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明
-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地理分析的北京城市限建区划分析及其规划支持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北京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出现了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的情况.本文运用地理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城市规划理论和限建导则的限建区划地图模型,并进行了限建要素分析,限建单元导则制定,限建分区的划分等分析规划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信息技术,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设计实现了北京城市限建区划与决策支持应用系统,为限建区规划提供查询、分析及科学计算支持.实践表明,将地理分析运用到城市规划当中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
- 刘一明胡卓玮
- 基于Geodatabase模型的扶贫开发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5
- 2014年
- 针对贫困地区特点及扶贫开发中面临的新挑战,围绕贫困识别、贫困监测、扶贫成效评估、资源优化配置等扶贫开发核心业务,归纳出扶贫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结合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建立包含遥感影像、基础地理数据、贫困人口、社会经济、生态与资源环境等多个维度空间数据库,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并对数据库的有效性进行了测试应用。实践证明,该数据库可以为贫困识别、贫困现状监测、扶贫效果评估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新时期扶贫开发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 刘一明胡卓玮赵文吉王志恒
- 关键词:扶贫开发GEODATABASE模型空间数据库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区域贫困空间特征研究——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区为例被引量:40
- 2015年
- 随着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本文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区县级行政区划为例,从自然和社会因素中选取主要贫困影响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和BP神经网络,模拟区域自然致贫指数、社会经济消贫指数,分析贫困的内在成因,探究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旨在为扶贫开发政策的制定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辅助决策。结果表明,研究区自然因素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而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作用。大部分县的自然致贫程度在中等以上,其中,铜仁、湘西地区程度较为严重,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不高,缓解贫困的能力不强;黔江地区、张家界地区的贫困程度较低,铜仁地区和湘西地区的贫困程度较高。各县的贫困状况和贫困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古丈、龙川,务川、正安,隆回、新化及道通、城步共同构成武陵山片区"大分散、小聚集"的贫困分布格局。今后的扶贫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然致贫因素,深入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协作。
- 刘一明胡卓玮赵文吉王志恒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贫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