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祥

作品数:32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疗效
  • 7篇肝硬化
  • 4篇预后
  • 4篇食管
  • 4篇利巴韦林
  • 4篇联合利巴韦林
  • 4篇联合利巴韦林...
  • 4篇慢性
  • 4篇溃疡
  • 4篇干扰素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普通干扰素
  • 3篇胃食管
  • 3篇腺炎
  • 3篇流病
  • 3篇近期疗效
  • 3篇反流
  • 3篇干扰素联合利...
  • 3篇干扰素联合利...

机构

  • 32篇南阳市第二人...

作者

  • 32篇王学祥
  • 12篇刘新群
  • 7篇王正茂
  • 5篇雷鸽
  • 3篇范筱
  • 3篇索明果
  • 3篇高俊
  • 1篇周延平
  • 1篇王风永
  • 1篇白雪梅
  • 1篇李新满
  • 1篇张要盛
  • 1篇李相芬
  • 1篇王喆
  • 1篇陈晓旭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实用糖尿病杂...
  • 2篇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6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肝近期疗效的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5例(包含2例复治病例、2例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的临床资料。应用普通干扰素(长海扶康)500万U(1例病例用300万U),肌内注射,隔日一次,持续3个月;利巴韦林500mg,2次/d。记录治疗前、中、后血化生化指标及HCV-RNA的变化。结果 35例均安全完成治疗,其中有94.3%(33/35)、5.7%(2/35)、0%(0/35)的患者表现为完全应答、部分应答、无应答。结论普通干扰素(长海扶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显著,对复治病例仍有效。
索明果刘新群王学祥王正茂
关键词:普通干扰素利巴韦林丙型肝炎
脑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高危因素以及对中枢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高危因素以及对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患者中51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设为研究组,49例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同时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滴注,观察28 d.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高危影响因素,治疗前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评估两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况,统计治疗7 d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肺炎发生率及治疗28 d内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有饮酒史、吸烟史、消化道病史及出血性脑卒中、大面积脑梗死、丘脑出血、重度脑卒中患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前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7 d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肺炎发生率及28 d内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脑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众多,患者治疗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较差,且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针对危险因素予以抑酸及胃黏膜保护剂等对症支持治疗,可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王学祥李新满王正茂高俊王玲
关键词:脑卒中上消化道出血预后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4小时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与食管动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采用24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24h 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pH,24h MII-pH)监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特点,探讨其反流特点与食管动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于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88例,根据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HRM)结果中食管是否存在异常蠕动,将患者分为动力正常组96例和动力异常组92例。采用36通道电极导管和固态HRM系统检测食管动力;采用MII-pH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24h MII-pH监测,记录酸反流、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液体反流、气体反流、气液混合反流次数及近端(酸、弱酸、非酸)反流百分比、反流时间百分比、Demeester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食管动力异常的因素。结果动力正常组与动力异常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反流症状评分、液体反流次数、气体反流次数、近端酸反流百分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力异常组反流时间百分比、Demeester评分、酸反流次数高于动力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力异常组弱酸反流次数、非酸反流次数、气液混合反流次数、近端弱酸反流百分比、近端非酸反流百分比低于动力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Demeester评分、酸反流次数是影响食管动力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特点与食管动力异常具有密切的联系,且动力异常患者以酸反流为主,动力正常患者以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气液混合反流为主。
雷鸽刘新群范筱王学祥
关键词:食管动力
益气和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分析益气和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肠功能、炎症介质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122例CAG患者资料,按1∶1配对原则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和观察组(益气和胃胶囊+奥美拉唑治疗),每组各6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病理评分、胃肠功能指标[胃动素(MTL)、表皮生长因子(EGF)、胃泌素(GAS)]、血清炎症介质[白介素(IL-6、IL-33)、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16%(55/61)高于对照组75.41%(46/61)(P<0.05),萎缩、慢性炎症、活动性评分及中医证候主症、次症、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GAS均降低,MTL、EGF均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33、TNF-α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CAG患者采用益气和胃胶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功能。
王正李宁周先炎王学祥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益气和胃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胃肠功能白介素-33
膈下逐瘀汤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膈下逐瘀汤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59例采用膈下逐瘀汤+常规西药治疗的作为观察组,依据配对原则1∶1选取59例以常规西药治疗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胆囊功能、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96.61%)高于对照组(8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囊收缩功能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治疗可减轻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胆囊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王正李宁周先炎王学祥
关键词:膈下逐瘀汤慢性胆囊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道功能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诊治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影像学技术可提高门静脉血栓诊断的准确率。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1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35.5±2.4)d;12例非手术治疗,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1年内死亡7例,死亡率为28.0%。结论影像学技术用于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诊断,可取的较高准确率。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王学祥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手术治疗影像学技术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6年
刘新群李相芬王学祥白雪梅张要盛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h pH-阻抗监测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意义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多通道pH-阻抗监测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食管基线阻抗(baseline impedance,BI)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到本院就诊具有典型GERD症状的患者150例,其中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38例(RE组)、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68例(NERD组),功能性烧心(functional heartburn,FH)44例(FH组)。研究对象均行常规胃镜检查、24 h食管pH-阻抗监测和PPI试验,分别分析3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上方3、5、7、9、15、17 cm处(a5通道、a4通道、a3通道、a2通道、a1通道)BI值,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RE组、NERD组远端收缩积分(distal contractile integral,DCI)和收缩前沿速度(contractile front velocity,CFV)均显著低于FH组(P<0.05);FH组5个通道食管BI值均显著高于NERD组和RE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ERD组和FH组a5通道食管BI最佳截断值为2 416Ω,曲线下面积为0.92,灵敏度为79.8%(95%CI:0.40~0.87),特异度为93.1%(95%CI:0.48~0.94),阳性预测值为98.3%(95%CI:0.52~0.99),阴性预测值为48.2%(95%CI:0.53~0.90)。NERD组[9.40%(4.46%~25.70%)]和RE组[10.60%(4.71%~24.29%)]食管酸暴露时间(acid exposure time,AET)均显著高于FH组[1.06%(0.20%~2.16%),P<0.05],NERD组AET显著低于RE组(P<0.05);NERD组和RE组BI值均与AET呈负相关(r=-0.651、-0.542,P<0.05)。FH组BI值与AET无相关性(r=-0.402,P=0.240)。结论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联合食管24 h多通道pH-阻抗监测结果提示食管远端的BI值2 416Ω可作为鉴别NERD和FH的最佳截断值,食管酸暴露程度与GERD患者食管BI值降低有关。
雷鸽刘新群范筱王学祥
关键词:食管测压胃食管
COX-2在胃溃疡与胃癌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COX-2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非感染胃溃疡与胃癌的表达。[方法]选择胃病患者共285例,分为胃溃疡患者(胃溃疡组)200例(病理分型:肠上皮化生96例和异型增生10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85例;以正常胃黏膜者50例为对照组。根据胃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受试者胃黏膜中COX-2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各病理分型及Hp感染与非感染者COX-2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COX-2蛋白在胃溃疡组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及胃癌组癌细胞中均有表达,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不表达。胃溃疡组和胃癌组的COX-2阳性表达均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COX-2阳性表达强于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异型增生者COX-2阳性表达强于肠上皮化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Hp阳性COX-2阳性表达强于胃溃疡组Hp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Hp阴性者COX-2阳性表达强于胃溃疡组Hp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和胃癌组中Hp阳性者COX-2阳性表达均强于Hp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会促进胃溃疡COX-2的表达,Hp感染和COX-2过度表达会使胃溃疡患者癌变的概率大大增加。
雷鸽刘新群王学祥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环氧合酶-2胃溃疡
甲泼尼龙在胰腺炎早期临床应用观察
2016年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在胰腺炎早期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6例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胰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将106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应用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早期应用甲泼尼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1/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42/53),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胰腺炎患者采用甲泼尼龙早期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王学祥
关键词:胰腺炎甲泼尼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