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鸣 作品数:20 被引量:71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桂枝茯苓组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桂枝茯苓组方治疗疾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方法从BATMAN-TCM数据库提取桂枝、茯苓、牡丹皮、白芍、桃仁的化学成分,以Score≥48和P≤0.05筛选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分析靶点富集的信号通路与疾病,构建药材-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分析桂枝茯苓组方治疗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结果获得虫草素、苯乙烯、茯苓酸、肉桂醛、肉桂酸等活性成分以及ADORA1、ADORA2A、HTR1B、CHRM2、CHRM4等核心靶点。主要治疗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三类疾病,包括疼痛、偏头痛、高血压、心脏衰竭、心率失常、前列腺增生症、勃起功能障碍、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另外发现该组方具有治疗抑郁症、精神分裂、酒精依赖、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依赖等疾病的潜在疗效。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桂枝茯苓组方的多成分、多靶点药理学机制,为该组方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杨书彬 裴晨晨 师伟 王信 李娜 曹广尚 张海鸣 聂颖兰 孙健关键词:药理机制 硅肥、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对川芎生长、土壤和药材中镉含量及药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从土壤和植物入手,探讨硅肥、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对川芎生长、土壤和药材中镉含量及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川芎试验地划分为CK组和5个处理组,各处理组定期进行相应施肥处理。测定各组川芎生长周期中川芎根茎及土壤镉含量,计算川芎根茎对镉的富集系数。收获期测定各组川芎生长指标(株高、根茎鲜重和干重)及根茎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硅肥、微生物菌剂、有机肥以及混合肥对川芎的株高、根茎鲜重和干重生长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处理前相比,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和川芎根茎镉含量,其中混合肥降低土壤镉效果最佳,降镉幅度为56.52%,高剂量硅肥对根茎降镉效果最佳,降镉幅度达到91.73%。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最后一次处理后采集,各处理组川芎根茎镉富集系数均降低,其中硅肥2组和和菌剂组的富集系数分别显著降低至0.236和0.313。各处理组川芎样品中阿魏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有机肥和硅肥2组阿魏酸的含量分别达到0.2556%和0.2113%,分别是对照组的2.0倍和1.7倍。结论施用硅肥、微生物菌剂、有机肥以及混合肥均能促进川芎生长的同时,降低川芎根茎及土壤中镉含量,并提升川芎药材中阿魏酸的含量。高浓度的硅肥和微生物菌剂能降低川芎对镉的吸收富集。 张海鸣 彭娟 聂颖兰 孙健 丁姗姗 孙国利 范斌关键词:硅肥 微生物菌剂 有机肥 川芎 基于HPLC-Q-TOF-MS技术的姜半夏及其伪品姜水半夏的鉴别研究 2024年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姜半夏和姜水半夏的鉴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_(18)(2.1×150 mm,2.7μm)色谱柱,以甲醇-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0.3 mL/min流速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化源、QTOF作为检测器,正离子模式检测。Profinder软件进行特征化合物提取。将Profinder软件导出的数据以PFA格式导入安捷伦代谢组学统计分析软件(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MPP)。通过MPP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查找姜半夏和姜水半夏之间有显著性变化的化合物,以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姜半夏真伪鉴别预测模型,预测样品的掺伪。结果筛选得到姜水半夏特有化合物237个,姜半夏特有化合物242个。建立了姜半夏真伪鉴别模型,在掺入一定比例姜水半夏时,模型能预测样品偏离,具有一定的预测性。结论该方法可为判别姜半夏的掺伪提供参考依据。 刘宏 彭娟 袁芳淼 邹洪平 张海鸣 范斌关键词:姜半夏 UPLC-Q-TOF-MS E整合网络药理学研究丹栀逍遥方入血成分及其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2023年 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 E),对丹栀逍遥方在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复方提取物、给药后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成分,从大鼠血清中发现入血成分共49个,其中首次在血清中发现的有6-羟基香豆素、茯苓新酸F、去氧甘草内酯、30-降常春藤皂苷元、kanzonol R、3′,6′-di-O-galloylpaeoniflorin、16α-hydroxytrametenolic acid、16-deoxyporicoic acid B、3-O-acetyl-16α-hydroxytrametenolic acid、16α,25-dihydroxydehydroeburiconic acid。并通过悬尾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分析,证实该方剂具有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作用,进一步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MAPK1、HRAS、AKT1、EGFR、ESR1等53个核心靶点,参与PI3K-AKT、AMPK、VEGFA、MAPK、HIF-1等165条信号通路。综合显示,丹栀逍遥方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潜在作用与加快炎症修复、改善神经可塑性、影响神经递质、调节雌激素水平、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等作用机制有关。 李孟莹 刘子维 栗俞程 权建野 聂颖兰 张海鸣 张美玉 练晓梅 杨丽 胡文青 孙健关键词:入血成分 围绝经期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HPLC-MS/MS同时测定心脑静片中5个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 2023年 目的:建立HPLC-MS/MS同时测定心脑静片中黄柏碱、异去氢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钩藤碱和钩藤碱5个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 1.7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质谱采用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5个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均>0.999 5;平均回收率(n=6)在93.4%~104.0%,RSD在1.2%~3.2%。2个厂家14批样品中黄柏碱、异去氢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钩藤碱和钩藤碱的含量分别为218.08~716.22、3.24~64.47、6.65~207.74、1.47~39.68、3.87~98.89μg·g^(-1)。不同厂家样品中黄柏碱的测定结果较为接近,而异去氢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钩藤碱、钩藤碱的含量测定结果差异较大。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心脑静片相关药味的质量控制。 何风艳 郭日新 武营雪 张海鸣 戴忠关键词:黄柏碱 异钩藤碱 钩藤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HPLC-MS/MS法同时测定心脑静片中10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建立HPLC-MS/MS同时测定心脑静片中10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50mm×2.1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μL;质谱采用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0个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均>0.9990;平均回收率(n=6)在94.9%~107.9%,RSD在0.9%~3.4%。2个厂家14批样品中绿原酸、龙胆苦苷、甘草苷、甘草酸、芦丁、迷迭香酸、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喜果苷的含量分别为0.49~1.24、1.75~4.14、0.06~0.13、0.19~0.48、24.53~35.55、0.56~1.17、6.31~10.22、0.96~2.89、0.48~1.28、0.03~0.08mg·g^(-1)。除喜果苷外,不同厂家样品中其他9个成分的测定结果较为接近。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心脑静片的质量控制。 何风艳 周亚楠 戴忠 张海鸣 马双成关键词:龙胆苦苷 甘草苷 迷迭香酸 汉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基于LC-Q-TOF的姜半夏中掺伪姜水半夏的鉴定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LC‑Q‑TOF的姜半夏中掺伪姜水半夏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供试品溶液制备;(2)提取供试品的化合物分子特征;(3)供试品特征化合物分析及建模;(4)待测样品溶液制备;(5)待测样品特征化合物... 张海鸣 袁芳淼 范斌 刘宏 彭娟 邹洪平 孙健 闫寒平贝母水煎液化学成分的LC-MS^n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为深入研究平贝母水煎液内的化学成分,采用水煎煮法对平贝母鳞茎进行提取,运用液相色谱-离子肼质谱联用仪(LC-MS^n)建立一种方法对平贝母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通过LC-MS^n联用技术判定平贝母水煎液内成分,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C_(18)色谱柱(2.1 mm×50 mm 1.8μm),乙腈-0.1%氨水梯度洗脱模式,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平贝母水煎液内成分和对照品之间的总离子流图、多级质谱图、质谱碎片信息进行对比以及成分标准质谱裂解规律测定平贝母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平贝母水煎液中共分离出22个峰,鉴别出19个生物碱成分,发现3个未知生物碱成分。结论:实验结果表明,LC-MS^n方法适用于平贝母中生物碱成分的常规分析,可进一步提高对平贝母药效物质基础的认识,为平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质量控制建立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佟晓琳 聂颖兰 马琰岩 彭娟 张海鸣 闫寒 范斌 孙健关键词:平贝母 液质联用 化学成分 大建中汤制备工艺中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优选大建中汤中干姜、蜀椒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β-CD)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法,以挥发油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挥发油包合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条件;并采用GC-MS技术对包合前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入10倍量水,浸泡0.5h,提取8h;包合最佳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挥发油与β-CD的投料比l:10,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3h;经GC-MS分析,包合前后挥发油主要成分基本一致。结论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工艺出油率较高,包合工艺稳定、简单、可行,为经典名方大建中汤的新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张海鸣 鲁丽宽 彭娟 闫明 范斌关键词:大建中汤 挥发油 Β-环糊精 气质联用 橘红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优选橘红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率为考察指标,优选β-环糊精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浸泡30min,提取8h;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用量比为1∶10,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2h。结论:优选的橘红挥发油提取工艺提油率较高,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张海鸣 范斌 费超 闫明 彭娟 聂颖兰 闫寒关键词:橘红 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工艺 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