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萍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酸酶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磷酸酶
  • 2篇碱性磷酸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检测
  • 1篇血流
  • 1篇血流感染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反应综合...
  • 1篇肾病
  • 1篇肾小球
  • 1篇肾小球滤过
  • 1篇肾小球滤过率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机构

  • 4篇徐州医学院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4篇吴惠毅
  • 4篇赵绍林
  • 4篇郑萍
  • 3篇杨晋
  • 2篇李海宁
  • 2篇张春艳
  • 2篇张欢欢
  • 1篇李伟
  • 1篇陈新宽
  • 1篇陈晓兵
  • 1篇张婷
  • 1篇霍娟
  • 1篇杨海燕

传媒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在预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m NAP)在预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进行血培养的SIRS患者149例(血培养阳性组59例,血培养阴性组9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m NAP,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m NAP、PCT和CRP预测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血培养阳性SIRS组外周血m NAP、PCT和CRP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3 683(9 825,18 605)AB/c、5.680(1.300,18.390)ng/m L和139.00(65.60,201.00)mg/L,均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SIRS组7 297(4 600,10 363)AB/c、0.432(0.115,1.645)ng/m L、75.25(36.90,125.2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 NAP、PCT和CRP预测SIRS血液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797和0.692,敏感性分别为66.1%、76.3%和61.0%,特异性分别为83.3%、74.4%和70.0%,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72.2%、66.2%和58.1%,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8.9%、79.8%和73.3%,m NAP和PCT联合检测时AUC为0.841(95%CI:0.774~0.90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7%和78.9%。血培养阳性组m NAP水平与PCT呈显著正相关(r=0.509,P〈0.01)。结论 m NAP联合PCT检测对预测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张春艳李海宁张欢欢郑萍陈晓兵杨晋赵绍林吴惠毅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降钙素原
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 mNAP)表达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病例中疑似血流感染而行血培养检查的患者298例,以同期医院体检中心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病原微生物学证实血流感染的诊断,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NAP,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 C反应蛋白(CR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NAP、PCT、CRP诊断血流感染的价值。结果298例患者中,根据病原微生物学证实血流感染109例,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43例,革兰阴性菌感染66例。血流感染患者组CRP、PCT、mNAP中位数分别为138.71 mg/L、7.04 ng/mL、13929 AB/c,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50 mg/L、0.12 ng/mL、1831 AB/c(U=5.00、48.50和65.01,P<0.01)。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mNAP为9598(6064-11643) AB/c,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16512(11654-22001) A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50.00,P<0.01)。 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mNAP、PCT 及CRP 诊断血流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7、0.962和0.901,最佳切点分别为4578AB/c、0.90 ng/mL 和13.50 mg/L,敏感性分别为95.8%、93.0%和90.3%,特异性分别为97.8%、95.6%和85.5%。结论在mNAP、PCT、CRP三个指标中,mNAP诊断血流感染的效能最高,可作为血流感染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张欢欢李海宁郑萍赵绍林张春艳张婷霍娟李伟杨晋吴惠毅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碱性磷酸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血流感染
血、尿β痕迹蛋白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血、尿β痕迹蛋白(βTP)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178例,按照尿Alb/Cr比值将其分为三组:Alb/Cr正常组6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65例,大量白蛋白尿组53例,另设健康对照组80名。采用胶乳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原理检测血、尿βTP,比较各组患者血、尿βTP水平,并与Scr、eGFR以及实验及临床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尿Alb/Cr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TP为(0.70±0.36)mg/dl,较健康对照组[(0.59±0.12)mg/dl]显著升高(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βTP(0.82±0.30)mg/dl,较Alb/Cr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βTP(1.79±1.19)mg/dl,与其他两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三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TP阳性率分别为28.3%、60.0%和87.8%;尿液βTP/Cr阳性率分别为20%、84.6%和90.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βTP与SC呈显著正相关,r为0.705 0(P<0.01),eGFR值与血β-TP呈显著负相关(r=-0.805 1,P<0.01)。尿βTP与Scr、HbA1c、收缩压、病程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7 9、0.240 2、0.164 3、0.241 5,均P<0.05)。结论血清βTP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以早期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而尿βTP/Cr可以作为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管损伤的有效指标。
杨海燕郑萍赵绍林陈新宽吴惠毅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
尿exosomes的分离方法及在临床中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尿exosomes是肾和泌尿生殖系统上皮细胞分泌至尿中直径为40~100 nm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圆形膜性小囊泡,能够反映分泌细胞的生理和功能状态,exosomes中蛋白质及RNA等分子可作为疾病标记物用于疾病诊断。尿液标本易得且无创,其exosomes中蛋白质及RNA较尿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和RNA稳定,在各种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尿exosomes分离纯化方法及其作为蛋白或RNA标记物应用于各种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朱迎星郑萍赵绍林杨晋吴惠毅
关键词:外泌体分离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