  • 1篇蔡爱球
  • 1篇夏秋燕

传媒

  • 5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江西省第十四...

年份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心静脉置管的一些体会
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情况需行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术是临床麻醉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麻醉过程中,中心静脉置管目的主要是测定中心静脉压和抢救病人等等.目前多数采用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进行插管.并指出麻醉医生在...
郭三明蒋民霞
关键词:麻醉管理中心静脉置管
氯胺酮双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气道食道异物取出术
2005年
目的观察氯胺酮双异丙酚复合用于气管食道异物取出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氯胺酮静脉1mg/kg或5mg/kg肌肉注射后,静脉双异丙酚诱导量1mg/(kg·min),2min改用0.5mg/(kg·min)维持量,手术结束停止注药。结果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术中安全,麻醉满意。结论氯胺酮一双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食道、气道异物取出术中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蒋民霞
关键词:双异丙酚取出术食道异物复合麻醉氯胺酮小儿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盆腹腔开放性手术的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术毕前30 min A、B 2组患者分别采用静脉微量注射泵泵注0.5μg.kg-1右美托咪定和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的HR、SBP、DBP、SpO2及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有无躁动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为(123.0±15.2)min,B组为(125.0±12.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 A组患者的SBP、DBP、HR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 2组患者的SpO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躁动(1-3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结论术毕前30 min静脉微量注射泵泵注0.5μg.kg-1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地减轻高血压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及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
刘贤琼蒋民霞彭莉芳方全凤王遂之
关键词:高血压气管拔管血流动力学
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 50例ASA I-II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0.25%罗哌卡因30ml+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观察组(B组):0.25%罗哌卡因30ml+芬太尼1μg/kg,记录麻醉起效时间、痛觉开始恢复时间、麻醉持续时间;观察手术开始、10、20、30、60min的生命体征(BP、HR、SPO2);术后2、6、12、24h的VAS疼痛评分。结果 B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痛觉开始恢复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B组术中BP、HR比A组更平稳(P<0.05),SPO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不同时点VAS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以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完善镇痛效果,患者血压、心率更平稳。
蔡爱球蒋民霞
关键词:芬太尼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拔胃管时机的选择对LC患者全麻苏醒期燥动影响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时机拔胃管对LC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探讨LC患者术后胃管拔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20例LC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在手术结束后麻醉减浅,麻醉拔气管导管前5min由巡回护士拔胃管。对照组在麻醉完全苏醒,胃肠功能恢复、无恶心、呕吐、肛门排气后由病房护士拔胃管。比较两种不同时机拔胃管对LC患者全麻苏醒期血压、心率、恶心、呕吐以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血压、心率、恶心、呕吐的次数以及苏醒期躁动的评分等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 LC术后早期拔除胃管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刺激而引发的躁动,避免因留置胃管而引起的并发症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的质量。
彭莉芳王晓燕蒋民霞刘贤琼王遂之
关键词:LC护理
腰硬联合用于老年人脐以下择期手术麻醉
2005年
蒋民霞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麻醉
预注利多卡因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抑制作用,探讨预防咳嗽的安全有效剂量。方法 200例需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50例。组Ⅰ为利多卡因0.5 mg/kg,组Ⅱ为利多卡因1.0 mg/kg,组Ⅲ为利多卡因1.5 mg/kg,组Ⅳ为生理盐水10 mL的对照组,各利多卡因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观察4组患者注射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后头晕、耳鸣中毒症状发生率;观察4组患者注射芬太尼后咳嗽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组Ⅲ、组Ⅱ头晕、耳鸣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Ⅲ头晕、耳鸣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组Ⅱ;组Ⅲ、组Ⅱ咳嗽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Ⅲ与组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组Ⅱ、组Ⅲ咳嗽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0 mg/kg能有效抑制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毒性反应轻,临床使用安全。
刘贤琼方全凤王遂之蒋民霞
关键词:芬太尼咳嗽利多卡因毒性反应
皮下自控镇痛(PCSA)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比较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对比术后患者皮下自控镇痛(PCSA)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分别行PCSA、PCIA。二组镇痛药配置方法相同:芬太尼2mg+氟哌利多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PCA泵均设置为:负荷剂量(LoadingDose)1.5mL、单次给药剂量(Bolus)0.5mL、锁定时间(LockoutTime)15min、连续背景输注量(BackgroundInfusion)1.5mL。观察使用PCA泵后2、8、24、48h四个时间段的疼痛、恶心、呕吐和头晕情况。结果:二组镇痛效果相当,PCSA与PCIA镇痛满意度分别为85%和90%,但PCSA组恶心、呕吐、头晕等并发症明显低于PCIA组。结论:PCSA与PCIA均能起到安全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但PCSA并发症相对更少,因此临床使用相对更安全。
鲁小民胡志强蒋民霞
关键词:皮下自控镇痛静脉
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上肢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复合氟哌利多麻醉,观察并记录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及不自主体动的发生率,记录术毕时嗜睡及顺行性遗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HR、MAP、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镇痛效果及顺行性遗忘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不自主体动及术毕时嗜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镇痛及顺行性遗忘作用,并且减少了术中不自主体动及术毕时嗜睡的发生。
王遂之蒋民霞李莺英刘贤琼
关键词:瑞芬太尼咪唑安定臂丛神经阻滞顺行性遗忘
尼卡地平在围术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2007年
胡志强夏秋燕鲁小民蒋民霞
关键词:尼卡地平围术期高血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