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会涛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42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分析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对比2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次日血清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及D-二聚体(D-D)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lb、PCT、D-D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脑出血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3例(23.24%)并发肺部感染,纳入发生组,余109例患者纳入未发生组。发生组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血清Alb水平[(34.28±7.61)g/L]明显低于未发生组[(48.15±9.27)g/L],PCT[(0.25±0.06)ng/mL]和D-D水平[(253.16±41.27)μg/L]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组[(0.17±0.05)ng/mL,(168.41±35.24)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史、低蛋白血症、气管切开距离发病时间≥5 d、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进行颅脑手术、血清Alb<40 g/L、PCT≥0.15 ng/L、D-D≥200 μg/L均是影响出血性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GC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OR=0.551,P=0.023);ROC分析显示,血清Alb、PCT、D-D水平预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36.29 g/L、0.23 ng/mL、228.05 μg/L;血清Alb、PCT及D-D三者联合预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9.70%、97.25%、0.912,特异度和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灵敏度与单独预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风险高,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史、低蛋白血症等与血清Alb<40 g/L、PCT≥0.15 ng/L、D-D≥200 μg/L均是其影响因素,血清Alb、PCT、D-D水平联合可用于预测�
- 张贺梁绍钦杜文杰刘辉符会涛朱德才
- 关键词:脑出血白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气管切开肺部感染
- 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容量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VIVC)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容量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实施补液试验,补液试验后将每搏量变化率(△SV)≥10%定义为有容量反应,△SV<10%为无容量反应。测定所有病人VIVC、PLR-△SV,分析容量反应情况,比较有容量反应病人和无容量反应病人SV、△SV及VIVC、PLR-△SV的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VIVC联合PLR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容量反应性的判断价值。结果有容量反应病人SV、△SV、VIVC、PLR-△SV均高于无容量反应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IVC、PLR-△SV判断容量反应性的截断值分别为16.63%、7.60%,VIVC联合PLR-△SV判断容量反应性的灵敏度、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7.14%、74.47%、0.803,灵敏度、AUC均高于单一指标,特异度与单一指标判断相当。结论VIVC联合PLR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容量反应性有较好的判断价值。
- 符会涛杜文杰张贺祁彬糕明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被动抬腿试验容量反应性
- 计划性脱机与经验性脱机在ICU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比较计划性脱机与经验性脱机在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ICU 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50例,按随机等分法分为经验组与计划组,每组75例。经验组采用经验性脱机,计划组采用计划性脱机。比较两组脱机成功率、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计划组预计脱机时的机械通气时间、全过程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经验组,脱机成功率、脱机耐受率均高于经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经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验性脱机比较,计划性脱机的并发症发生率低,脱机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 杨鑫杨金连符会涛蒲昆鹏
- 关键词:脑出血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监测与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在科室中分布及病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耐药性,以提高对疾病进行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4年5月住院并使用呼吸机患者114例,根据有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6例和38例;分析总结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以ICU为主,占76.32%,其次为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分别占7.89%和6.58%;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2周5例、≥2周71例,平均时间为(18.65±3.21)d;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2周34例、≥2周4例,平均时间为(6.32±2.13)d,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60.0%,其中亚胺培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相对较低;76例患者经舒巴坦制剂与阿米卡星或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后,显效38例、有效32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易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和神经外科以及呼吸内科,且呼吸机使用时间越长,越易发生感染,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 杜文杰宋克义符会涛马景贺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流行病学耐药性
- 脑脊液降钙素、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在脑膜炎预后预测及感染类型鉴别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脑脊液降钙素(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脑膜炎感染类型鉴别和临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年12月期间在该院确诊并治疗的123例脑膜炎为研究病例。所有病例入院确诊为脑膜炎后即进行气道通畅、监测深静脉的静脉压、血氧饱和度检测、液体循环复苏等常规治疗。完善脑脊液生化检查确定后,化脓性感染病例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病毒性感染病例给予抗病毒治疗。于治疗前对脑脊液PCT、hs-CRP、NSE水平进行检测,观察病毒性病例与化脓性病例、预后良好病例与预后不佳病例之间脑脊液PCT、hs-CRP、NSE的表达差异,并分析脑脊液PCT、hs-CRP、NSE联合应用在病毒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鉴别及其在临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病毒性脑膜炎病例的脑脊液PCT、hs-CRP、NSE水平低于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PCT、hs-CRP、NSE联合应用鉴别病毒性与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性(84.18%)、特异性(86.19%)、准确性(83.04%)高于单纯脑脊液PCT、单纯脑脊液hs-CRP、单纯脑脊液NSE。预后良好病例的脑脊液PCT、hs-CRP、NSE水平低于预后不佳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PCT、hs-CRP、NSE联合预测临床预后的敏感性(83.93%)、特异性(85.83%)、准确性(84.20%)高于单纯脑脊液PCT、单纯脑脊液hs-CRP、单纯脑脊液NSE。结论脑脊液PCT、hs-CRP、NSE联合应用在病毒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鉴别和临床预后预测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望作为脑膜炎临床诊疗的指导性指标。
- 刘辉杜文杰符会涛张飞鹏祈彬孙杰
- 关键词:脑膜炎脑脊液降钙素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