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建平

作品数:257 被引量:3,708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6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3篇农业科学
  • 55篇天文地球
  • 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生物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6篇气候
  • 50篇玉米
  • 39篇气候变化
  • 26篇土壤
  • 26篇小麦
  • 26篇干旱
  • 20篇气象
  • 20篇作物
  • 19篇冬小麦
  • 19篇胁迫
  • 19篇CO_2浓度
  • 18篇气溶胶
  • 16篇冷害
  • 14篇土壤干旱
  • 12篇东北玉米
  • 12篇热量指数
  • 12篇旱胁迫
  • 12篇干旱胁迫
  • 10篇农业气象
  • 9篇农业

机构

  • 252篇中国气象科学...
  • 36篇南京信息工程...
  • 18篇中国气象局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1篇山西省气候中...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篇吉林省气象局
  • 9篇黑龙江省农业...
  • 6篇武汉大学
  • 6篇陕西省气象局
  • 6篇广东省气象局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泰安市气象局
  • 5篇陕西省经济作...
  • 4篇成都信息工程...
  • 4篇黑龙江省气象...
  • 3篇北京市气象局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57篇郭建平
  • 59篇高素华
  • 30篇王春乙
  • 24篇赵俊芳
  • 21篇郭建平
  • 18篇刘玲
  • 17篇白月明
  • 17篇温民
  • 11篇马树庆
  • 11篇周广胜
  • 9篇潘亚茹
  • 9篇王连敏
  • 9篇陈玥熤
  • 9篇栾青
  • 8篇王琪
  • 8篇王立志
  • 8篇马雅丽
  • 7篇谭凯炎
  • 6篇赵艳霞
  • 6篇霍治国

传媒

  • 25篇应用气象学报
  • 14篇中国农业气象
  • 12篇气象
  • 9篇中国生态农业...
  • 9篇自然灾害学报
  • 8篇灾害学
  • 7篇生态学杂志
  • 7篇气象学报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资源科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科学通报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气象科技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大气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10篇2020
  • 9篇2019
  • 11篇2018
  • 13篇2017
  • 12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10篇2012
  • 10篇2011
  • 15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12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12篇2004
2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边界层时空特征及其与雾霾关系的观测研究
地表的水汽、热通量、动能等通过边界层湍流、对流等过程,影响上层大气中的云和降水系统。因此,边界层及其过程在天气、气候和空气质量等领域发挥了重要影响[1-2]。本文主要利用长时间序列(2011-2015年)高时间分辨率(1...
郭建平缪育聪刘欢
关键词:边界层高度PM2.5日变化
文献传递
基于并行计算的气溶胶定量遥感反演模型实现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加快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反演计算速度,基于SYNTAM串行算法,提出了循环分块划分和聚合通信的策略,利用消息传递模型,在中国气象局的IBM Cluster 1600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上,并行实现了从MODIS双星(TERRA和AQUA)卫星数据反演AOD。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与地面太阳光度计实测AOD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所有站点处的AOD反演相对误差小于22%,表明这种并行方法可以满足高精度监测空气质量要求。
郭建平肖华东刘昭华曹春香张颢光洁
关键词:气溶胶光学厚度并行计算消息传递接口
气象干旱对青海牧草产量的影响及其在产量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研究了降水偏少造成的气象干旱对青海省牧草产量的影响,得出牧草生长季降水与产量的关系模式,计算出气象干旱造成的牧草产量损失量。但该方法模拟误差较大,且不能满足牧草产量预报、草场载畜量确定和牲畜出栏率确定等牧业生产服务需求。因此,根据拉格朗日插值方法给出了青海省无干旱时“未受旱产量”的确定方法,并据此求算出历年干旱对青海省牧草产量的损失量值,然后依据天然牧草不同生育期发生干旱的强度、范围以及牧草对干旱的敏感度等关系,建立了干旱损失量的统计和评估模式。在2013-2015年青海省曲麻莱县牧草产量评估中进行了应用,3年的误差在3.59%~6.02%之间,证明了该方法可以评估出研究区干旱对牧草产量的损失量,从而评估出实际牧草产量。拉格朗日插值方法效果较好,可以在青海省今后的牧草产量预报、草场载畜量预报、牲畜出栏率确定等畜牧业生产评估中推广应用。
颜亮东郭建平祁栋林李林苏淑兰
关键词:牧草产量
新疆棉花低温冷害逐步回归预测模型
利用1961-2005年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74类大气环流特征量资料,计算了新疆主要棉区的棉花热量指数,并从棉花的播种期开始到停止生长,逐月建立了各个棉区热量指数的逐步回归模型。各月模型都能较好的预测该区...
陈獺熤郭建平
关键词:棉花热量指数低温冷害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我国东北地区玉米冷害风险评估被引量:17
2016年
根据年平均寒积温水平,将东北地区的玉米冷害分成4个区域。在分析各冷害区域年寒积温距平与年减产率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东北地区各地无冷害影响年、一般冷害年、严重冷害年的年寒积温距平指标。将危险度、脆弱度和暴露度作为冷害风险的评估因子,建立了冷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建立了冷害危险度与年平均寒积温的回归方程,利用地理因子构建了年平均寒积温空间格点化模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推算东北地区玉米冷害危险度,由危险度、脆弱度和暴露度得到我国东北地区玉米冷害风险指数,并开展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玉米冷害风险空间分布呈北侧和南部低、东部中等、西部高,松嫩平原东北部和西北部以及吉林省中北部主要为较高或高风险区,三江平原主要为中等风险区,黑龙江省北部、吉林省东南部和辽宁省主要为较低或低风险区。
唐余学郭建平
关键词:风险评估
羊草叶片对高CO_2浓度和干旱胁迫的响应被引量:14
2001年
本文通过人工模拟试验,观测了羊草叶片对高CO2浓度、干旱胁迫的响应状况。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增大45%左右;叶片水势下降9%~12%;气孔阻力增大98%;蒸腾速率下降30%。干旱胁迫使叶片水势、气孔阻力增大,蒸腾速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两者同时发生时,"CO2施肥"效应受干旱胁迫抑制,"施肥"作用明显下降。
高素华郭建平周广胜
关键词:干旱胁迫叶水势气孔阻力蒸腾速率草场退化
郑州地区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的回归模型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1980-2006年冬小麦发育期、千粒重和穗粒数以及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影响千粒重和穗粒数的显著时段和关键因子,建立了千粒重和穗粒数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与千粒重相关显著的时段、关键因子是抽穗后15~19 d和29~33 d的温度以及9~13 d的日照;有利于获得较高千粒重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8.8~22.8℃,日平均气温上限为29.5℃;与穗粒数相关显著的时段、关键因子是返青后21~25 d的温度。相关显著时段的气候要素对千粒重和穗粒数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可以较好地预测千粒重和穗粒数,为进行产量预报提供参考。
钱锦霞郭建平
关键词: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热量资源及玉米温度适宜度被引量:50
2012年
利用RegCM3模式输出的东北三省1951—2100年日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分析了东北三省热量资源和玉米不同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951—2100年,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显著增加,稳定通过10℃初日不断提前,初日在4月25日之前的区域北界向东向北扩展,2071—2100年辽宁部分地区初日已提前至3月26日;≥10℃活动积温大于3000℃·d的区域面积不断增加,玉米的生长季长度不断增加,适宜种植晚熟玉米的区域面积不断增加.与1981—2010年相比,2011—2100年,东北三省年均温度将平均升高3.34℃.1951—2100年,玉米播种-出苗期以及出苗-抽雄期的温度适宜度随时间逐渐升高;1951—2040年,辽宁省玉米抽雄-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较高,而黑龙江省较低;2041—2100年,辽宁省玉米抽雄-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逐渐降低,吉林省东部和黑龙江省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冶明珠郭建平袁彬赵俊芳
关键词:热量资源玉米
中尺度天气系统适应性观测研究进展及其在大城市短临预报中的应用构想
2023年
如何提高中尺度天气系统预报技巧是天气预报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大气热动力条件、地形及污染条件等多重影响,且由于模式本身及初值的不确定性,中尺度天气系统所产生的对流天气预报仍有较大误差。通过在重点地区开展适应性观测试验降低模式初始场的不确定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基于此有望更准确地揭示中尺度天气系统触发和形成机制、提高对流天气模式预报水平。首先,提出一种适应性观测试验的技术路线,即在已有的京津冀地区现代气象探测网基础上,采用集合变换卡尔曼滤波方法识别典型中尺度对流性天气的观测敏感区,结合无球探空移动观测平台,通过观测与预报互动方式,开展目标区的中尺度天气适应性观测试验,研究京津冀地区夏季对流天气触发机制,探索提高灾害性对流天气预报技巧的新方法。然后,针对大城市区域对流天气短临预报预警面临的低层大气垂直观测系统存在的“大网捞小鱼”问题,可通过构建由5个具有垂直观测能力的站点所组成的金字塔形对流层低层大气垂直观测系统,提出随云团大小和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动态三角形组网观测技术,以获得不同空间尺度的大气动力廓线,进而增进对对流天气触发、发展和演变机理的认识。最后,探讨了适应性观测与大城市气象保障服务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大城市大气垂直观测中尺度站网科学布局和以改进城市短临预报精度为目的的适应性观测等问题,给出具体建议,并展望以观测-预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中尺度适应性观测试验技术对大城市气象保障服务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郭建平陈田萌程小平田伟红田伟红尤伟郭晓冉毋婧炎李宁张震孙玉萍
关键词:大气廓线大城市短临预报金字塔形对流层
银川市低空逆温特征及其对雾、霾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根据2011—2015年国家气候基准站逐日08时和20时探空观测资料,能见度、相对湿度以及雾、霾观测资料及银川市环境监测站的PM10质量浓度数据,用数理统计及其相关分析方法,研究银川市低空逆温特征及其对雾、霾的影响.结果表明,银川市四季均有逆温出现,秋冬季节逆温的出现频率最高、厚度最厚、强度最强,08时较20时逆温的出现频率更大、厚度更厚、强度更强,悬浮逆温底高更低,雾、霾天气与逆温的季节变化特征一致;银川市四季低空逆温的厚度、强度和持续性均与PM10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在秋冬季节最显著;逆温持续时间越长,雾、霾现象越严重,逆温层越厚,强度越强,空气质量等级为优或良的概率越低,而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污染的概率越高.低空逆温是影响银川市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气象条件之一.
邓敏君郭建平黄峰王建英桑建人
关键词:空气质量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