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玲

作品数:6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玉米
  • 2篇农田
  • 2篇秸秆
  • 2篇还田
  • 2篇保护性耕作
  • 1篇地膜
  • 1篇地膜覆盖
  • 1篇养殖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储量
  • 1篇玉米农田
  • 1篇生物量碳
  • 1篇碳储量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土壤碳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土壤有机碳储...

机构

  • 6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宁堂原
  • 6篇刘玲
  • 5篇李增嘉
  • 4篇刘振
  • 3篇韩惠芳
  • 3篇孙涛
  • 3篇李晓莎
  • 2篇徐磊
  • 2篇李传荣
  • 1篇冯宇鹏
  • 1篇米庆华
  • 1篇张学鹏
  • 1篇张淑敏
  • 1篇许菁
  • 1篇许姣姣
  • 1篇武宁
  • 1篇徐旭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碳氮含量及高油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设置4种秸秆还田方式(沼液还田、有机肥还田、秸秆粉碎还田和常规施肥),以常规玉米郑单958为对照,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高油玉米5580田土壤碳氮含量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秸秆还田方式下高油玉米5580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微生物碳氮含量均大于常规玉米郑单958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变化与玉米生育进度保持一致,均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4种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碳氮含量贡献为秸秆粉碎还田>有机肥还田>沼液还田>常规施肥,而对它们间关系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则为有机肥还田>秸秆粉碎还田>沼液还田>常规施肥。结果表明,种植用于饲用途径高油玉米利于土壤碳氮的积累,秸秆经过不同处理还田后对玉米均有增产效果,尤其有机肥还田增产效果显著(高油5580增产9.25%,郑单958增产27.43%)。可见,土壤碳氮及产量的变化不仅受秸秆还田方式的影响,玉米用途对其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刘玲刘振杨贵运李晓莎韩惠芳宁堂原李增嘉商艳丽马俊然
关键词:土壤碳土壤氮
秸秆利用循环模式的能值效率和持续发展能力被引量:10
2016年
用能值法分析了不同农业循环模式的能值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期找到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业循环模式。以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奶牛饲养系统和沼气发酵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施肥为对照模式(CK),设置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农田循环模式、沼液还田的农沼循环模式和有机肥还田的农牧循环模式3种循环模式,用能值方法比较4种循环系统的能值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净能值产出率(EYR)都大于1,农田、农沼和农牧循环模式的EYR分别是对照模式的1.13倍、54.22%和50.2%,农田、农沼和农牧循环模式的能值投资率(EIR)分别是对照模式的80.88%、4.25倍和5.85倍,农田、农沼和农牧循环模式的环境负载率(ELR)分别是对照模式的78.95%、3.71倍和1.76倍,农田循环模式对环境的压力最小,农沼循环模式对环境的压力较大,4种模式的ELR都在可接受范围内。农牧循环模式的产品安全性指标(EIPS)为-0.015,最接近于0,其产品安全性最高,而对照模式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种植模式中农田循环模式可持续发展能力优于对照模式,复合循环模式中农牧循环模式要优于农沼循环模式。综上所述,农牧循环模式的发展潜力最大,是最适合本地区的秸秆利用循环模式。
刘振刘玲张淑敏孙涛宁堂原李传荣李增嘉
关键词:能值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同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9
2015年
采用基质诱导呼吸法和CO2释放量法,研究了冬小麦季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常规翻耕、免耕和深松)和秸秆处理(秸秆还田和无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田土壤呼吸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主要在0~10 cm土层起作用.秸秆还田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活性,降低呼吸熵,在苗期和开花期提高土壤呼吸,而在灌浆期、腊熟期和收获期降低土壤呼吸;在相同秸秆处理条件下,深松和免耕比常规翻耕能显著降低土壤呼吸和呼吸熵,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活性.整个生育期,秸秆还田结合保护性耕作能显著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活性,降低呼吸熵,与常规翻耕无秸秆还田相比,深松秸秆还田和免耕秸秆还田0~10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平均提高了95.8%和74.3%,微生物活性提高了97.1%和74.2%.
李晓莎武宁刘玲冯宇鹏徐旭韩惠芳宁堂原李增嘉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活性土壤呼吸
秸秆覆盖与可降解地膜覆盖对大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以脱毒苍山蒲棵蒜为试材,以不覆膜栽培为对照,研究秸秆覆盖、可降解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对大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株高、干物质重、产量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大蒜素含量均表现为:普通地膜覆盖处理>可降解地膜覆盖处理>秸秆覆盖处理>不覆膜处理。从综合效应来看,可降解地膜既能促进大蒜的生长发育,又可加速农业洁净生产,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推广。
徐磊刘玲刘振孙涛张学鹏米庆华宁堂原
关键词:大蒜秸秆覆盖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碳氮储量及固碳固氮潜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在收集整理2005—2014年连续10a黄淮海平原长期定位保护性耕作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整合分析长期保护性耕作下麦—玉两熟农田表土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措施的固碳潜力和固氮潜力。结果表明,土壤碳氮储量密切相关,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10a间,不同年份不同耕作处理和有无秸秆还田各处理间土壤碳氮储量呈明显的动态变化,秸秆还田各处理的土壤碳氮储量均显著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2009年,PC(常规翻耕秸秆还田)、PZ(免耕秸秆还田)、PS(深松秸秆还田)、PH(耙耕秸秆还田)和PR(旋耕秸秆还田)的碳储量分别比AC(常规翻耕无秸秆还田)、AZ(免耕无秸秆还田)、AS(深松无秸秆还田)、AH(耙耕无秸秆还田)和AR(旋耕无秸秆还田)高6.45%,13.51%,32.52%,34.42%和37.94%,PC、PZ和PS的氮储量与AC、AZ和AS的最大差值分别为1.56t/hm2,2.50t/hm2和1.57t/hm2;各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土壤碳氮储量均显著高于常规耕作AC,PZ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和氮储量呈先低于其它处理,2009年以后高于其它处理的趋势。各处理固碳潜力由高到低依次为PZ>PS>PC>AZ>AC>AS,固氮潜力由高到低依次为PZ>PC>PS>AZ>AC>AS,秸秆还田各处理的固碳潜力和固氮潜力均显著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各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固碳潜力和固氮潜力也均显著高于常规耕作,PZ处理的固氮潜力和固氮潜力均最高,说明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提高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固氮潜力,PZ更有效。长期保护性耕作下,黄淮海平原麦—玉两熟农田表土有机碳储量、氮储量、固碳潜力和固氮潜力总体呈上升趋势,秸秆还田更有利于增加表土碳氮储量,PZ处理效果最佳。
许菁李晓莎许姣姣刘玲韩惠芳宁堂原李增嘉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储量
山东省平原县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
2015年
本研究对目前平原县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管理方式以及未来奶牛专业合作社需要改善的方面进行优先序分析,并据此提出了逐步建立并完善平原县奶牛合作社奶牛业生产体系的新方式和发展对策,旨在为如何加快奶牛业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提供借鉴。
刘振刘玲徐磊孙涛宁堂原李传荣李增嘉
关键词:奶牛专业合作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