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南荣
- 作品数:54 被引量:14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21例29眼DME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4mg TA,治疗前后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治疗前视力手动-0.3,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283—941μm,视网膜厚度均值为(547.19±162.35)μm。随访3—6个月,对视力和视网膜厚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35±0.27,3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可达0.9。视力提高3行以上者23眼,提高3行以内者5眼,不变者1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厚度平均值为(301.27±165.89)μ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3个月后黄斑水肿复发,再次注药者5眼。无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和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TA 4mg玻璃体腔内注射可以减轻DME,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对黄斑水肿复发的患者可考虑玻璃体腔内重复注药。但其远期疗效和并发症需进一步观察。[眼科新进展2007;27(3):201-203]
- 姚进蒋沁袁南荣
- 关键词:黄斑水肿糖尿病曲安奈德
- 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1998年
- 本文报道了25例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致伤原因主要是一次性注射针头,占56%。治疗后24%的病例视力在0.05以上。
- 于焱姚进袁南荣
- 关键词:儿童眼外伤眼内炎
- 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对242例糖尿病患者用直接眼底镜做眼底检查,结果显示眼底病变率为31.0%,其中单纯型占72%,增殖型占28%,男女之间病变率无明显差异。患者年龄、病程、血糖与眼底病变有相关关系。作者认为应对糖尿病患者做定期眼底检查,以减少其致盲率。
- 王亚冬袁南荣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 2002年
- 目的 :建立兔晶状体上皮细胞 (RLEC)体外培养的模型。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 ,对兔晶状体前囊膜进行培养 ,并利用形态学检查方法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组织块接种 72小时后可见细胞生长 ,且保持上皮细胞形态 ,12~ 14天细胞融合。体外传代 5代以后 ,细胞呈纤维化生长。细胞周期分析提示体外培养的RLEC保持正常的增殖能力。结论 :组织块培养法能在体外成功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 ,可用于白内障术后前囊膜及后囊膜混浊发生机制的研究。
- 黄蓉袁南荣管怀进胡楠
- 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组织块培养法细胞周期
-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人 34例 (36只眼 )。以单纯胬肉切除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人 33例 (35只眼 )作为对照。结果 所有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的病人术后均获得光滑平整的角膜表面 ,手术区结膜充血消退时间比对照组短 (P <0 0 5 ) ,角膜创面恢复时间比对照组快 (P <0 0 5 ) ,翼状胬肉再次复发率比对照组低 (P <0 0 1)。结论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是一种合理、有效。
- 王亚冬袁南荣
- 关键词: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复发性翼状胬肉外科手术手术方法
- 现代显微技术在紧急治疗性角膜移植术的应用被引量:1
- 1994年
- 现代显微技术在紧急治疗性角膜移植术的应用南京医学院附院眼科袁南荣,蒋沁我院眼科1990-1993年应用现代显微技术施行10例紧急治疗性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经3月至2年的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0例均为单眼病例,男性7例女性3例,...
- 袁南荣蒋沁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角膜移植
- 阿托品类散瞳药诱发老年人排尿困难(附3例报告)
- 1989年
- 阿托品与后马托品眼液是眼科常用药,临床上由于此类药散瞳诱发老年人排尿困难报导甚少。作者近年来遇到3例,报告如下: 例1:男性,76岁。因老年性白内障,于1987年12月住院行晶体冷冻摘除。术后因玻璃体疝继发青光眼。用1%阿托品滴眼散大瞳孔一次,当天即诉排尿困难,患者虽有前列腺增生,但平时无明显排尿困难,考虑为阿托品散瞳诱发所致。停用阿托品,改用5%新福林散瞳,口服胃复安,保留导尿1周后症状缓解。例2:女性,62岁。因双眼并发性白内障住院。患者有糖尿病史17年,入院时血糖正常。于1988年行左眼晶体冷冻摘除术。术中为便于娩出晶体核而滴2%后马托品一滴,同时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以防玻璃体脱出),术中患者即发生排尿困难,痛苦异常。用新斯的明,胃复安等治疗无效。经保留导尿1周余逐渐好转。
- 王育鸿袁南荣袁志兰
- 关键词:排尿困难玻璃体脱出晶体核保留导尿
- 角膜粘连性白斑的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 1998年
- 目的分析角膜粘连性白斑的术式选择及疗效观察。方法21例粘连性角膜白斑施行部分全层角膜移植术,依据粘连部位、程度、虹膜张力及瞳孔位置,分别选择了粘连分离、虹膜根切、虹膜契形切除,瞳孔再造等术式。结果18例(85.89%)术后随访半年以上,获得了良好效果。结论角膜粘连性白斑的术式选择取决于患眼的粘连状态、虹膜张力及瞳孔位置,并分析了术式选择与疗效的关系。
- 刘庆淮袁南荣
- 关键词:角膜移植术式
-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实验研究
- 1999年
- 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 应用于板层角膜移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实验组兔单眼PTK 制作值床、植片,对照组兔单眼施行常规的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定期并取角膜及晶状体作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两组排斥反应积分无显著性差异。术后8wk、12wk 角膜基质雾浊度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植床、植片界面光滑,12wk 时纤维排列较对照组规则。PTK术后即时、1、2wk 内皮细胞轻度水肿,仅在穿孔处见内皮细胞崩解。术后2、12wk 晶状体无异常改变。结论 PTK 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安全可行,植床、植片界面间瘢痕增生较少,术后效果优于传统的板层角膜移植术。
- 李健袁南荣姚进
- 关键词:PTK板层角膜移植
- 准分子激光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 193 nm准分子激光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组兔单眼用准分子激光制作植床 ,对照组兔单眼用常规机械性环钻制作植床 ,然后 2组均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后 2、4、8、12周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散光 ,并同期取角膜作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 12周实验组散光小于对照组 ( P<0 .0 5 )。组织学检查示实验组植床切缘光滑、锐利 ,板层结构完整 ,12周时供受体吻合处纤维排列整齐 ,衔接良好 ,似正常角膜。结论 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应用非接触性、无热效应的准分子激光制作植床 ,可提高环钻质量 ,减少移植片表面的不规则性 。
- 马亚玲袁南荣姚进
- 关键词:角膜移植准分子激光穿透性角膜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