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健
作品数:
27
被引量:8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孟素荣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刘伊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
贾满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
陈哲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
张远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6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6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1篇
综合征
9篇
BRUGAD...
5篇
电图
5篇
动脉
5篇
心电
5篇
心电图
5篇
基因
4篇
心动图
4篇
遗传学
4篇
超声
4篇
超声心动图
3篇
心律
3篇
心律失常
3篇
突变
3篇
猝死
3篇
颅多普勒
3篇
脑血
3篇
经颅多普勒
3篇
基因突变
3篇
家系
机构
25篇
中国人民解放...
2篇
第三军医大学...
1篇
广州军区广州...
1篇
首都医科大学...
1篇
南方医科大学...
1篇
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26篇
彭健
14篇
孟素荣
10篇
刘伊丽
8篇
贾满盈
7篇
陈哲明
6篇
张远慧
5篇
侯玉清
4篇
吴平生
4篇
崔英凯
4篇
翁昌鸿
3篇
陈厚柏
3篇
张云昆
3篇
易绍东
3篇
郭志刚
2篇
查道刚
2篇
林春梅
2篇
祝善俊
2篇
龚红武
2篇
宋跃明
2篇
徐湘民
传媒
6篇
第一军医大学...
4篇
中华心律失常...
2篇
心肺血管病杂...
2篇
中华心血管病...
2篇
临床心血管病...
1篇
中国急救医学
1篇
中华老年医学...
1篇
心电学杂志
1篇
中成药
1篇
心脏杂志
1篇
第三军医大学...
1篇
中国循环杂志
1篇
中国应用生理...
1篇
中华老年心脑...
1篇
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1篇
2005
1篇
2004
3篇
2003
3篇
2002
3篇
2001
1篇
2000
6篇
1999
4篇
1998
1篇
1997
2篇
1996
1篇
1995
共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老年冠心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
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脑血管病变情况,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脑血管病变辅助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TCD检查,观察主要大中型脑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狭窄情况,并与30例健康老年人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各脑动脉的PI和RI均较健康人明显增加(P<0.01),Vm均较健康组明显减慢(P<0.05),脑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脑动脉的PI和RI相应增大(P<0.05),脑动脉狭窄的例数有增多的趋势。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常伴有脑血管病变,TCD是一种简便且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彭健
张云昆
贾满盈
侯玉清
翁昌鸿
张远慧
刘伊丽
关键词:
脑动脉
TCD
经颅多普勒超声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ST段抬高性疾病的鉴别诊断5例报告
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与ST段抬高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ERS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并随访。结果5例患者均有胸闷胸痛病史,并伴有胸前导联ST段抬高。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ST段抬高性疾病,密切观察心电图,并结合超声心动图,肌钙蛋白I,病史等资料可予鉴别。
郭志刚
彭健
孟素荣
王鹏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ERS
心电图
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1998年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目前已成为救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现将我院经静脉植入CPI公司的MINI型ICD治疗1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体会报告如下;
彭健
刘伊丽
贾满盈
吴平生
侯玉清
陈厚柏
关键词:
经静脉植入
顽固性
室性心动过速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除颤器
室速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ICD
中国人Brugada综合征家系中检测到一个新的基因突变K317N
2002年
陈哲明
孟素荣
彭健
赵永忠
徐湘民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基因突变
猝死
晕厥
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评估双腔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衰病人经锁骨下静脉植人DDD型起搏器,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1~2周X线胸片、放射性核素门控心室显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后心胸比例、射血分数(EF)、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均明显好转[分别为0.70±0.13vs0.61±0.12、0.29±0.09vs0.38±0.10、2.30±0.81vs3.34±0.75(L/min)、1.31±0.71vs1.98±0.49(L/min·m2),P<0.05或P<0.01]。结论DDD起搏器治疗能显著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可作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孟素荣
彭健
宋跃明
祝善俊
林春梅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心动过缓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先天性长QT综合征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2001年
近几年,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成果为LQTS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以下就LQTS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基因与离子通道电生理特征的关系,基因型与临床表现型的关系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作一介绍。
陈哲明
彭健
孟素荣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分子遗传学
基因型
表现型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996年
对8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多见于老年男性(占86.6%)。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史、冠心病家族史和高血压(或)脑血管病家族史均是其危险因素,分别占63.4%、36.6%、22.0%、82.9%、34.1%、34.1%和70.7%。冠状动脉造影病变部位最多见于前降支(占84.1%)。其次为右冠脉(占48.8%),左旋支(占32.9%),左冠脉主干(占6.1%),其中Ⅲ—Ⅴ级病变占76.6%,77.3%为偏心性狭窄。初发劳力型心绞痛85.7%为单支病变,自发型心绞痛50%为Ⅰ-Ⅱ级病变,且有4例冠脉造影结果大致正常,96.3%的恶化劳力型心绞痛,84.6%的梗塞后心绞痛为多支病变。9例有室壁瘤形成,既往均有心肌梗塞病史。
彭健
刘伊丽
贾满盈
翁昌鸿
侯玉清
张远慧
牛序芳
陈厚柏
关键词:
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Brugada综合征的家系调查
被引量:4
1999年
对2例心脏性摔死获救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中25个成员进行调查。结果除2例先征者外,家系中还有5例心电图具右束支传导阻滞伴STV1~V3抬高特征,支持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形遗传疾病,值得临床医生和心电图技师重视。
彭健
吴平生
许顶立
刘伊丽
贾满盈
张远慧
查道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猝死
BRUGADA综合征
遗传学
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1999年
目的:观察双心腔起搏器对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H O C 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3 例药物疗效不佳的 H O C M 患者经锁骨下静脉植入双心腔起搏器,用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用比较短的房室间期(100 m s)进行双心腔起搏后,左室流出道压力差从6.88 k Pa 下降至2.98k Pa( P< 0.01);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在平均随访12 个月中(4~30 个月),无1 例出现晕厥。结论: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孟素荣
宋跃明
彭健
李震一
祝善俊
何作云
林春梅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
梗阻型
HOCM
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右束支阻滞伴ST_(V1~V3)抬高与心脏性猝死二例
被引量:11
1999年
1991年BrugadaP和BrugadaJ报道4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猝死患者有共同的心电图征象:右束支阻滞伴STV1~V3抬高[1]。此后许多地区有文献报道[2~4],并将这种临床及心电图征象称为Brugada综合征。国内仅见个案报道,现将我们收治的...
彭健
吴平生
刘伊丽
贾满盈
张远慧
查道刚
张建青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猝死
心电图
心脏传导阻滞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3页
<
1
2
3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