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

作品数:5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迁移
  • 3篇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干细胞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生成
  • 2篇增殖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后
  • 2篇脑缺血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充质干细胞
  • 2篇川芎
  • 2篇川芎嗪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灶性

机构

  • 5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王俊
  • 4篇储利胜
  • 4篇李琳
  • 4篇任翠翠
  • 3篇曲铁兵
  • 3篇方燕
  • 1篇刘志婷
  • 1篇张云龙
  • 1篇叶淑静
  • 1篇俞天虹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补阳还五汤诱导脑缺血后血管生成促进侧脑室下区神经母细胞迁移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诱导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对侧脑室下区神经母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诱导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30 min,分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和内皮抑素组。补阳还五汤组缺血后24 h开始灌胃补阳还五汤(20 g·kg-1),内皮抑素组在灌胃补阳还五汤同时皮下注射内皮抑素(10μg/只),每天1次,连续14 d。缺血后第14天,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缺血周边区微血管密度和神经母细胞数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缺血周边区微血管密度和神经母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1),SDF-1和BDNF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补阳还五汤组比较,内皮抑素组小鼠缺血周边区微血管密度和神经母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SDF-1和BDN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促进脑缺血后血管生成有助于侧脑室下区神经母细胞向缺血周边区迁移,机制可能与上调SDF-1和BDNF表达有关。
李琳刘志婷储利胜俞天虹曲铁兵王俊任翠翠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局灶性脑缺血血管生成神经母细胞迁移
川芎嗪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黏附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体外研究不同浓度川芎嗪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黏附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将BMSCs分成空白对照组,川芎嗪组(10、25、50、100、200μmol/L),处理6h、12h、24h、48h,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程度。结果:根据细胞生长曲线采用第3代BMSCs进行后续试验;与对照组相比,川芎嗪对细胞增殖有影响,且应剂量控制在200μmol/L以内,时间为24h比较合理(P<0.05);与对照组相比,川芎嗪100μmol/L预处理24h,BMSCs黏附作用提高最显著(P<0.01)。结论:P3代BMSCs的活性佳,川芎嗪能促进BMSCs的增殖并且100μmol/L预处理24h,能显著提高BMSCs的黏附作用。
王俊曲铁兵李琳任翠翠方燕储利胜
关键词:川芎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
川芎嗪上调MMP-2、MMP-9表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体外研究川芎嗪(Ligustrazine)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迁移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9,MMP-2、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阳性抗原(CD29和CD90)及阴性抗原(CD34和CD45),鉴定BMSCs纯度;将BMSCs分成对照组,川芎嗪25、50、100μmol/L组和GM6001组(100μmol/L川芎嗪加MMPs抑制剂GM6001);川芎嗪处理24 h,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速度;Western blot检测BMSCs的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第3代BMSCs生长良好、形态均一,BMSCs阳性抗原CD29、CD90表达率分别为96.9%、97.3%,阴性抗原CD34、CD45表达率分别为0.2%、3.0%。与对照组比较,川芎嗪各剂量组迁移的细胞数量、细胞侵袭相对距离增加,BMSCs的MMP-2和MMP-9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川芎嗪100μmol/L组比较,川芎嗪25、50μmol/L组和GM6001组迁移的细胞数量、细胞侵袭相对距离减少(P<0.01);川芎嗪25、50μmol/L组MMP-2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川芎嗪能在体外促进BMSCs的迁移,作用机制与其上调MMP-2、MMP-9蛋白表达有关。
王俊曲铁兵储利胜李琳任翠翠孙斯琪方燕
关键词:川芎嗪迁移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和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法进行BMSCs原代培养,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阳性抗原(CD29和CD90)及阴性抗原(CD34和CD45);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缺血90 min再灌注,分为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2)和BMSCs组(n=12).缺血后24h,BMSCs组经尾静脉注射1 ml BMSCs(1×10^6/m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经尾静脉注射1 ml PBS.在缺血后第1、7、14和28天分别采用改良的神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mNSS)、角实验和粘胶揭除实验评价神经功能;缺血后第28天,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缺血后第14 d,免疫荧光检测缺血周边区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第3代BMSCs生长良好、形态均一,呈梭形,阳性抗原CD29、CD90表达率分别为98.3%、97.4%,阴性抗原CD34、CD45表达率分别为0.2%、4.8%;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大鼠在缺血后第7,14,28天mNSS评分显著降低(P<0.01),第14,28天右侧转身次数减少(P<0.05),第7天粘胶揭除时间显著缩短(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1);缺血后第14天,模型组大鼠缺血周边区vWF阳性血管数量和VEGF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42.97±8.64)个/mm^2,(54.83±10.66)个/mm^2,而BMSCs组分别为(69.43±7.29)个/mm^2,(78.70±6.16)个/mm^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M-SCs移植能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机制可能与其上调VEGF表达促进缺血周边区血管生成有关.
任翠翠李琳储利胜王俊叶淑静孙斯琪方燕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缺血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蒜素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人源性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兰[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比色法及细胞克隆实验检测大蒜素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以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模型实验测定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改变,以明胶酶谱实验测定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变化;以western blot实验测定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大蒜素可明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活性、划痕愈合能力及侵袭能力、及MMP-9活力水平,且细胞内VEGF蛋白表达程度亦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蒜素通过抑制MMP-9活力及VEGF蛋白表达而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为大蒜素临床开发为新型抗肿瘤药物打下坚实基础。
穆颖张云龙王俊
关键词:大蒜素增殖迁移非小细胞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