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君 作品数:16 被引量:119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肢体远隔缺血适应对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及血清亚硝酸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适应(RIC)对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及亚硝酸盐(Nitrit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7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2:1对照原则分为肢体RIC组50例和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术后1 h ST段回落率(STR)的差异,PCI术前及术后血清Nitrite水平的变化,分析肢体RIC组术后Nitrite与CTFC的相关性。结果肢体RIC组CTFC显著低于对照组[(18.12±6.4)帧比(26.04±8.55)帧,P<0.001],而STR≥70%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比64%,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肢体RIC组患者Nitrite水平术后显著大于术前[(16.22±4.96)μmol/L比(10.55±4.37)μmol/L,P<0.001],且术后Nitrit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22±4.96)μmol/L比(13.01±4.16)μmol/L,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肢体RIC组术后血清Nitrite水平与CTFC呈负相关(r=–0.447,P=0.001)。结论肢体RIC能改善成功行PCI的STEMI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增加外周血Nitrite水平参与肢体RIC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的作用。 曾凯东 谢莲娜 刘灿章 蒋梦 王丽君 魏显敬 解泽宙 王凯君关键词: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微循环 肢体远隔缺血适应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的影响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 通过观察肢体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水平影响,探讨肢体RIC对PPCI的STEMI患者的可能心肌保护机制.方法 选取连续急诊入院行PPCI的STEMI患者132例,根据梗死部位及入院顺序按1:1随机分为肢体RIC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超声心动图检测住院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ELASA检测术前及术后即刻血清SDF-1α浓度.结果 肢体RIC组住院期间LVEF高于对照组[(54.05±9.91)%比(51.44±6.65)%,P=0.03].两组术前血清SDF-1α浓度无差异[(3927.19±822.19)pg/ml比(3791.42±705.63)pg/ml,P=0.32],术后血清SDF-1α浓度均较术前增加[RIC组(4295.05±828.58)pg/ml比(3927.19±822.19)pg/ml,P<0.001;对照组(3966.88±728.40)pg/ml比(3791.42±705.63)pg/ml,P<0.001].肢体RIC组术后血清SDF-1α浓度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9.37%比4.63%,P=0.02).结论 PPCI同时行肢体RIC能改善STEMI患者住院期间的LVEF和升高血清SDF-1α浓度,血清SDF-1α可能参与肢体RIC的心脏保护作用. 蒋梦 谢莲娜 曾凯东 刘灿章 王凯君 魏显敬 解泽宙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不同年龄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22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依据年龄分为<45岁、45~59岁、60~75岁及> 75岁组,比较四组患者性别、危险因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类型、生化指标、超声参数、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临床资料,随访两年,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45岁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异常、吸烟者多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最高; 60~75岁组患者合并高血压比例最高,60~75岁及> 75岁组患者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增加。单支冠状动脉病变以<45岁组比例最高,三支病变以> 75岁组最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各组发病30天及2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60~75岁及> 75岁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增高。结论不同年龄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了解各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特点,有利于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贾圣英 谢莲娜 王凯君 姜春玲 魏显敬 解泽宙 肖兴平 栾波涛关键词:年龄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依折麦布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20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PCI术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组接受依折麦布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颈部血管状况,并评估两组不良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降低更明显,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更明显(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降低更明显,一氧化氮(NO)升高更明显(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斑块体积减小更明显,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薄更明显(均P<0.05)。联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3/6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33%(11/60),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提高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治疗效果,提高其血脂代谢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预后良好。 栾波涛 谢莲娜 王凯君 贾圣英 张天骄关键词:依折麦布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冠脉痉挛的作用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垂体后叶素(Pituitrin,pit)致大鼠冠脉痉挛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不处理),阿托伐他汀组[5 mg/(kg·d)],硝苯地平组[5 mg/(kg·d)]和联合用药组(阿托伐他汀组+硝苯地平组),灌胃15 d后,经鼠尾静脉注入Pit 1.5 U/kg,诱发冠脉痉挛。观察注射Pit前(0 s)、注射后30 s、1、3、5和7 min时间点标Ⅱ导联J点变化、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心率。结果:注射Pit后30 s阿托伐他汀组不能抑制J点压低,硝苯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能抑制J点压低(P<0.05);注射Pit后1 min时阿托伐他汀组和硝苯地平组不能抑制J点压低,联合用药组能抑制J电压低(P<0.05);3、5、7 min三组均能抑制J点压低(P>0.05)。Pit诱发冠脉痉挛后出现的心律失常,阿托伐他汀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一样(都为60%),硝苯地平较对照组低(20%),而联合组未发生心律失常(0)。各组间心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能抑制J点压低,但阿托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能更好地预防大鼠冠脉痉挛的发生,显著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苏林博 谢莲娜 王丽君 王凯君 党凤强 张一凡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痉挛 阿托伐他汀对冠脉痉挛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及RhoA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垂体后叶素致冠状动脉痉挛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及冠状动脉RhoA活性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无特殊处理)、对照组(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组(5 mg·kg^-1·d^-1)、硝苯地平组(5 mg·kg^-1·d^-1)和联合用药组(阿托伐他汀5 mg·kg^-1·d^-1+硝苯地平5 mg·kg^-1·d^-1).除正常组外,其余四组连续灌胃15d后,经鼠尾静脉注入垂体后叶素1.5 U/kg,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大鼠冠状动脉细胞膜RhoA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浆RhoA蛋白表达水平,以细胞膜RhoA与细胞浆RhoA比值表示RhoA活性,比较各组大鼠冠状动脉RhoA活性.结果 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对照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明显破坏;硝苯地平组及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联合用药组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没有明显破坏.②冠状动脉RhoA活性:与正常组相比,对照组冠状动脉RhoA活性明显升高(2.55±0.15比0.81±0.16,P<0.01);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冠状动脉RhoA活性明显减低(0.99±0.34比2.55±0.15,P<0.01),硝苯地平组冠状动脉RhoA活性未见明显改变(2.21±0.23比2.55±0.15,P=0.08),联合用药组冠状动脉RhoA活性明显减低(1.13±0.42比2.55±0.15,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能有效预防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冠状动脉痉挛,保护心肌细胞,与硝苯地平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抑制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的活性参与阿托伐他汀预防冠状动脉痉挛,保护心肌细胞. 苏林博 谢莲娜 王凯君 王丽君 党凤强 张一凡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冠脉痉挛 肢体远隔缺血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循环血微小核糖核酸-208b水平及术后心功能影响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适应(RI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患者循环血微小核糖核酸-208b(miR-208b)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01至2017-07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循环四科连续入院接受直接PCI术的STEMI患者75例,每组患者根据不同梗死部位按入院顺序2:1比例分为肢体RIC组50例(前壁20例、非前壁30例)及对照组25例(前壁10例、非前壁15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和术后48 h血清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血清miR-208b的表达量。结果:(1)对照组患者循环血miR-208b表达量术后即刻较术前明显升高(84.1±9.0 vs77.8±9.4;P=0.032)。(2)肢体RIC组循环血miR-208b表达量术后即刻较术前明显降低(71.0±9.3 vs77.4±8.8;P=0.028)。(3)肢体RIC组术前循环血miR-208b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77.8±9.4 vs 77.4±8.8;P=0.874),术后即刻肢体RIC组低于对照组(71.0±9.3 vs 84.1±9.0;P=0.021)。(4)肢体RIC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低于对照组[(135.2±18.6)U/L vs(167.7±17.2)U/L;P=0.038]。肢体RIC组CK-MB曲线下面积(AUC)小于对照组[(3 060.7±17.1)U/L vs(3 635.9±15.1) U/L;P=0.047]。(5)住院期间肢体RI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57.8±7.8)%vs (51.9±7.9)%;P=0.003]。(6)肢体RIC组患者术后血清miR-208b的表达量与CK-MB AUC呈正相关(r=0.498,P<0.001)。结论:肢体RIC降低STEMI直接PCI术患者循环血miR-208b水平,并可以改善术后心功能。 刘灿章 谢莲娜 郎明非 曾凯东 蒋梦 王丽君 解泽宙 魏显敬 王凯君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病人健康教育的相应措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21世纪,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第一杀手,居死因的首位。心血管疾病大多没有确切的原因,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到社会、文化、习俗、心理、饮食、生活及行为等诸多因素,病情呈渐进性,时好时坏,阶段发生。心血管疾病迄今尚无特效药控制疾病... 王凯君关键词:健康教育 心血管疾病 病人出院 院外康复 文献传递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1 2018年 目的:探讨和评价胺碘酮与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联合应用意义。方法:选取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的药物联合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心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达到显效标准的比率80.00%(36/45)及总有效率97.78%(44/45)均明显提高,而处于无效标准的比率2.22%(1/45)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SBP(115.26±12.49)mmHg,DBP(76.22±8.71)mmHg,HR(84.83±9.57)次/min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EF(64.72±7.54)%,E/A(1.21±0.22)水平均明显提高,而CO(4.78±0.53)L/min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动过缓,低血压,一过性心电图恶化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13.33%(6/45)未明显增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临床疗效的提升及应用安全性的保障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魏显敬 谢莲娜 王凯君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6月期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循环四科收治的60例ADH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泵注,观察组同时给予r h BNP静脉泵注,观察用药前、用药后1 h、12 h、24 h、48 h、72 h时两组患者心率、呼吸、收缩压、平均动脉压(MPAP)、心输出量(CO)、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值(MPCWP),用药前及用药72 h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1 h、12 h、24 h、48 h、72 h时心率、呼吸及收缩压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对照组用药后12 h、24 h、48 h、72 h以上指标较用药前也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 h时观察组患者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1 h、12 h、24 h、48 h、72 h时MPAP和MPCWP较用药前明显下降、CO较用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用药后12 h、24 h、48 h、72 h时MPAP和MPCWP较用药前明显下降、CO较用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 h时观察组患者的MPAP和MPCWP低于对照组,CO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后LVEF升高、BNP下降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BNP治疗AD HF能更快地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魏显敬 谢莲娜 王凯君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