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动脉
  • 17篇冠状
  • 17篇冠状动脉
  • 9篇动脉旁路
  • 9篇冠状动脉旁路
  • 8篇动脉旁路移植
  • 8篇旁路移植
  • 8篇冠状动脉旁路...
  • 7篇动脉旁路移植...
  • 7篇移植术
  • 7篇旁路移植术
  • 7篇冠状动脉旁路...
  • 7篇搭桥术
  • 6篇动脉搭桥术
  • 6篇冠状动脉搭桥
  • 6篇冠状动脉搭桥...
  • 5篇心病
  • 5篇冠心病
  • 4篇冠状动脉分流
  • 4篇冠状动脉分流...

机构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肖锋
  • 13篇刘岩
  • 13篇颜钧
  • 12篇张希涛
  • 10篇胡大一
  • 9篇张永
  • 7篇苏丕雄
  • 5篇韩薇
  • 3篇张云
  • 3篇耿博
  • 3篇顾松
  • 1篇孙玮艳
  • 1篇邢长虹
  • 1篇岳云
  • 1篇崔亮
  • 1篇曹大德
  • 1篇柳娟
  • 1篇贾三庆
  • 1篇吴安石
  • 1篇李凤杰

传媒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5
  • 3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7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室晚电位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心室晚电位(VLP)的变化,评价术前VLP阳性对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取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40例。其中心肌梗塞(M1)病史组31例,无MI病史组9例。室壁瘤组7例,非室壁瘤组33例。观测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及术后2周VLP的变化。结果 1.MI及室壁瘤患者术前FQRS显著高于,LAS显著低于非MI及非室壁瘤患者(P<0.05);VLP阳性率高于非MI及非室壁瘤患者。2.术后VLP阳性率显著低于术前(P=0.025),VLP转阴率为75%。3.术前VLP阳性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例数显著高于术前VLP阴性患者(P=0.03)。结论:1.M1及室壁榴患者VLP阳性率高提示其存在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2.冠状动脉搭桥及室壁瘤切除术后VLP转阴提示外科手术不仅能够改善梗塞区域局部心肌的血供,而且切断了潜在的折近径路,从而减少了VLP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3.术前VLP阳性是预测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指标(敏感性71.43%,特异性78.79%,阳性准确率41.67%,阴性准确率92.86%),据此指导临床预防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顾松顼志敏胡大一肖锋刘岩郭晋萍
关键词:VLP室壁瘤室性心律失常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心室晚电位
冠状动脉搭桥术连续60例无死亡的体会
1998年
肖锋张希涛刘岩颜钧韩薇张永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冠心病适应证
自体桡动脉搭桥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被引量:4
1999年
肖锋苏丕雄刘岩颜钧张希涛张永顾松耿博张云汤楚中胡大一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心脏穿透性损伤的外科处理要点——附8例报告
1998年
为了提高对于心脏穿透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我院自1994年12月~1997年10月救治心脏穿透伤8例,均为男性,年龄15~35岁,平均23.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最短30分,最长9小时.来院时均有血压下降及心音遥远,8例均在抗休克治疗后紧急进行开胸手术,采用2~O Prolene线连续缝合或带心包片缝合心脏裂口.2例二次手术修补室缺.其中2例因心脏停跳时间大于5分钟,术后出现脑死亡,其余6例均存活,说明心脏穿透性损伤虽然死亡率高,但若采取紧急有效的措施,多数是能获救的.
颜钧肖锋刘岩张希涛张永
关键词:心脏损伤穿透伤外科手术
冠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9例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下冠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血管麻痹综合征(vasoplegic syndrome,VS)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年12月至2013年12月253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体外循环(on-pump-CABG)和非体外循环下手术(off-pump-CABG)患者VS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9例患者出现VS,发生率为3.6%。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峰值剂量为0.05~0.2μg/(kg·min),平均0.098μg/(kg·min);应用时间72~264 h,平均151 h;入住ICU 5~12 d,平均7.7 d;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3例。存活6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33.3%。其中体外循环下手术97例中出现VS 7例,发生率为7.2%;非体外循环下手术156例中出现VS 2例,发生率为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后VS治疗上需要较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较长,虽然发生率低,但死亡率较高。非体外循环下CABG VS发生率比体外循环下发生率较低,应尽量选择非体外循环下CABG以减少VS的发生。
李凤杰孙玮艳肖锋
关键词:血管麻痹综合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脉搭桥患者乳内动脉与桡动脉的病理改变
2000年
早在70年代,Carpentier等人[1]曾使用桡动脉(RA)作为冠脉搭桥手术的移植物,但是不久很快被摒弃,因为术后32%的桡动脉出现闭塞,另外32%显示严重的广泛狭窄[2,3]。最近重新应用RA是由于发现Carpentier手术中被认为闭塞的RA重新开放,血管造影显示大约15年无动脉粥样硬化损害...
邢长虹曹大德肖锋吴小青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冠脉搭桥术乳内动脉桡动脉
45例老年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可行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总结45例老年人、31例非老年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作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平均搭桥3.6±0.9根,心肌阻断时间92.4±38.3分钟,手术死亡率为2.2%,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住院时间为30.3±18.6天;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经过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选择。
刘岩肖锋颜钧张希涛胡大一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老年人冠心病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被引量:21
2001年
目的 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 (CABG)术的手术指征及外科处理要点 ,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 18例急诊CABG病人中男 15例 ,女 3例。年龄 40 0~ 71 5岁 ,平均(6 1 7± 8 5 )岁。术前急性心肌梗死 (AMI) 8例 [7例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 (冠造 )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1例溶栓失败 ,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TCA],冠造均提示三支血管病变 ,急性心肌梗死到急诊CABG手术时间平均 (9 4± 6 3)h ;不稳定心绞痛不能控制 7例 ;冠状动脉造影术及PTCA时右冠状动脉撕裂、急性心包压塞及室颤各 1例。术前放置主动脉气囊反搏泵 (IABP) 13例。 17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急诊CABG术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78 5± 2 5 2 )min ,平均阻断时间 (6 5 3± 2 3 6 )min ;平均每例搭桥(3 4± 1 1)支 ;1例小切口行不停跳搭桥。采用左内乳动脉桥 14例、右内乳动脉桥 1例、桡动脉桥 6例。结果  1例术中死亡 ,1例术后死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余 16例随访 2~ 2 5个月 ,无死亡 ;亦无明显心绞痛及心肌缺血表现。结论 急诊CABG是挽救不能控制的急性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
苏丕雄肖锋张永颜钧张希涛刘岩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心肌梗塞急症
常温体外循环间断4∶1温血停跳液灌注的心肌保护被引量:4
2001年
张云肖锋苏丕雄耿博
关键词:心肌保护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为评价冠状动脉硬化病(CAD)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病死率及远期效果。方法总结了从1994年9月至1997年5月为76例CAD病人行CABG的临床资料及术后1个月至2年8个月的随访资料。结果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为2.6%,术后心排血量(4.96±1.56)和心脏指数(2.75±0.76)较术前(分别为3.88±1.74和2.17±1.06)明显增加(P<0.01),余74例在随访中仅2例出现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缓解率为97%。结论CABG可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消除心绞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张永肖锋刘岩颜钧张希涛韩薇胡大一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