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莎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8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0
- 2016年
- 为了解随林龄增长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选择4种不同林龄(9年生、18年生、33年生、43年生)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林下土壤的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及全氮含量总体上以43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最高;速效钾及全钾含量有随林分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磷元素则随林龄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同时,各林分土壤有效磷含量均相对偏低。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钾、全钾及全磷的含量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下降,而有效磷含量则表现出先下降后又上升的趋势,拐点在40cm左右。总体上,人工落叶松林土壤随林分年龄增加未表现出明显的退化趋势。
- 李晓莎许晴许中旗李倩茹贾彦龙庞瑞
-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
- 覆膜和氮肥用量对雨养春玉米农田甲烷吸收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研究覆膜与氮肥用量对雨养春玉米农田CH_4吸收的影响,在覆膜(FM)与不覆膜(BP)条件下分别设置了0、100、250、400 kg·hm^(-2)4个氮肥水平,共8个处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农田CH_4的吸收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同时观测影响通量变化的温度、水分以及硝铵态氮等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旱作春玉米农田是甲烷的汇,休闲期的累积吸收量占年总吸收量48%~60%,在年总吸收量中占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FM0、FM100、FM250、FM400和BP0、BP100、BP250、BP400在2014—2015年的年总吸收量分别为0.99、1.38、1.3、1.37 CH_4-C kg·hm^(-2)和1.43、1.77、1.68、1.56 CH_4-C kg·hm^(-2),地膜覆盖和施氮量的增加均未显著改变雨养春玉米农田对CH_4的吸收量;雨养春玉米农田土壤CH_4的吸收速率与0、10 cm土层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孔隙含水量(WFPS)、NH4+-N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不覆膜条件下与NO3--N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 李晓莎岳善超李世清刘建粲
- 关键词:覆膜氮肥CH4雨养
-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碳氮含量及高油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4年
- 设置4种秸秆还田方式(沼液还田、有机肥还田、秸秆粉碎还田和常规施肥),以常规玉米郑单958为对照,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高油玉米5580田土壤碳氮含量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秸秆还田方式下高油玉米5580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微生物碳氮含量均大于常规玉米郑单958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变化与玉米生育进度保持一致,均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4种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碳氮含量贡献为秸秆粉碎还田>有机肥还田>沼液还田>常规施肥,而对它们间关系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则为有机肥还田>秸秆粉碎还田>沼液还田>常规施肥。结果表明,种植用于饲用途径高油玉米利于土壤碳氮的积累,秸秆经过不同处理还田后对玉米均有增产效果,尤其有机肥还田增产效果显著(高油5580增产9.25%,郑单958增产27.43%)。可见,土壤碳氮及产量的变化不仅受秸秆还田方式的影响,玉米用途对其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 刘玲刘振杨贵运李晓莎韩惠芳宁堂原李增嘉商艳丽马俊然
- 关键词:土壤碳土壤氮
- 不同耕作方式下麦田根系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
- [研究背景]土壤呼吸是表征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的重要生物学指标,是土壤中出现生命活动的标志之一,反映了土壤生物活性和物质代谢的强度。以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对耕作措施、呼吸组分、土壤质量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预测未...
- 许姣姣许菁李晓莎冯倩倩张亚运韩惠芳宁堂原李增嘉
- 关键词:耕作方式冬小麦土壤呼吸根系呼吸
-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碳氮储量及固碳固氮潜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在收集整理2005—2014年连续10a黄淮海平原长期定位保护性耕作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整合分析长期保护性耕作下麦—玉两熟农田表土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变化特征及不同耕作措施的固碳潜力和固氮潜力。结果表明,土壤碳氮储量密切相关,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10a间,不同年份不同耕作处理和有无秸秆还田各处理间土壤碳氮储量呈明显的动态变化,秸秆还田各处理的土壤碳氮储量均显著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2009年,PC(常规翻耕秸秆还田)、PZ(免耕秸秆还田)、PS(深松秸秆还田)、PH(耙耕秸秆还田)和PR(旋耕秸秆还田)的碳储量分别比AC(常规翻耕无秸秆还田)、AZ(免耕无秸秆还田)、AS(深松无秸秆还田)、AH(耙耕无秸秆还田)和AR(旋耕无秸秆还田)高6.45%,13.51%,32.52%,34.42%和37.94%,PC、PZ和PS的氮储量与AC、AZ和AS的最大差值分别为1.56t/hm2,2.50t/hm2和1.57t/hm2;各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土壤碳氮储量均显著高于常规耕作AC,PZ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和氮储量呈先低于其它处理,2009年以后高于其它处理的趋势。各处理固碳潜力由高到低依次为PZ>PS>PC>AZ>AC>AS,固氮潜力由高到低依次为PZ>PC>PS>AZ>AC>AS,秸秆还田各处理的固碳潜力和固氮潜力均显著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各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固碳潜力和固氮潜力也均显著高于常规耕作,PZ处理的固氮潜力和固氮潜力均最高,说明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提高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固氮潜力,PZ更有效。长期保护性耕作下,黄淮海平原麦—玉两熟农田表土有机碳储量、氮储量、固碳潜力和固氮潜力总体呈上升趋势,秸秆还田更有利于增加表土碳氮储量,PZ处理效果最佳。
- 许菁李晓莎许姣姣刘玲韩惠芳宁堂原李增嘉
-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储量
- 不同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5
- 2015年
- 采用基质诱导呼吸法和CO2释放量法,研究了冬小麦季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常规翻耕、免耕和深松)和秸秆处理(秸秆还田和无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田土壤呼吸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主要在0~10 cm土层起作用.秸秆还田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活性,降低呼吸熵,在苗期和开花期提高土壤呼吸,而在灌浆期、腊熟期和收获期降低土壤呼吸;在相同秸秆处理条件下,深松和免耕比常规翻耕能显著降低土壤呼吸和呼吸熵,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活性.整个生育期,秸秆还田结合保护性耕作能显著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活性,降低呼吸熵,与常规翻耕无秸秆还田相比,深松秸秆还田和免耕秸秆还田0~10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平均提高了95.8%和74.3%,微生物活性提高了97.1%和74.2%.
- 李晓莎武宁刘玲冯宇鹏徐旭韩惠芳宁堂原李增嘉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活性土壤呼吸
- 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特性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本研究于2013年和2014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基于12年长期定位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农田(始于2002年),系统探讨了秸秆处理(秸秆还田P和无秸秆还田A)和冬小麦季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常规翻耕C、免耕N、深松...
- 李晓莎
- 关键词:夏玉米秸秆还田微生物特性有机碳组分
- 地膜覆盖对农田N_2O排放影响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16年
- 地膜覆盖通过改善土壤环境,进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农田土壤N_2O的产生与释放。综述了地膜覆盖对农田N_2O排放影响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李晓莎岳善超李世清
- 关键词:地膜覆盖N2O小麦棉花大豆
- 河北省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的生物量被引量:11
- 2016年
- 为了解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及生物量大小,给该地区樟子松林的经营及生态功能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了该地区樟子松生物量模型,并对樟子松林生物量的大小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优模型形式均为CAR类型,且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分别为W_干=0.026 8 D^(2.643 6)、W_枝=0.061 2 D^(1.862 7)、W_叶=0.112 4 D^(1.542 9)、W_果=0.000 04 D^(3.311)和W_整=0.093 D^(2.342 9);I地位级樟子松平均单株生物量明显高于II地位级,但林分总生物量则相反;与其他分布地区相比,该地区樟子松林生物量处于较高水平;樟子松生物量分配由高到低依次为干、枝、叶、果,其所占比重分别为50.87%~80.66%、10.76%~23.54%、7.31%~24.28%和0.34%~1.25%;树干生物量所占比重随林分年龄及胸径的增加而增加,枝和叶所占比例则随林分年龄和胸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 李晓莎楚聪颖许中旗梅琳张岩吴强程顺崔同祥
-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生物量模型生物量分配
- 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光合特性及周年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4
- 2017年
- 【目的】作物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转运及周年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地区选择适宜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黄淮海地区2003~2014年连续12年定位试验为平台,在秸秆还田前提下,试验设4种耕作方式:传统翻耕(PC)为对照、免耕(PZ)、深松(PS)和旋耕(PR)。对2014~2015季冬小麦和2015季夏玉米各项光合参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光合特性和周年产量影响显著,免耕、深松和旋耕处理的光合特性和周年产量均优于对照传统翻耕,依次为PS>PZ>PR>PC。PZ、PS和PR耕作方式显著提高了生育后期冬小麦和夏玉米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其中冬小麦灌浆后期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97.0%、121.1%和71.4%,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57.6%、71.6%和51.2%;夏玉米灌浆期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23.6%、28.1%和10.4%,光合速率分别提高18.6%、26.5%和19.2%,延缓了叶片衰老,使光合作用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PZ、PS和PR处理冬小麦花后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达65.3%、67.8%和65.0%,夏玉米为66.3%、70.6%和63.4%,而对照处理(PC)冬小麦和夏玉米的贡献率仅为59.3%和60.9%。PZ和PS处理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PC处理,穗数显著低于PC和PR。PZ、PS和PR可显著提高周年产量,分别提高15.4%、18.2%和11.0%。【结论】在黄淮海地区,采用长期秸秆还田下免耕、深松和旋耕均可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胞间CO_2利用能力,降低非气孔限制,增强花后干物质积累能力,增加花后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协调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提高单季和周年产量,其中深松效果最佳,免耕次之。
- 许菁贺贞昆冯倩倩张亚运李晓莎许姣姣林祥韩惠芳宁堂原李增嘉
- 关键词:耕作方式冬小麦夏玉米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