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内隐和外显测量对利他行为的预测:来自IAT和BIAT的证据被引量:6
- 2018年
- 利他行为是指人们自愿付出一定代价做出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该研究以联结性-推理性评价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内隐和外显测量对利他行为的预测效度,研究以193名大学生为被试,将4种内隐利他测量方法和1种外显利他测量方法相结合,以自发性水平不同的3种利他行为为结果变量。结果发现,IAT和BIAT的信度和效度较好,BIAT尤其值得采用。内隐利他自我概念测量能有效地预测真实情境中自发性较高的捐助行为,外显测量则预测了意识控制下自我报告的利他行为。结果表明,只有内隐利他自我概念测量能预测真实情境中快速发生的利他行为。其作用是外显利他测量和内隐利他态度测量所不能代替的。
- 吴睿郭庆科李芳
- 关键词:内隐测量外显测量利他行为预测效度
- 内隐利他态度和自我概念测量的预测效度
- 关于内隐测量与外显行为的关系,有两个解释性的理论模型:双重分离模型和加性模型。本研究采用SC-IAT和EAST两种测量方法对这两个模型进行检验。随机选取187名被试,采用外显方法(自陈量表)和内隐方法(SC-IAT、EA...
- 吴睿郭庆科
- 关键词:预测效度
- 文献传递
- 群体偏好与年级对小学生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采用独裁者博弈(DG)探讨了群体偏好对不同年级小学生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研究1对450名小学生利他惩罚行为的年级发展特点进行了测查。研究2以168名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在独裁者博弈中与独裁者的关系、性别与年级对小学生(第三方)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研究3以180名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在独裁者博弈中与接受者的关系、性别与年级对小学生(第三方)利他惩罚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利他惩罚行为在1至3年级之间有显著增长,3至5年级之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2)3年级小学生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群体偏好。(3)利他惩罚行为的性别差异不明显,与女生比男生更利他的预期相左。结论:小学生至少在6岁就已经出现了利他惩罚行为且逐渐表现出群体偏好;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中可能存在"3年级现象";女生可能更愿意通过非惩罚的方式达成公平。
- 郭庆科徐萍吴睿胡姗姗
- 压抑者的外显和内隐情绪记忆偏向
- 2014年
- 从300名高中生中筛选出压抑组和非压抑组各32名为被试,采用加工分离范式测查被试对积极、消极和中性情绪词的外显和内隐记忆成绩。结果发现:无论在外显和内隐情绪记忆中,压抑组对消极情绪词记忆成绩均显著低于积极词和中性词的成绩。即压抑者存在外显和内隐情绪记忆回避偏向,实验结果支持压抑者警戒——回避理论。
- 吴睿郭庆科李芳
- 关键词:内隐记忆外显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