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彦超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胆囊
  • 3篇胆囊息肉
  • 3篇血管
  • 3篇息肉
  • 2篇胆囊息肉样
  • 2篇血管生成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息肉样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息肉样变
  • 1篇胆囊息肉样病...
  • 1篇胆囊肿瘤
  • 1篇胆石
  • 1篇胆石病
  • 1篇氮肥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抗体
  • 1篇动脉
  • 1篇多房棘球蚴

机构

  • 7篇石河子大学
  • 5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9篇王彦超
  • 6篇张示杰
  • 3篇蔡飞
  • 3篇金亮
  • 2篇吴向未
  • 1篇周旭坤
  • 1篇张永国
  • 1篇张永久
  • 1篇张龙
  • 1篇马春晖
  • 1篇鲁为华
  • 1篇孙红
  • 1篇李琪
  • 1篇张凡凡
  • 1篇李菲菲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CD3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60只健康的长爪沙鼠随机平均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沙鼠采用开腹肝穿刺法,每只鼠接种原头节悬混液0.1 m L,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接种等量的PBS。分别于接种后第20、40、60、80、100 d时每组各处死6只沙鼠,实验组分别取泡球蚴组织和泡球蚴周围肝组织,对照组取正常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时间点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MVD-CD34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泡球蚴沙鼠肝脏中均见大小不等的团块状囊泡组织,部分播散至腹腔。在感染的各时间点,泡球蚴组织中均可见到MVD-CD34和VEGF的表达,定位于肝泡球蚴组织"外囊"囊壁内皮细胞的细胞浆。在感染后第20 d、40 d、60 d、80 d和100 d时,泡球蚴组织中MVD分别为(9.83±3.87)/HP、(25.33±6.71)/HP、(34.50±5.50)/HP、(37.67±5.71)/HP和(44.67±4.93)/HP,与泡球蚴周围肝组织〔0/HP、(1.17±0.98)/HP、(3.50±1.38)/HP、(5.83±2.71)/HP、(8.83±2.48)/HP〕和正常肝组织(均为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泡球蚴组织中VEGF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分别为(2.95±0.46)分、(3.90±0.68)分、(4.27±1.05)分、(5.33±0.95)分和(4.50±0.81)分,与泡球蚴周围肝组织〔(1.07±0.63)分、(1.38±0.75)分、(1.55±0.83)分、(1.67±0.47)分、(2.10±0.55)分〕和正常肝组织〔(1.02±0.83)分、(1.12±0.63)分、(1.26±0.26)分、(1.20±0.74)分、(1.21±0.28)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生成可能是泡球蚴浸润性生长的机制之一,VEGF可能促进沙鼠肝泡球蚴组织血管新生。
张示杰吴何兴李琪吴向未张小昭王彦超连文波
关键词:泡球蚴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胆囊息肉样变的M值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根据胆囊息肉样变的超声影像学特征计算得到的M值对胆囊息肉样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1-01/2013-12收治的114例胆囊息肉样变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术前超声的影像学特点:大小、部位、单发或多发、蒂是否宽大、回声强度、胆囊壁是否增厚、息肉样病变边缘是否光滑等,按照M值公式(M=0.02×年龄+0.31×X1+0.9×X2+0.15×X3-5.5)计算得出M值,并结合术后病理分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经病理诊断为不同类型胆囊息肉或胆囊癌114例,其中胆固醇性息肉79例(69.30%),炎症息肉14例(12.28%),胆囊腺肌增生症3例(2.63%),腺瘤性息肉4例(3.51%),腺瘤恶变4例(3.51%),胆囊癌10例(8.77%);M<0者93例(81.58%);均为良性病变;0≤M<2.5者7例(6.14%),4例良性病变,2例癌前病变,1例恶性病变;M≥2.5者14例(12.28%),13例恶性病变,1例癌前病变.M值与病理分型具有正相关关系(r=0.881,P<0.001),即M值越大,胆囊息肉样变可能为恶性的程度越高.,结论:通过M值可初步预测胆囊息肉样变的良恶性,对其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王彦超张小昭连文波张示杰
关键词:胆囊息肉样变超声M值
新疆北部地区胆囊息肉治疗现状的相关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北疆地区14所医院自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胆囊息肉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了解北疆地区胆囊息肉的治疗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探寻可能存在的“不合理医疗干预”成因奠定基础。  方法:采用统一制定...
王彦超
关键词:胆囊息肉医疗干预
文献传递
抗骨桥蛋白抗体对沙鼠肝多房棘球蚴组织周围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抗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抗体对长爪沙鼠肝多房棘球蚴(俗称泡球蚴)组织周围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90只长爪沙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A组),兔血清对照组(B组)和抗OPN抗体干预组(C组),所有沙鼠均采用开腹肝穿刺法接种泡球蚴原头节悬混液0.1ml(约含原头节400个)。B组于接种当天注射兔血清0.15ml/鼠,1次/2d,连续7次,之后改为每周1次,直至处死;C组采用相同的方法注射抗OPN抗体(效价1∶32);A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与感染后第20、60、100、140、180d每组各处死6只沙鼠,留取肝泡球蚴组织,制作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法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各组沙鼠肝泡球蚴组织MVD-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泡球蚴沙鼠肝脏中均可见团块状泡球蚴组织,部分播散至腹腔。感染20d时A、B、C组MVD分别为(9.83±3.87)/HP,(9.67±2.94)/HP和(7.50±1.87)/HP,感染60d时分别为(33.67±3.67)/HP,(32.83±6.11)/HP和(24.33±5.61)/HP,感染100d时分别为(44.67±4.92)/HP,(42.20±6.26)/HP和(28.00±8.76)/HP,感染140d时分别为(34.17±3.19)/HP,(31.67±4.97)/HP和(20.50±4.72)/HP;感染180d时分别为(32.33±7.42)/HP,(29.67±3.88)/HP和(13.50±3.21)/HP。其中感染60d及以后各时间点C组与A组和B组相比,微血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OPN抗体可抑制沙鼠肝泡球蚴组织周围血管生成。
吴何兴吴向未连文波王彦超张小昭张龙张永国孙红张示杰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血管生成MVDCD34
一种简易青贮窖中青贮饲料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简易青贮窖中青贮饲料取样器,包括实心棒(1)、套筒连接件(2)、取样筒(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连接件(2)顶端焊接一圆形套筒(21),实心棒(1)连接横向穿过套筒连接件(2)的圆形套筒,圆形套筒下...
张凡凡王旭哲马春晖鲁为华唐开婷李菲菲王彦超
文献传递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治疗指征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初步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7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恶性危险 PLG 患者28例(7.5%,危险组),无恶性危险 PLG 患者347例(92.5%,无危险组)。对两组患者息肉长径大小、数量、形态、无有合并结石及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症状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患者年龄≥50岁、合并结石、单发息肉、息肉大于10 mm 、无蒂或宽基和有增大趋势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不同性别、有无临床症状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绝大多数 PLG 无恶性危险,可随访观察;但对于年龄≥50岁、直径≥10 mm 、单发息肉、无蒂或基底较宽、合并胆囊结石及短期有增大趋势者恶变危险性明显增加,应视为 PLG 的手术指征。
连文波王彦超张小昭金亮蔡飞张示杰
新疆石河子地区燕麦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北疆石河子地区适宜种植优质早熟燕麦品种,明确最佳播种量和施氮量,为该区域燕麦种植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方法:春播(2018年4月)种植21个燕麦品种,对其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选出早熟优质品种...
王彦超
关键词:燕麦营养品质播种量氮肥糖组分
文献传递
外科手术与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与肝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肝血管瘤患者15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者81例为手术组,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者75例为介入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愈率,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结果手术组手术时间[(125.46±54.24)min]、术后住院时间[(12.95±5.58)d]较介入组[(85.86±19.16)min、(6.37±1.25)d]长(P<0.05),治愈率(100.0%)高于介入组(92.0%)(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19.8%)与介入组(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并发症发生率(4.9%)及复发率(0)低于介入组(17.3%,20.0%)(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首选方法;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远期并发症与复发率较高,可作为肝血管瘤手术治疗的辅助方案。
张小昭王彦超连文波金亮蔡飞张示杰张永久周旭坤
关键词:肝血管瘤外科手术
石河子地区1517例胆囊结石发病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石河子地区胆囊结石的发病和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经手术确诊胆囊结石并在本地居住5年以上的住院患者共1517例的临床资料,按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居住地分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结石住院数逐年增多,2011-2013年占肝胆外科总住院数比依次为49.29%、51.36%、52.42%;女性(62.7%)多于男性(37.3%),男性和女性患病率比为1∶1.69;40岁及以上患者比例明显增加,高峰年龄为60-〈70岁(24.3%);〈60岁与≥60岁者患病率比为1∶4.09;少数民族仅占9.6%,与汉族患病率比为1.64∶1;职业构成中工人占41.4%,农民占39.7%,职员占8.3%,其他占10.6%;城市居住者占55.8%,非城市居住者占44.2%。结论胆囊结石是石河子地区肝胆外科主要的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女性、老年人、少数民族患病率较高,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城市与非城市来源差别不大。
连文波王彦超张小昭金亮蔡飞张示杰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石病构成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