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金花

作品数:27 被引量:244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制权
  • 6篇控制权
  • 4篇董事
  • 4篇章程
  • 4篇社会责任
  • 4篇企业
  • 4篇金融
  • 4篇公司章程
  • 3篇董事会
  • 3篇上市公司
  • 3篇投资者
  • 3篇投资者保护
  • 3篇科技金融
  • 3篇股东
  • 3篇防御
  • 3篇并购
  • 2篇董事会制
  • 2篇董事会制度
  • 2篇披露
  • 2篇违规

机构

  • 20篇广东工业大学
  • 15篇中山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悉尼科技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德岛大学
  • 1篇广东财经大学
  • 1篇广州卫生职业...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25篇许金花
  • 9篇李善民
  • 4篇张东
  • 3篇曾燕
  • 3篇陈玉罡
  • 2篇王凯
  • 2篇黄灿
  • 2篇戴媛媛
  • 1篇顾小龙
  • 1篇武立东
  • 1篇王彩萍
  • 1篇张夏青
  • 1篇范合君
  • 1篇陈勋
  • 1篇张霖琳
  • 1篇林秉旋

传媒

  • 4篇管理科学学报
  • 3篇中国市场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管理学报
  • 3篇财会月刊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财经论丛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南方金融
  • 1篇管理科学
  • 1篇管理评论
  • 1篇产经评论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德国科技金融结合机制研究被引量:30
2014年
本文以银行主导模式的典型代表日本、德国为例,分别从政府的扶持政策、直接融资市场(风险投资市场、资本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信用担保)三个方面对其科技金融模式进行研究。结论表明,日本、德国这种银行主导的融资模式,在强化间接融资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整合了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减少了金融机构与科技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效地激发了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总体而言,这种银行主导科技金融的模式对于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有效的。
黄灿许金花
关键词:科技金融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法课程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4年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传统会计专业培养模式亟须改革,以便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文章阐述了数字经济对税收征管和税收筹划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当前高校税法课程的基本情况,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师资、教学质量等角度出发,总结出有效推进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了数字税务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培养新时代税务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依据。
李晓霞彭伊婷许金花
关键词:数字经济税法
反收购强度与公司控制权防御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反收购强度对公司控制权防御的影响与最优反收购强度的选择,并将大股东掏空行为纳入分析框架.首先,在三种不同的反收购决策权归属的情况下,分别考察目标公司的中小股东,代表大股东利益的管理层以及潜在主并企业的三方博弈行为.其次,构建了反收购强度如何影响公司控制权防御的理论模型.最后进行了数值分析,综合阐述了反收购强度对潜在主并企业的出价及目标公司并购概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除开传统文献中提出的谈判收益假说与管理层堑壕假说,反收购条款的控制权防御作用同时也受到目标公司反收购决策主体的影响.2)在三种不同的反收购决策权归属的情况下,主并企业的最优出价均随着反收购强度增加而升高,且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高,最优出价也将会进一步提升.3)反收购强度和反收购决策权的归属是影响并购概率的两种重要因素,当明确反收购归属权时,并购概率随着反收购强度的加强而下降;当目标公司改变反收购归属权时,即使反收购强度增大,并购概率也可能会上升.
许金花曾燕康俊卿
关键词:反收购决策权
专业背景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监督功能被引量:27
2016年
利用来自2004—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从业经历不同的专业背景独立董事对控股股东掏空问题的监督功能。研究结果表明:(1)与非实务界会计背景独立董事相比,实务界会计背景独立董事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具有更强的事前与事中监督功能。对于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而言,其事前与事中监督功能并不因工作经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2)与非实务界会计背景独立董事相比,实务界会计背景独立董事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具有更强的事后监督功能。(3)制度环境的外部治理机制与实务界会计背景独立董事治理之间是替代关系,而法律背景独立董事的事前与事中监督功能与外部治理机制之间为互补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以及独立董事自身如何更好地发挥监督功能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王凯武立东许金花
关键词:独立董事合法性会计法律
控股股东私利行为与债权人保护——以怡亚通终止股份回购事件为例
2024年
以2018年华润信托等机构持较低比例债券叫停怡亚通股份回购事件为例,探讨股份回购诱发的股东与债权人冲突,分析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和化解冲突的超额权力。研究发现:首先,集中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可能使股份回购异化为私利行为,即控股股东利用回购转移风险,引发股东与债权人冲突;其次,制度环境、债券契约设计和机构投资者身份是影响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最后,债权人因组织间非对称性依赖形成的超额权力能够帮助化解冲突。本文最终建构股东—债权人冲突下的债权人保护理论框架,不仅扩展了回购背后股东与债权人冲突的相关研究文献,也从组织间依赖视角丰富了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为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启示。
李旎吴锦隆许金花左静璇
关键词:股份回购债权人保护
家族涉入、制度环境与企业自愿性社会责任——基于第十次全国私营企业调查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5
2018年
民营企业普遍以家族所有的形式存在,家族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家族企业的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和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出发,强调家族涉入保存社会情感财富的特殊动机。基于第十次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家族涉入对企业自愿性社会责任行为及履责意愿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家族涉入对企业慈善捐赠、环境治理这两种自愿性的社会责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2)家族涉入与企业慈善捐赠、环境治理这两种自愿性社会责任的履责意愿显著负相关。(3)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环境是影响家族自愿性社会责任表现的关键宏观因素,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下,家族涉入对企业自愿性社会责任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强,而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责意愿的负向影响会减弱。
许金花李善民张东
关键词:家族涉入环境治理制度环境
社会责任披露能抑制上市公司信息违规吗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从非财务信息披露视角系统分析并检验社会责任披露的微观治理功能。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披露对信息违规尤其是信息披露违规具有明显的治理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第一,企业披露详细的社会责任信息可以降低信息不透明度以及提高企业声誉,从而减少信息披露违规,表明社会责任披露具有信息沟通效应和声誉监督效应;第二,在非国有企业和外部制度环境较好的企业中,社会责任披露的违规治理效应更强。本文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非财务信息披露在治理上市公司信息违规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为监管机构治理和防范上市公司信息违规提供了思路。
许金花商丽霞袁雪莹
关键词:社会责任披露信息披露违规
“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并购绩效研究--以中国核电收购中核汇能为例
2025年
“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加速了我国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引导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全球竞争力。文章基于中国核电收购中核汇能这一案例,深入分析其并购绩效,为企业进行绿色并购和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带来借鉴和启示。
李文俊唐佳娜许金花
关键词:并购绩效
社会责任、股东资源与创始人实际控制权被引量:4
2019年
以雷士照明为研究对象.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创始人控制权获取和维持的影响,搭建并验证了社会责任对控制权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股东资源“总量”是控制权最终归属的决定因素;履行社会责任能够维持创始人控制权的稳定,并且能够在控制权之争中帮助创始人获取控制权;社会资本在社会责任与控制权的关系中起“桥梁”作用;社会责任对控制权的影响机制同时受到制度因素的制约,并随着制度因素的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许金花戴媛媛李善民
关键词:社会责任实际控制权
董事会资本、分层董事会条款与公司风险承担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聚焦中国资本市场上保护管理者控制权的重要手段——分层董事会条款设立,基于资源观和代理观,从该条款设立的影响因素和后果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分析。首先,指出董事会资本是影响分层董事会条款设立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公司风险承担的研究情境下,探讨了分层董事会条款设立之后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手工搜集的上市公司分层董事会条款数据,实证检验了分层董事会条款设立影响因素和后果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发现:董事会资本越丰裕,上市公司越可能设立分层董事会条款;分层董事会条款的设立会阻碍董事将其资本应用于公司风险承担。
王凯范合君薛坤坤许金花
关键词:董事会资本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