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月桂

作品数:39 被引量:226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7篇甘蔗
  • 10篇粤糖
  • 7篇甘蔗新品种
  • 5篇选育
  • 5篇组培
  • 4篇栽培
  • 4篇种苗
  • 4篇健康种苗
  • 3篇性状
  • 3篇通径
  • 3篇通径分析
  • 3篇快繁
  • 3篇假植
  • 3篇高产
  • 2篇新台糖22号
  • 2篇腋芽
  • 2篇营养液
  • 2篇营养液膜
  • 2篇营养液浓度
  • 2篇愈伤

机构

  • 32篇广州甘蔗糖业...
  • 4篇广东省生物工...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广州甘蔗糖业...

作者

  • 39篇陈月桂
  • 26篇杨俊贤
  • 18篇潘方胤
  • 17篇吴文龙
  • 14篇李奇伟
  • 13篇邓海华
  • 12篇吴建涛
  • 10篇刘福业
  • 10篇罗青文
  • 10篇谭嘉娜
  • 8篇陈勇生
  • 8篇齐永文
  • 7篇谢静
  • 6篇黄振瑞
  • 5篇何慧怡
  • 5篇樊丽娜
  • 5篇罗剑飘
  • 4篇彭冬永
  • 4篇陈仲华
  • 4篇刘睿

传媒

  • 11篇广东农业科学
  • 5篇甘蔗糖业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糖料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华南热带农业...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广西农学报
  • 1篇2010全国...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7
  • 1篇200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果蔗腋芽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本发明涉及甘蔗脱毒组培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果蔗脱毒组培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植体的选取与灭菌;2)腋芽诱导培养;3)分化培养;4)增殖培养;5)生根培养;6)移栽;7)病毒(菌)检测;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陈仲华刘睿陈月桂杨湛端沈万宽谭嘉娜
甘蔗新品种粤糖00-318的选育与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粤糖00-318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农73-204为母本,CP86-1633为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早熟高糖高产甘蔗新品种。该品种萌芽好,分蘖力强,植株高,中大茎,有效茎数多,容易脱叶,宿根性好,抗逆性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0-318平均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比对照种ROC10高24.20%和29.90%,比ROC16高15.43%和14.43%,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平均甘蔗蔗糖分分别比ROC10和ROC16高0.64个百分点和低0.09个百分点。
吴文龙刘福业杨俊贤陈勇生潘方胤陈月桂齐永文邓海华黄振豪梁启如郑泽军
关键词:甘蔗选育
甘蔗主要品质性状指标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以33份甘蔗品种(系)为试材,对甘蔗11个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纤维分与蒸煮液锤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品质指标关系不密切,甘蔗蔗糖分与蔗汁的糖锤度、转光度、视纯度、重力纯度、直接旋光数、转化旋光数、观测旋光度、蔗汁蔗糖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纤维分与蔗汁转光度和重力纯度、甘蔗蔗糖分与蔗汁重力纯度和直接旋光数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蔗汁转光度、重力纯度和转化旋光数对甘蔗纤维分含量均有直接正效应,甘蔗蔗糖分受蔗汁糖锤度、转光度、重力纯度、直接旋光数、转化旋光数和观测旋光度等6个指标的影响较大;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甘蔗品质指标可用蔗汁糖分、蔗渣糖分和甘蔗成熟度3个主因子代表,其特征累计贡献率达96.14%。
陈月桂黄振瑞安玉兴吴文龙潘方胤
关键词:甘蔗品质指标
杀单·毒死蜱在粤糖60号配套栽培中的防虫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明确5%杀单·毒死蜱在粤糖60号配套栽培上的总体防虫效应、速效性、持效期等,为其在粤糖60号大田生产上配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粤糖60号为供试甘蔗品种,设5%杀单·毒死蜱药剂处理,与常规农药3%呋喃丹及空白对照处理进行比较,采用沟施、撒施覆土方法进行杀单·毒死蜱防治粤糖60号易遭受的害虫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处理间的枯心率、虫节率、蔗茎产量、含糖量差异极显著或显著。在粤糖60号种植时和大培土时每667m2各施用低毒农药5%杀单·毒死蜱6kg,对甘蔗螟虫、绵蚜虫、蓟马和地下害虫金龟子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减少品种遭受虫蛀茎为害,有效提高甘蔗蔗糖分,对粤糖60号增产、增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在粤糖60号配套栽培中注意因虫选药、科学合理用药,尤其是螟虫、绵蚜虫、蓟马、金龟子等为害严重的地块种植该品种推荐配套使用5%杀单·毒死蜱进行防治,以达到增产、增糖和增收的目的。
潘方胤陈月桂彭冬永杨俊贤吴文龙吴建涛文明富陈顺陈勇生
关键词:配套栽培
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25
2012年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生产的主产区,是国家三大甘蔗优势区域之一,具有大力发展甘蔗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本研究利用SWOT-AHP法,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4个方面,设置了甘蔗优势区域、国内食糖需求旺盛、生产成本提高、蔗糖体制落后等20个评价指标,对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应采取依靠自身优势和利用外部有利环境的SO发展战略,以实现其快速发展。
陈月桂吴建涛杨俊贤谢静潘方胤吴文龙刘福业邓海华齐永文
关键词:甘蔗产业
应用正交试验筛选新台糖22号组培配方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配方对新台糖22号甘蔗组培苗增殖和促根的影响,以筛选提高甘蔗组培苗生根率及假植成活率较佳的配方。结果表明,较佳的腋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mg/L+KT 0.5 mg/L+IBA 0.2 mg/L;丛芽分化、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8 mg/L+IBA 0.03 mg/L;促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 0.2 mg/L+NAA 0.1 mg/L。
陈仲华杨湛端刘睿李奇伟陈月桂陈迪文
关键词:正交试验甘蔗快速繁殖
果蔗腋芽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本发明涉及甘蔗脱毒组培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果蔗脱毒组培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植体的选取与灭菌;2)腋芽诱导培养;3)分化培养;4)增殖培养;5)生根培养;6)移栽;7)病毒(菌)检测。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陈仲华刘睿陈月桂杨湛端沈万宽谭嘉娜
文献传递
一种真空渗透辅助农杆菌介导甘蔗遗传转化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真空渗透辅助农杆菌介导甘蔗遗传转化的方法,其包括步骤:(1)甘蔗心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2)含有目标基因的根癌农杆菌的活化与培养;(3)真空渗透辅助农杆菌侵染甘蔗胚性愈伤组...
樊丽娜齐永文李奇伟邓海华劳方业李昱罗青文周文灵何慧怡陈月桂
文献传递
AHP法和DTOPSIS法相结合在甘蔗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AHP法对甘蔗10个重要性状进行权重分配,应用DTOPSIS法对10个粤糖系列甘蔗新品系进行综合分析。应用AHP法对甘蔗毛群数、株高、脱叶性、茎径、宿根发株数、有效茎数、抗病性、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等10个重要性状进行权重分配,得到10个评价指标权重分别为0.0134、0.0227、0.0302、0.0408、0.0653、0.0881、0.1162、0.1606、0.1984和0.2645,且随机一致性比例C.R.=0.0981<0.1,评价指标权重分配合理。结合AHP法分配权重,应用DTOPSIS法对10个甘蔗新品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粤糖03-393和粤糖03-373综合表现突出,相对接近度Ci排序中,位于第1位和第2位,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应用AHP法和DTOPSIS法相结合综合评价作物新品种具有可行性,同时为甘蔗新品系选育提供了参考。
吴建涛杨俊贤刘福业李奇伟吴文龙潘方胤谢静陈月桂
关键词:AHPDTOPSIS甘蔗育种
甘蔗黄叶病研究进展
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引起的甘蔗黄叶病亦称黄叶综合症是我国和世界甘蔗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和品种种性退化,甘蔗黄叶病的研究不容忽视。本文...
黄振瑞陈月桂高三基郭晋隆许莉萍
关键词:甘蔗黄叶病病原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