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德文
- 作品数:149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重点实验室基金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离心力对旋叶式分离器壁面液膜界面不稳定性的影响
- 2017年
- 本文对旋转流场条件下离心力对旋叶式分离器壁面液膜界面不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利用势函数对汽液两相的动量方程和连续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然后通过对无黏条件下液膜界面的受力分析,获得汽液界面的动力学边界条件和运动学边界条件,结合线性化方程组建立液膜界面波的色散方程。根据力平衡原理获得了液膜运动规律,并结合色散方程建立了界面不稳定发生的判定准则关系式。基于所获得的理论模型编写计算程序,对界面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发现,旋转流场条件下的离心力能够抑制旋叶式分离器壁面液膜界面不稳定的发生。
- 黄振肖泽军闫晓昝元峰李勇袁德文
- 关键词:离心力液膜
- 相态探测仪及其安装方法、两相流界面参数测量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态探测仪及其安装方法、两相流界面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相态探测仪包括基板,基板中心开设有贯通基板的上下表面的流道孔,流道孔内设置有至少2个电极丝层,每个电极丝层包括多根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电极丝,相...
- 余诗墨龚随军张君毅袁德文许爱威闫晓昝元锋
- 文献传递
- 窄流道内汽化核心密度的实验研究
- 本文对窄间隙流道过冷流动沸腾中的汽化核心密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加热壁面为不锈钢,工质为水,表面粗糙度为0.52μm,壁面和水的接触角为73.89°。实验结果和常规通道比较发现,汽化核心密度和各参数的影响趋势是相似的,但定量...
- 张俊潘良明陈德奇袁德文
- 文献传递
- 两相流界面参数测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相流界面参数测量方法,采用两相流界面参数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所述两相流界面参数测量系统包括三层电极丝,分别作为激励电极丝和接收电极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激励信号控制单元产生激励信号并发送给所有激励电...
- 余诗墨龚随军张君毅袁德文许爱威闫晓昝元锋
- 一种湿蒸汽干度在线测量仪
- 一种湿蒸汽干度在线测量仪,包括取样器、热交换器、水箱、离心器、冷却器,及将上述部件连接的第一取样支路、第二取样支路、第一冷却支路、第二冷却支路和第三冷却支路;所述湿蒸汽干度在线测量仪还包括测量热交换器介质出口处焓值的第一...
- 何灿阳黄军闫晓熊万玉刘锦袁德文王鸿韬李勇
- 文献传递
- 双文丘里管
- 双文丘里管,由串联且端口直径相同,但喉部直径比不同的输入文丘里管和输出文丘里管组成;优选的,所述输入文丘里管的直径比大于输出文丘里管的直径比,且输入文丘里管的扩散角大于输出文丘里管的扩散角。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双文丘里管,通...
- 何灿阳袁德文闫晓熊万玉刘锦昝元峰黄军黄彦平
- 文献传递
- 双探针两相流测量机理的数值模拟
- 2016年
- 基于流体体积函数(VOF)模型,通过用户自定义标量方程(UDS),建立电导探针测量气-液两相流参数的基本模型。采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垂直圆管气-液两相流双探头电导探针测量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气泡流动过程中探针外部空间的电场分布。模拟结果显示:气泡通过探针时会引起的电流电压的巨大变化;电流电压分布不受噪声信号、气泡形状变化以及电流电压信号响应滞后的影响。通过模拟得到,当气泡经过探针时会产生电流和电压的近方波信号,该结果能真实反映探针测量气-液两相流的基本过程。
- 刘航潘良明邓佳佳袁德文黄彦平
- 关键词:VOF气-液两相流
- 系统工程方法论在核反应堆数字实验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核反应堆工程实验系统的复杂性一直是制约核反应堆工程实验技术攻关和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升应对核反应堆工程实验系统复杂性的能力和手段,引入数字实验概念,目的是建立适用于核反应堆工程实验全生命周期的统一高效的业务执行环境。本文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详细阐述了数字实验平台的顶层架构,包括由V模型和业务场景图构成的业务流程架构,由数据模型化知识化逻辑图构成的实验基础架构,以及由业务层的业务管理系统、应用层的实验设计仿真环境系统、知识层的实验知识系统和资源层的基础功能系统构成的平台功能分层架构,并以"华龙一号"(ACP1000)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S)实验系统为对象进行了应用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上述的架构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可作为数字实验平台开发的整体逻辑框架。
- 曾小康黄彦平张利琴郎雪梅昝元峰袁德文
- 关键词:知识工程体系架构
- 一种热流密度比可控的加热流道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流密度比可控的加热流道,加热流道是由若干个电导率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加热部围合成的孔道结构,孔道结构的两端开口,使加热流道对应于各电导率不同的加热部的若干侧壁表面具有不同的热流密度比。使加热流道的各侧壁表面...
- 王艳林周磊袁德文黄彦平
- 临界热流密度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 本申请提供一种临界热流密度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核动力系统矩形通道中流体的多个流体特征数据和多个温度场数据;将多个所述流体特征数据分别输入预设临界热流密度经验关联式,计算得到所述流体对应的...
- 袁德文黄彦平 陈登高毕景良 邓康杰 岳倪娜 昝元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