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素荣
- 作品数:115 被引量:48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或心肌病15例的临床特点及疗效
- 2009年
-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或心肌病(ARVD/C)的临床特点及分析疗效。方法分析2000~2007年诊断为ARVD/C15例入院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作统计分析,并探讨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在ARVD/C15例病例中(7男),年龄为13~61(31±12)岁,首发症状年龄为10~51(28±11)岁;3例有家族史;6例(40%)有晕厥发作史;5例(33%)患者仅有心悸症状;1例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发现Epsilon波,见于右侧胸导联V2~3,伴有T波倒置;13例(87%)超声心动图结果异常,主要为RV扩大;4例行心脏磁共振(MRI)检查:见右室壁脂肪信号2例,右室壁变薄3例,右心室扩大3例;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β阻滞剂或采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47%的患者(7/15)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3例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复发。4例患者植入植入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其中1例因多次自动除颤,电池耗竭,而更换ICD。结论ARVD/C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诊断依靠家族史、晕厥发作史、ECG、超声心动图、MRI。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较差,射频消融或植入ICD可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减少猝死的发生。
- 周国忠孟素荣陈智陈溢琳邓春凤谢昌联
- 关键词:射频消融
- 培多普利抑制心肌重构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1998年
- 目的:本研究采用Wistar大鼠冠脉结扎心梗后心衰模型,以培多普利作为观察药物,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心肌重构中的地位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肌重构的干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梗塞组、梗塞治疗组和假术组.梗塞组结扎左冠状动脉,梗塞治疗组在前者基础上用培多普利治疗2mg/kg/天,假手术组不结扎左冠状动脉.三月后测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液及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和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三月后,与假术组相比,梗塞组出现了克血性心衰(DHF)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肌局部AngⅡ含量、ACE活性显著差增高,但血液AngⅡ含量和ACE活性无明显改变;心脏重量指数显著上升;残存心肌细胞肥大,间质增生,胶原蛋白沉积.培多普利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减少AngⅡ的生成、抑制ACE活性并减轻心肌细胞肥大、间质增生和胶原蛋白沉积的程度.结论:心肌组织局部的RAS参与了心肌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液RAS与心肌重构无显著相关,ACEI可以有效地防治心肌重构及心衰.
- 陈光辉祝善俊孟素荣袁玉权
- 关键词:心肌重构肾素血管紧张素培多普利心力衰竭
- 心脏再同步治疗左心室PTCA导丝致膈肌刺激一例
- 病例资料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左心室PTCA导丝致膈肌刺激的个体化处理。对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行CRT。左心室导线植入的方法:冠状静脉窦(CS)插管、CS及心脏静脉逆行造影(RCV)、选择靶静脉并植入导...
- 张飞飞彭新辉杨浩赵冬华萧钟波彭健孟素荣
- 右心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特点及冷盐水灌注导管与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比较
- 目的同顾性分析右心室流出道(RVOT)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对比冷盐水灌注导管与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情况。方法60例RVOT频发室性早搏病人,就其临床表现、起源部位、心电图特征、冷盐水灌注导管与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 曾国良彭健张忠栋陈良川谭珍妮邓伟孟素荣许顶立
- 文献传递
- 临床心电图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龚红武孟素荣
- 关键词:临床心电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疾病检查
- 冠心病不同程度冠脉狭窄时红细胞流变特性、血脂和纤维蛋白原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 1998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不同程度冠脉狭窄时红细胞流变特性、血脂及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9例CHD病人按冠脉主要分支最大狭窄程度不同分为明显狭窄组(OS)和轻度狭窄组(MS),测定各组红细胞变形指(DI)、红细胞聚集率(EAR)及血脂各组份FG。结果:CHD二亚组红细胞流变特性、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TG/HDL-C、CH/HDL-c及FG在CHD冠脉明显狭窄组的改变较轻变狭窄组更明显(P<0.05)。结论:上述参数可能对于区分CHD有或无意义冠脉狭窄具有预示价值。
- 覃军何作云黄岚孟素荣
- 关键词:冠心病红细胞变形性血脂纤维蛋白原
- 新西兰兔左室心外膜下心肌坏死时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心电图Q波比较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用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对比观察新西兰兔正常、心肌坏死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差异.总结变化规律.探讨其形成的机制.方法用自制的双层套管吸附在兔左心室前壁的表面.注入纯冰醋酸造成局部的心肌坏死.心电图仪同步记录新西兰兔正常状态、心肌坏死状态下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心电图.对二种心电图的波形、振幅进行比较.结果左室心外膜下心肌坏死时,坏死未贯通心室壁的1/2.左胸头胸导联有坏死性Q波的新西兰兔例数及导联数明显少于常规导联.结论在新西兰兔左室心外膜下心肌坏死时,头胸导联坏死性Q波数量明显少于常规导联.反映心肌坏死更加集中,与病理检查更符合.
- 龚红武孟素荣尹炳生
- 关键词:常规导联头胸导联心电图心肌疾病
-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ST段抬高性疾病的鉴别诊断5例报告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与ST段抬高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ERS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并随访。结果5例患者均有胸闷胸痛病史,并伴有胸前导联ST段抬高。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ST段抬高性疾病,密切观察心电图,并结合超声心动图,肌钙蛋白I,病史等资料可予鉴别。
- 郭志刚彭健孟素荣王鹏
- 关键词:早期复极综合征ERS心电图
- 安置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术后电风暴的治疗体会
- 2011年
- 目的:总结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电风暴(ES)的诱发因素、临床处理和预后。方法:ES定义为24h内簇发3次或3次以上需经ICD干预的VT/VF事件。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南方医院7例ICD患者发生的8次ES临床资料。结果:7名患者植入ICD后发生ES8次。诱发因素为低钾血症3次、心力衰竭2次、上呼吸道感染、心肌缺血和紧张恐惧各1次等。均祛除诱因,加强药物治疗,其中1例加行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另1例加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8次ICD风暴均全部终止。结论:通过纠正诱因,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调整ICD设置,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或冠脉血运重建,能有效地终止ES。
- 罗苑苑孙少喜李蘅李岩刘福强孟素荣许顶立彭健
- 关键词:心室颤动除颤器电风暴
- 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的Carto系统与常规标测方法指导消融的对比分析
- 目的Carto系统是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可进行电解剖标测,显示心腔三维解剖结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指导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本研究通过对应用Carto系统指导与常规标测方法指导消融治疗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的比较,评价...
- 邓伟彭健谭珍妮张忠栋陈良川曾国良孟素荣许顶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