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作川
-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保留骨膜应用于环抱型肋骨接骨板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环抱型肋骨接骨板治疗创伤性连枷胸时保留骨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5月~ 2015年6月收治的89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环抱型肋骨接骨板治疗保留骨膜组(观察组45例)和环抱型肋骨接骨板组(对照组4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肺功能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骨性愈合.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检测结果则显示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环抱型肋骨接骨板治疗创伤性连枷胸患者时保留骨膜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 闻作川郑翔王辉任迎春李建科王强王运仓
- 关键词:连枷胸
- CT引导下Hookwire及亚甲蓝定位在胸腔镜治疗肺结节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Hookwire及亚甲蓝定位在胸腔镜治疗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58例肺结节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采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76例采用CT引导下亚甲蓝定位。分析2种定位方式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无中转开胸手术者。2种定位方式患者在病灶与胸膜距离、定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患者肺结节切除时间[(32.6±8.4)min]短于亚甲蓝定位患者[(39.3±12.1)min](P<0.01)。结论CT引导下Hookwire及亚甲蓝定位胸腔镜治疗肺结节准确有效,并发症少,且Hookwire定位可显著缩短肺结节切除时间。
- 王辉郑翔闻作川田浩王永平
- 关键词:肺结节亚甲蓝CT引导气胸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5例.给予参照组胸腔镜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FT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癌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参照组麻醉时间、胸管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比实验组长,且住院费用也比实验组要高,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5天实验组疼痛评分减少幅度明显比参照组要大(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可以降低住院费用.
- 闻作川郑翔王辉庞鹏田浩李德印王永平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胸腔镜手术临床疗效
- 不同固定方式治疗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0
- 2021年
-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式治疗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采用肋骨固定板术治疗,B组采用环抱式接骨器术治疗,C组采用可吸收肋骨钉术治疗,各56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 B组和C组的呼吸频率恢复正常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1.52±0.32) d、(1.50±0.29) d比(2.43±1.47) d,(3.80±1.21) d、(3.78±1.17) d比(9.03±2.73) d,(5.19±1.46) d、(5.23±1.32) d比(8.31±1.78) d,(15.09±4.09) d、(15.83±5.32) d比(24.94±7.21) d](P <0.05)。B组和C组治疗7 d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指数明显高于A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A组(P <0.05)。B组和C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16.07%(9/56)、16.07%(9/56)比30.36%(17/56)](P <0.05)。B组和C组优良率高于A组[60.71%(34/56)、66.07%(37/56)比35.71%(20/56)](P <0.01)。结论三种不同固定方式对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均有一定疗效,可吸收肋骨钉术和环抱式接骨器术疗效相当,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预后效果好等优点,显著优于肋骨固定板术治疗。
- 庞鹏王辉郑翔闻作川田浩
- 关键词:多发性肋骨骨折可吸收肋骨钉
- 多发肋骨骨折保守治疗与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对比多发肋骨骨折的保守治疗和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468例,随机分成保守治疗组312例和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组156例。结果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组血气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疼痛评分以及胸廓畸形发生率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组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住院时间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组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呼吸机支持率及感染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环抱器外科手术治疗可以稳定胸壁的状况,减少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其疗效较保守治疗值得肯定。
- 王辉郑翔闻作川庞鹏李德印王永平田浩
- 关键词:保守治疗环抱器外科手术肋骨骨折
- 闭式引流联合胸膜固定术与单纯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闭式引流联合胸膜固定术与单纯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单纯组(单纯闭式引流治疗)38例和联合组(闭式引流联合胸膜固定术治疗)38例。观察两组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漏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组术后漏气时间[(43.6±4.2)min]、术后置管时间[(4.1±0.6)d]、术后住院时间[(5.0±0.8)d]均短于单纯组[(52.9±4.8)min、(7.5±1.1)d、(5.9±1.0)d],术后引流量(192.4±9.0)ml多于单纯组的(180.2±8.7)ml;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单纯组的73.7%,复发率(5.3%)低于单纯组的26.3%;联合组术后疼痛程度优于单纯组;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5.3%)低于单纯组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式引流联合胸膜固定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引流效果好,恢复快,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庞鹏郑翔李德印王辉闻作川
- 关键词:闭式引流胸膜固定术自发性气胸
-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诊治体会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FDGE)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1998年8月至2008年5月共完成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代食管术329例,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1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1例患者均为食管癌、贲门癌行肿瘤切除,胃、食管吻合术,手术后至发病1~3个月,根据临床表现、X线钡剂造影及胃镜检查确诊为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采用积极的营养支持,及胃动力药、中药等非手术疗法全部治愈。结论对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创伤小、效果好,能促进胸胃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郑翔苏立伟王辉赵海华李德印闻作川师闯庞鹏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胸胃排空障碍外科手术
- 肋骨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有效性研究及有限元建模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肋骨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采用有限元分析评估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应力分布。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胸外血管外科收治的137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资料,男性106例,女性31例;年龄25~62岁,平均37.0岁;道路交通伤64例,高处坠落伤34例,摔伤12例,钝器击打伤16例,其他11例。根据治疗方式,应用传统外固定非手术治疗的为传统组(62例),应用肋骨环抱器治疗的为环抱器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VAS、止痛药物使用剂量、骨折愈合情况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Mimics软件对人体胸廓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正常肋骨和肋骨环抱器内固定后的骨折肋骨模型,应用Abaqus17.0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并计算三种不同载荷下肋骨最大位移和应力响应情况。结果与传统组比较,环抱器组机械通气时间[(6.1±1.3)d vs.(10.1±2.7)d]、引流管拔管时间[(1.75±0.32)d vs.(3.73±0.67)d]、下床活动时间[(7.84±2.40)h vs.(12.58±3.03)h]、住院时间[(6.70±1.43)d vs.(10.05±3.66)d]、骨折愈合时间[(22.92±8.40)d vs.(35.73±9.95)d]均显著缩短,治疗后VAS[(3.3±0.9)分vs.(5.2±1.2)分]显著降低,止痛药物使用剂量[(63.1±19.5)mg vs.(103.3±32.4)mg]显著减少,P均<0.001。评价骨折愈合效果,环抱器组优良率(97.3%,73/75)显著高于传统组(77.4%,48/62)。环抱器组肺部感染、肺不张和胸廓畸形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肋骨骨折应用肋骨环抱器固定后其可承受较大的压力,骨折的最大移位比正常肋骨小,断面间隙值<0.01 mm。结论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疗效显著。有限元分析也从生物力学角度证实肋骨环抱器具有良好的固定性能,能保证固定后肋骨的稳定性。
- 王永平王辉郑翔闻作川田浩陈鹏刘冠群
- 关键词:肋骨骨折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有限元分析
- 自发性气胸单孔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预测模型的构建
- 2024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单孔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10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n=22)与无并发症组(n=84)。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并发症组患者年龄、吸烟史、合并肺部疾病、胸膜粘连严重、肺大疱数量、术后24 h疼痛分级、术中出血量高于无并发症组,术前白蛋白水平低于无并发症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1.240,95%CI=1.064~1.445)、合并肺部疾病(OR=26.154,95%CI=1.224~558.648)、胸膜粘连严重(OR=23.289,95%CI=2.940~184.520)、肺大疱数量>2个(OR=2.878,95%CI=1.787~4.633)是影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0.756~0.874),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2.33%与65.47%。结论:年龄、合并肺部疾病、胸膜粘连严重、肺大疱数量是影响自发性气胸单孔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王永平王辉郑翔闻作川田浩陈鹏刘冠群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检查单孔术后肺部并发症
- 三孔和单孔胸腔镜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应激指标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比较三孔和单孔胸腔镜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组(n=150)与三孔胸腔镜组(n=250)。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手术相关指标、应激指标、血清指标及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单孔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三孔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显著小于三孔胸腔镜组,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显著少于三孔胸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23、27.089、7.011、6.335、6.169,P<0.05);单孔胸腔镜组术后第1、3、5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三孔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02、14.460、14.122,P<0.05);术后单孔胸腔镜组应激指标E、NE以及Cor水平显著低于三孔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55、27.177、13.808,P<0.05)。术后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癌抗原(CA)21-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9、1.668、0.847,P>0.05);单孔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少于三孔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3,P<0.05)。结论 与三孔胸腔镜相比,单孔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减轻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王辉郑翔闻作川王永平田浩柳建垒李德印陈鹏刘冠群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应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