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英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早期自然流产
  • 3篇绒毛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自然流产
  • 3篇流产
  • 3篇静脉
  • 2篇休克
  • 2篇血性
  • 2篇妊娠
  • 2篇绒毛膜
  • 2篇绒毛膜绒毛
  • 2篇失血
  • 2篇失血性
  • 2篇失血性休克
  • 2篇染色体畸变
  • 2篇染色体异常
  • 2篇外伤
  • 2篇静脉压

机构

  • 11篇石家庄市第一...

作者

  • 11篇廖英
  • 3篇赵敏英
  • 3篇刘盼
  • 3篇郭丽娜
  • 2篇刘富德
  • 2篇苏雅琴
  • 2篇薛颖
  • 1篇王翠芳
  • 1篇任秀聪
  • 1篇朱玉欣
  • 1篇朱素英
  • 1篇胡雅萍
  • 1篇杨英

传媒

  • 2篇国际生殖健康...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白求恩军医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2005年全...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格液和肥皂水灌肠对血电解质影响的对照研究
2009年
目的比较林格液和肥皂水灌肠对血电解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前需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0.2%肥皂水灌肠,试验组采用林格液灌肠。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灌肠前血电解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后血电解质变化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灌肠前和灌肠后的电解质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格液和肥皂水灌肠均对血电解质有一定的影响,林格液灌肠对血电解质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廖英任秀聪杨英
关键词:灌肠电解质林格液
PICC与CVC测量中心静脉压的对比研究
雷琤刘富德廖英张汝攒朱玉欣来艳辉胡雅萍朱素英
采用PICC建立静脉通路,可以大大地降低对病人的侵入性损害,减少病人的痛苦。但在测量CVP方面,其准确性是否等同于CVC。通过研究发现,在同一水平上采用导管前端开口的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测量CVP与经过锁骨下...
关键词:
关键词:临床护士
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查与相关遗传咨询的关系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高通量测序、荧光原位杂交(FISH)、核型分析技术在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测的异常情况,分析其结果与遗传咨询的关系及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因妊娠早期自然流产就诊的行绒毛染色体检查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核型分析技术检测17例,FISH检测11例,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72例,统计3种技术染色体核型检测的异常情况,并随访成功检出异常患者的遗传咨询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最终成功检测88例,共检出染色体异常者45例。核型分析技术、FISH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检测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情况:88例检测成功患者完成随访51例,包括32例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者和19例流产绒毛染色体正常者。年龄≥35岁患者染色体异常比例高于年龄<35岁患者(75.00%vs. 47.83%,χ^2=3.898,P=0.044)。孕8~12周患者染色体异常比例高于孕周<8周的患者(74.19%vs. 45.00%,χ^2=4.432,P=0.035)。32例染色体异常的随访患者中,进行遗传咨询的22例患者再次妊娠时16例正常妊娠,4例再次流产,2例未孕;未进行遗传咨询的10例患者再次妊娠时2例正常妊娠,7例再次流产,1例未孕。进行遗传咨询患者的再次妊娠结局优于未进行遗传咨询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检测技术对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测各有优势,使用时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结合使用可提高异常核型检出率。建议35岁以上、孕8~12周的自然流产患者进行绒毛染色体检查,对绒毛染色体异常者给予遗传咨询。
郭丽娜廖英刘盼田瑜赵敏英苏雅琴
关键词:妊娠初期绒毛膜绒毛染色体畸变核型分析
人工授精和自然妊娠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AIH)与自然妊娠者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情况和助孕原因对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临床资料104例,其中AIH组27例,自然妊娠组77例。所有流产绒毛样本进行核型分析检测,比较2组患者早期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分析女性年龄和AIH助孕原因对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影响。结果:所有标本早期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率52.88%(55/104),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94.55%(52/55)。2组患者早期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921)。2组患者分别按年龄<25岁、25~29岁、30~34岁、≥35岁分组进行比较,2组患者的各年龄段间绒毛染色体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每个年龄段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27例AIH早期流产者中15例存在绒毛染色体异常。结论:AIH不增加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染色体异常率,对自然流产患者应及时查找流产原因。对于有指征的不孕患者可以推荐AIH助孕。
郭丽娜刘盼赵敏英廖英苏雅琴田瑜
关键词:绒毛膜绒毛染色体畸变核型分析妊娠
高通量测序与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两种技术方法在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17~2019年间早期自然流产患者112例,对其绒毛样本进行FISH和NGS分析,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差异。结果FISH检测样本的成功率100.00%(112/112),其中检测异常54份,占比48.21%(54/112);NGS检测样本的成功率100.00%(112/112),其中检测异常58份,占比51.79%(58/112)。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出绒毛染色体异常52例,同时检测出绒毛染色体无异常52例,FISH检测绒毛染色体正常而NGS发现有异常的6例,NGS检测绒毛染色体正常而FISH检测异常的2例。两种方法检验效果相同(Kappa=0.857,P<0.05)。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FISH和NGS应用于临床流产物遗传学分析各具优势,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还应结合不同患者实际情况慎重选择,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防止漏诊,为临床评估再生育风险提供参考。
郭丽娜刘盼赵敏英廖英田瑜王翠芳
关键词:早期自然流产高通量测序荧光原位杂交
一例复合外伤致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本文介绍了于2007年5月23日21时因颈、胸、腹、双上肢多处刀伤伴活动性出血1小时入院的女性病人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复合外伤致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廖英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抢救术后护理
文献传递
詹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情绪观察
本文通过对28例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情绪的变化及交感神经紧张状况进行动态的观念,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对策,使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全面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廖英
关键词:围手术期宫颈癌临床护理生活质量护理管理
文献传递
24G与22G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它携带方便,患者可避免多次穿刺之苦,且不易刺破静脉血管壁。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应用22G静脉留量针,患者痛苦较大,有恐针心理,又常有失败事例。为了寻找一种舒适、方便、快捷的静脉穿刺工具,我们选择了我院胸外科病区住院患者60例,使用24G静脉留置针与22G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并对穿刺效果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廖英薛颖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
不同开口类型PICC与CVC导管同时测量中心静脉压影响因素及护理被引量:13
2011年
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CVC)是传统的测量中心静脉压(CVP)的操作方法,但CVC操作复杂,危险性大。易造成气胸、血胸、感染等并发症。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操作简单、危险性小的特点,已成为中、长期静脉输液及危重、反复化疗患者的最佳给药途径,广泛应用于临床,
雷琤张汝攒廖英刘富德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护理
复合外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1例护理体会被引量:5
2009年
廖英
关键词:复合外伤失血性休克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