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铎
- 作品数:20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介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68例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超声介导下经胸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40例,室间隔缺损25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结果封堵成功64例,中转开胸3例,术后早期封堵伞脱落1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血开胸探查1例.结论超声介导下经胸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 简劲峰封加涛叶华安赵铎林家旺杨宗达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
- 7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的体会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回顾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分析回顾2013年1月-2019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78例,年龄32-65岁,平均(41.7±8.5)岁,男48例,女30例.共行双瓣置换27例,主动脉瓣置换20例,二尖瓣置换30例,三尖瓣置换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例,三尖瓣成型15例,肺动脉瓣置换1例,肺动脉瓣修补1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4例(5%),1例死于低心排,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7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尽早诊断,选择合适时机手术干预,围术期全程足量、高效抗生素治疗.
- 简劲峰封加涛叶华安赵铎林家旺杨宗达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血培养心脏超声心动图
- 同期手术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的效果
- 2018年
- 目的:探析同期手术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非同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同期手术治疗,对比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内径(LVDD)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房颤、恶性心律失常、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同期手术虽然有较大难度,但可以缩短患者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提升患者的心功能,预后佳,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叶华安封加涛简劲峰林家旺赵铎杨宗达
- 关键词:同期手术冠心病
- 一种用于经心尖瓣膜置换手术的心尖固定和暴露器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经心尖瓣膜置换手术的心尖固定和暴露器,涉及心脏外科手术辅助器械技术领域。一种用于经心尖瓣膜置换手术的心尖固定和暴露器,包括连接管以及内部中空的吸附头,吸附头设于连接管的一端并与连接管内部连通;连接...
- 杨宗达赵铎简劲峰叶华安林家旺张明翰曾健琼杨斌
- 四分叉人工血管-牛心包预制裙边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应用
- 2022年
-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主动脉根部右心房分流方法,总结该方法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3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预先使用牛心包胸普外科修补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规格型号:B型/TB-S80120)在四分叉人工血管(Maquet公司,规格型号:M00202175728APO)的3个分叉血管根部吻合,人工血管全部吻合完毕之后,将牛心包和残留的升主动脉壁吻合,然后与右心耳吻合在一起,建立与右心房间的交通。结果该方法建立交通容易,吻合方便,需要止血的部位少,止血时间短,31例患者均顺利脱机,无一例术后因为引流液多而需要再次开胸止血。1例患者因脊髓缺血发生双下肢截瘫,经脑脊液引流和激素治疗后,术后3个月下肢肌力1级;1例患者因右侧脑梗死而发生左侧偏瘫,经康复治疗3个月后肌力3级。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及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均未发现升主动脉根部与右心房间异常血流信号。患者均存活至今。结论该方法应用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优势,可避免反复止血和大量输血造成的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值得进一步探讨应用。
- 杨宗达赵铎封加涛简劲锋叶华安林家旺张明翰曾建琼
- 关键词:牛心包
- 房间隔缺损患者围手术期血浆脑钠肽(BNP)与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关系
- 2018年
- 目的观察心外科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手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变化,分析其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房间隔缺损28例,其中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补片修补8例,经右胸小切口封堵12例,经颈静脉封堵8例。平均年龄(17.9±12.2)岁,平均体质量(44.6±24.8)kg。分别于封堵当天术前及术后24 h、术后3个月抽血检测BNP浓度。术前、术后24 h和术后3个月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肺动脉压变化。结果补片修补组术前、术后24 h和术后3个月的mPAP分别为(36.2±6.1)mm Hg,(35.8±5.3)mm Hg和(28.8±4.2)mm Hg,血浆BNP浓度分别为(175.2±58.3)pg/ml,(556.5±191.6)pg/ml和(169.0±43.4)pg/ml;经胸封堵组mPAP分别为(23.8±4.8)mm Hg,(22.3±3.9)mm Hg和(22.6±4.5)mm Hg,血浆BNP浓度检测分别为(138.5±63.2)pg/ml,(404.6±188.5)pg/ml和(113.0±41.4)pg/ml;经颈静脉封堵组mPAP分别为(21.3±5.2)mm Hg,(18.8±3.6)mm Hg和(17.9±2.7)mm Hg,血浆BNP浓度检测分别为(102.5±78.5)pg/ml,(392.8±263.1)pg/ml,(78.6±35.4)pg/ml。从总体上讲,手术后各组mPAP逐渐下降,BNP短暂升高后明显下降(P<0.05);BNP与mPAP之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在采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中,mPAP与BNP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对心功能及mPAP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 林家旺封加涛苏艳玲简劲峰赵铎叶华安杨宗达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脑钠肽肺动脉压补片修补
- 降钙素原在监测主动脉夹层术后早期感染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 通过测定主动脉夹层术后的降钙素原(PCT),了解PCT的变化规律及其和其他炎性因子的相关性,评价PCT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早期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9年5月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发生早期感染分为感染组(18例)和非感染组(42例).对七个不同时间点(术前、转流前、手术结束、术后4 h、术后24 h、术后48 h及术后72 h)白细胞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IL-8、TNF-α和PCT数值.结果 PCT在体外循环结束时有明显的升高趋势,术后48 h为峰值,术后72 h降低.PCT与白细胞计数、TNF-α和IL-8相关性最高,IL-6其次,CRP相关性最小.术后发生早期感染患者的PCT值高于术后无发生感染患者,并且PCT数值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PCT作为一种感染监测指标,且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在早期对PCT进行测定可在识别主动脉夹层术后感染的高危者,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
- 简劲峰封加涛叶华安赵铎张明翰曾建琼林家旺杨宗达
- 关键词:降钙素原心脏手术主动脉夹层
- 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老年患者应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7年7月诊治冠心病6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依据手术是否采取体外循环分为两组,将应用体外循环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应用非体外循环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ICU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25±0.14)d、(2.60±0.10)d和(15.20±1.04)d,均比对照组短(P<0.05),且新发心房颤动、呼吸衰竭和急性肾衰所占比分别为3.33%、6.67%和3.33%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率(6.67%)比对照组(26.67%)低(P<0.05)。结论冠心病老年患者应用非体外循环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可加速其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林家旺封加涛苏艳玲简劲峰赵铎叶华安杨宗达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冠心病体外循环安全性
- 急性重症心肌炎基本治愈1例
- 2006年
- 张晓丹赵铎张晓丽张荣江石淑艳
- 关键词:心肌炎心脏扩大
- 一种体外循环心脏降温装置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体外循环心脏降温装置,涉及心脏手术体外制冷技术领域。包括内部中空的包覆体以及制冷部件,包覆体内嵌设有循环导热组件,循环导热组件的局部置于制冷部件内,还包括用于检测循环导热组件温度的检测组件。将循环导热组件...
- 杨宗达赵铎简劲峰叶华安林家旺张明翰曾建琼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