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玉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界首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慢性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肝炎
  • 3篇苦参
  • 2篇治疗慢性乙型...
  • 2篇苦参素
  • 1篇性病
  • 1篇血清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氧化苦参
  • 1篇氧化苦参碱
  • 1篇依托必利
  • 1篇乙型肝炎表面...
  • 1篇诊断性
  • 1篇诊断性治疗

机构

  • 5篇界首市人民医...
  • 3篇安徽省界首市...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学武
  • 8篇李春玉
  • 2篇郭城
  • 2篇周敏
  • 1篇李旭
  • 1篇胡乃中
  • 1篇张彦
  • 1篇项阳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甘肃医药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安徽界首市41例恙虫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李春玉张学武胡国启
关键词:回顾性分析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d,苦参素0.6g/d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和对照组76例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治疗24周时的应答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4周时,观察组和对照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和完全应答率分别为67.1%和50.0%、78.6%和58.9%、30.4%和11.5%及27.1%和13.2%,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359、0.0076、0.0205及0.034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结论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显著提高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的早期疗效。
李春玉张学武胡国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苦参素
艾滋病合併卡氏肺孢子菌肺炎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併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该病以发热伴进行呼吸困难、紫绀等为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而影像学改变以双肺呈弥漫性渗出性病变或网格状改变,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为主;还可见肺部局限性渗出性病变、胸腔积液等。结论结合HIV感染病史,加强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的认识、及时的诊断性治疗是正确诊断的主要措施。复方新诺明治疗艾滋病合併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安全有特效。
胡国启张学武李春玉段振乾
关键词:卡氏肺孢子菌肺炎艾滋病纵隔淋巴结肿大渗出性病变诊断性治疗
腹水浓缩联合抗生素对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患者生化指标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腹水浓缩联合抗生素对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患者生化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患者接受腹水浓缩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肾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炎症程度、疗效。结果 (1)临床疗效:实验组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2)临床症状:实验组患者腹泻、腹痛、发热等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3)肝肾功能:实验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4)RAAS:实验组血清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5)血清炎症因子: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6)并发症:实验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水浓缩联合抗生素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肝肾功能损伤,抑制RAAS的激活,减轻炎症反应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
李春玉郭城张学武胡乃中
关键词:腹水腹水浓缩抗生素肝肾功能炎症反应
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原蛋白影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和比较替比夫定、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乙肝抗原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1∶1随机、对照设计。共入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50例,拉米夫定组50例;对照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动态监测患者血清HBsAg、HBeAg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年时,替比夫定组患者血清HBV DNA PCR法检测不到的比率、ALT复常率均较拉米夫定组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阴转率及血清学转化率以及病毒突破率分别为34%、28%和8%,均优于拉米夫定组的16%、12%和2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分别为0.0377、0.0455和0.0498)。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抗原蛋白HBsAg及HBeAg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替比夫定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较基线下降分别为(30.2±16.1)S/N和(80.8±12.9)S/CO,均高于拉米夫定组的(7.8±12.4)S/N和(10.9±27.9)S/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至治疗12个月时,其降幅差异更为明显,分别达到(146.7±32.5)S/N和(202.3±62.8)S/CO及(68.4±39.5)S/N和(90.4±52.8)S/CO,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替比夫定不良反应轻微,与拉米夫定类似。结论:替比夫定较拉米夫定具有更强地抑制HBV DNA复制能力以及较少的耐药率和病毒反跳率;同时替比夫定能更强地抑制病毒抗原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较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有关。
李春玉张学武胡国启段振乾张彦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2例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应答反应的相关因素. 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3例单独接受苦参素治疗与109例接受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应答反应情况及影响应答反应的相关因素. 结果:312例患者完全应答率(CR)为36.5%,持续应答(SR)率32.4%;恶化率8.0%;基线ALT<1 334nkat/L、1 334 nkat/L≤ALT<3 335 nkat/L、3 335 nkat/L ≤ALT<6 670 nkat/L及ALT≥6 670 nkat/L的患者CR 和SR分别为21.4%,33.8%,39.7%及59.5%和14.3%, 31.6%,38.5%及47.6%(P=0.0 012和0.0 027); HBVDNA<108copies/L、108copies/L≤HBVDNA≤1011copies/L及HBVDNA>1011copies/L的患者完全应答和持续应答率分别为57.9%,37.4%及26.5%和50.0%, 28.9%及8.2%(P=0.0 262和0.0 070);苦参素治疗乙肝疗程以6 mo时应答反应率最高,延长疗程应答率进一步提高有限;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完全应答和持续应答率分别为46.8%和41.3%高于单用苦参素的31.0% 和27.6%(P=0.0 048和0.0 020),而恶化病例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用苦参素组(11.3% vs 1.8%,P=0.0 009). 结论: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肯定的疗效,应答反应随基线ALT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与治疗前HBV DNA水平呈负相关;苦参素单用治疗乙肝部分病例可发生病情恶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可提高应答反应率并降低恶化病例的发生率.
张学武胡国启李春玉周敏
关键词:苦参素疗效观察
联用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依托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的2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115例,口服伊托必利片,50mg,每日3次,奥美拉唑,20mg,每12小时1次;治疗组11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10.5mg,早晨、中午各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焦虑及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治疗组:92.30%,对照组:56.52%,χ2=232.00,P<0.01);治疗前治疗组抑郁症状及焦虑症状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S:t=0.75,P>0.05,SAS:t=0.54,P>0.05),治疗后治疗组抑郁症状及焦虑症状改善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S:t=20.12,P<0.01;SAS:t=15.65,P<0.01)。结论:奥美拉唑、依托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特别对于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明显优于奥美拉唑联用依托必利,是目前治疗FD较为有效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城张学武李春玉项阳
关键词:奥美拉唑依托必利黛力新功能性消化不良
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致转氨酶反跳的临床意义及相关因素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致ALT反跳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对96例接受氧化苦参碱治疗过程中出现ALT反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ALT反跳的临床意义,分析影响ALT的反跳的因素。结果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ALT反跳发生率为22.2%;伴有ALT反跳的患者对治疗的完全应答率和持续应答率均高于未发生ALT反跳者(P=0.0010和P=0.0086);ALT反跳的患者HBVDNA下降幅度高于未发生ALT反跳者(P=0.0002、0.0000);ALT反跳发生率与治疗前的HBVDNA水平呈正相关(P=0.0014);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能降低ALT的反跳率(27.2%vs 11.6%,P=0.002)。结论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可发生ALT反跳,其发生与氧化苦参碱抗病毒的应答反应有关。
张学武李旭胡国启李春玉周敏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乙型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HBVD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