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隐睾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特点
  • 1篇三维重建
  • 1篇舒适护理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质量
  • 1篇平山病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瘤
  • 1篇精原细胞瘤
  • 1篇颈椎
  • 1篇护理
  • 1篇寄生胎
  • 1篇腹腔
  • 1篇X线
  • 1篇X线计算
  • 1篇X线计算机

机构

  • 4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4篇陈海波
  • 3篇母华国
  • 3篇刘超
  • 3篇桑玲
  • 3篇陈平友
  • 2篇陈伦刚
  • 2篇王忠平
  • 1篇陈学强
  • 1篇张海波
  • 1篇汪令生
  • 1篇王开华

传媒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舒适护理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6月选择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检查成功率及图像质量优良率。结果常规护理组检查成功21例,失败9例,成功率为70.0%;舒适护理组检查成功29例,失败1例,成功率为96.7%,两组检查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06)。常规护理组中,图像质量优良率为71.4%;舒适护理组中,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6.6%,两组图像质量优良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7.607,P=0.022)。结论对CT增强检查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保证其舒适性、安全性,且能明显提高检查成功率及图像质量优良率,体现了舒适护理在CT室护理工作中的实际价值。
汪令生张海波陈海波刘超王开华
关键词:舒适护理CT增强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腹部寄生胎中的诊断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 T三维重建(3D )在腹部寄生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腹部寄生胎患者的临床及C T影像资料,15例均行64层螺旋C T平扫及三维重建。结果15例中,女性9例,男性6例,年龄1个月10天~60岁。肿块位于腹膜后8例,腹腔内7例。C T 横断面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境界清楚,内见轴骨系统、脂肪密度、软组织密度等结构,邻近组织脏器受压、移位,肠管积气。冠状面及矢状面最大密度投影(M IP )清晰显示肿块内脊椎骨、四肢骨及肋骨等骨性结构,容积再现(V R )完整显示寄生胎内骨性结构全貌。结论64层螺旋C T 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能为临床医师提供直观、真实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可作为腹部寄生胎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母华国桑玲陈海波陈平友陈伦刚刘超王忠平
关键词:寄生胎三维重建体层摄影术
腹腔内型隐睾精原细胞瘤的MSCT诊断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内型隐睾精原细胞瘤的MSCT影像表现特点,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腹腔内型隐睾精原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15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5例全部为男性,发病年龄19-38岁,平均29岁。肿块均位于盆腔内,呈囊实性改变,境界清楚,密度不均,实性成份位于肿块边缘,中央见不规则的低密度坏死区,内均见条状分隔,所有肿块内均未见脂肪和钙化。增强后均呈不均匀强化,肿块边缘实性成分轻度强化,中央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无强化,11例于动脉期可见增粗扭曲的睾丸动脉供血,静脉期9例可见增粗扭曲的睾丸静脉引流。同侧阴囊内睾丸缺如,右侧12例,左侧3例。CT分期均与手术病理符合。结论:腹腔内型隐睾精原细胞瘤少见,临床症状隐蔽,当临床遇到年轻男性患者,发现下腹部肿块,应仔细检查双侧阴囊内睾丸是否缺如,警惕腹腔内型隐睾精原细胞瘤的可能性,CT增强见到增粗睾丸动脉和(或)引流静脉则可确诊,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对腹腔内型精原细胞瘤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母华国桑玲王忠平陈平友陈海波陈伦刚
关键词:精原细胞瘤隐睾
平山病的临床特征及颈椎MRI影像特点
2015年
目的探讨平山病的临床特征及颈椎自然体位、屈曲体位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平山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15例平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表现,15例均行MRI自然体位、屈曲体位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5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19.8岁。自然体位颈椎MRI表现为生理曲度伸直或反弓,椎间盘退变,下颈椎脊髓信号异常,椎弓根水平横断面下颈椎硬膜囊与椎板分离;屈曲体位颈椎MRI平扫表现为下颈椎颈髓萎缩、变扁,后方硬膜囊向前移位,局部颈髓受压、变细,背侧硬膜外间隙增宽,内见新月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增强后呈明显条状强化,增宽的硬膜外间隙内可有异常血管流空信号。结论平山病好发于青春期男性,具有特殊的临床特征,屈曲体位颈椎MRI虽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对平山病的诊断具有高度的准确性,但是自然体位颈椎MRI影像表现不可忽视,两者在平山病的诊断中均具有重要价值。
母华国桑玲陈海波陈平友刘超陈学强
关键词:平山病颈椎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