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晏

作品数:58 被引量:193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细胞
  • 12篇细胞因子
  • 12篇免疫
  • 10篇小鼠
  • 8篇血清
  • 7篇病毒
  • 6篇肿瘤
  • 6篇肝炎
  • 5篇肿瘤坏死因子
  • 5篇纤维化
  • 5篇坏死因子
  • 5篇肝纤维化
  • 4篇特异
  • 4篇特异性
  • 4篇效价
  • 4篇磷酰胺
  • 4篇马拉色菌
  • 4篇免疫调节
  • 4篇免疫乳
  • 4篇环磷

机构

  • 50篇新疆医科大学
  • 12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新疆医学院
  • 4篇汕头大学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医学院第...
  • 2篇新疆大学
  • 2篇新疆疾病预防...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克拉玛依...

作者

  • 57篇许晏
  • 16篇王松
  • 15篇顾丹今
  • 14篇朱明
  • 11篇徐茜
  • 7篇丁剑冰
  • 7篇林仁勇
  • 6篇温浩
  • 6篇陈锋
  • 6篇陈坚
  • 6篇付玉才
  • 5篇刘素辉
  • 5篇徐琦
  • 4篇周晓涛
  • 4篇于晓芳
  • 4篇朱明
  • 4篇王亚男
  • 4篇吴曰铭
  • 3篇毛新民
  • 3篇甘子明

传媒

  • 2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2篇地方病通报
  • 2篇新疆畜牧业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4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9篇2005
  • 12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sIL-2R水平测定
1998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0例各类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L-2R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为1585.91±758.15,显著高于正常人239.22±81.13(P<0.001),经治疗6个月后(手术、放疗)各类肿瘤患者血清sIL-2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值为636.25±576.25(P<0.05),但仍未降至正常水平。结论:血清sIL-2R作为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检测指标之一,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觉肯.阿海许晏朱明王松穆朝东古丽努尔.穆罕买提
关键词:恶性肿瘤SIL-2R预后
鼻炎清颗粒对大鼠变应性鼻炎IgE、ECP水平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鼻炎清颗粒治疗大鼠变应性鼻炎(AR)后鼻粘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和血清特异性IgE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该药治疗AR的部分免疫学机制。方法: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百白破疫苗联合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将鼻炎清颗粒灌胃给药2周后,观察鼻粘膜组织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和ECP水平。结果:鼻炎清颗粒治疗组中大、中和小剂量组的血清IgE水平分别为(26.46±6.12)、(49.11±4.48)(、70.68±7.59)ng/ml,与阳性模型组(81.03±7.54)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炎清颗粒治疗组中大、中和小剂量组血清ECP水平分别为(1.48±0.25)(、2.30±0.56)、(3.05±1.27)ng/ml,与阳性模型组(4.23±1.20)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小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观察发现,模型组鼻粘膜上皮细胞脱落、水肿,血管扩张,腺体增生,固有层内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用药组中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则无上述改变。结论:鼻炎清颗粒通过降低血清特异性IgE和ECP水平并抑制炎症细胞在鼻粘膜的汇集,防止其脱颗粒,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发挥着免疫调节作用。
武新华许晏萨丽塔纳特.哈纳业特高丽沙吉达.阿不都热衣木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免疫球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马拉色菌属生物学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被引量:5
2004年
吴曰铭徐崎许晏
关键词:马拉色菌属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学
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sIL-2R水平的研究
1999年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在检查乙肝病毒不同类型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42例正常人及228例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sIL-2R水平。并从感染者中筛选出3组进行比较,A组(大三阳,HBsAg,HBcAb,HBeAg(+));B组(小三阳,HBsAg,HBcAb,HbeAb(+));C组(HBsAg(+))。结果:228例感染者血清中sIL-2R水平较正常人都明显增高(P<0.01)。且A,B两组sIL-2R水平与正常人相比也差异显著(P<0.05)。各组之间比较,仅A与C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提示检测血清中sIL-2R可作为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情变化和预后判断的监测指标。
朱明许晏王松徐茜余莉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学ELISASIL-2R
PCR-BHEL技术的建立及对血清中丙肝病毒的检测
2008年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偶联印迹杂交和酶联放大技术(PCR-BHEL)在检测血液传染性病毒中的优越性。方法:采用PCR-BHEL检测129例抗-HCV阳性和45例抗-HCV阴性的血清标本,并将该项技术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CR-BHEL检测129例抗-HCV阳性标本的HCV RNA检出率为78.29%,45例阴性标本的HCV RNA检出率为6.67%;采用RT-PCR检测的HCV RNA检出率分别为62.02%和2.22%。PCR-BHEL技术对HCVRNA的检出率高于RT-PCR,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CR-BHEL较RT-PCR技术的灵敏度高,能够有效地提高HCV RNA的检出率,可推广应用于其他传染性病毒的检测。
于晓芳刘漪许晏魏媛媛鄢新民毛新民
关键词:丙肝病毒
小茴香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TNF-α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研究小茴香治疗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健康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小茴香低剂量治疗组、小茴香中剂量治疗组、小茴香高剂量治疗组。采用复合因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并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的水平。观察小茴香对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TNF-α的影响。结果:经小茴香治疗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轻,纤维化程度好转。ELISPOT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分泌TNF-α的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茴香高剂量治疗组降低细胞分泌TNF-α的作用高于中、低剂量治疗组(P<0.05)。结论:小茴香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均有减少TNF-α的分泌,抑制大鼠肝脏炎症,改善肝脏纤维化的作用。
刘玉平许晏甘子明朱明徐茜顾丹今
关键词:小茴香肝纤维化ELISPOTTNF-Α
蒜氨酸+蒜酶对环磷酰胺处理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蒜氨酸 +蒜酶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各给药组小鼠用不同剂量的蒜氨酸 +蒜酶灌胃 ,共 10天 ;第 7天开始同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共 4天。第 11天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 ,ConA和LPS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小鼠血清IL 2和TNF α含量。结果 :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 ,蒜氨酸 +蒜酶可明显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P <0 .0 5 ) ,也可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 (P <0 .0 5 ) ,并且可提高血清IL 2含量 (P <0 .0 5 )。结论 :蒜氨酸 +蒜酶对环磷酰胺所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保护作用。
陈锋顾丹今许晏陈坚王亚男刘素辉
关键词:小鼠蒜氨酸环磷酰胺免疫调节作用大蒜辣素
免疫乳中特异性抗体对3种细菌所致小鼠腹泻的被动免疫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4年
以9株人肠道病原菌(大肠杆菌3株、志贺氏菌3株、沙门氏菌3株)制备的混合抗原对孕牛进行系统免疫,以获得对人致病肠道杆菌具有特异性的牛乳抗体。其免疫初乳中针对9种致病肠道杆菌的特异性IgG效价为2^(11)~2^(12),为非免疫初乳的128~256倍;免疫常乳中针对9种致病肠道杆菌的特异性IgG效价为2~6~2~8,为非免疫常乳的16~64倍。动物实验表明,免疫初乳及效价为1:64的免疫常乳对肠产毒性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福氏志贺菌所致小鼠腹泻均有保护作用,这是由免疫乳中特异性IgG所决定的。
徐茜许晏牛霞徐琦普拉提刘忻雨李新玲施丽君
关键词:免疫乳特异性抗体免疫效价
双歧杆菌保健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1997年
在消毒牛奶中加入活双歧杆菌,制备出一种新型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保健奶。用其初步治疗便秘者20例、慢性艘泻者16例,有效率分别为70%和93.8%,表明对胃肠道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许晏朱明王松顾丹今谢会忠
关键词:生态制剂双歧杆菌慢性腹泻便秘牛奶
细粒棘球蚴95抗原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蚴 95 (Eg95 )抗原基因 ,构建携带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为细粒棘球蚴抗原的免疫保护机制研究提供材料。 方法:应用 PCR方法从细粒棘球蚴 c DNA文库中克隆获得 Eg95抗原基因 ,将其克隆至 p U Cm- T载体 ,测序确定其正确性。利用定向克隆技术将 Eg95抗原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 p ET2 8上 ,根据选择标记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筛选到阳性克隆 ,通过酶切分析和 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 ,测序确定序列。结果:测序表明所有 p ET2 8- Eg95阳性克隆均为正确连接 Eg95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结论:p ET2 8-
丁剑冰林仁勇温浩许晏魏晓丽王国荃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原核表达质粒基因克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