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移植术
  • 3篇手术
  • 3篇体外循环
  • 3篇旁路移植
  • 3篇旁路移植术
  • 3篇外循环
  • 3篇麻醉
  • 3篇冠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非体外
  • 3篇非体外循环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异丙酚
  • 2篇瑞芬太尼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4篇吴迪
  • 7篇岳云
  • 3篇高成杰
  • 3篇柳娟
  • 3篇张汝金
  • 2篇刘扬
  • 2篇赵秋华
  • 2篇宁吉顺
  • 1篇穆宇新
  • 1篇黄宇光
  • 1篇吴安石
  • 1篇姜冠华
  • 1篇杨丽娜
  • 1篇张永谦
  • 1篇常贺生
  • 1篇隋波
  • 1篇徐志鹏
  • 1篇李训美
  • 1篇郭志红
  • 1篇龚志毅

传媒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羟乙基淀粉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的影响。方法 34例行OPCAB患者(NYHAⅠ或Ⅱ级),麻醉诱导时开始输注6%羟乙基淀粉至血管吻合完毕,总量控制为25~35ml/kg。分别于输注前(T0)、离断乳内动脉后(T1)、桥血管吻合完毕时(T2)监测血浆COP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输液量、失血量、Hb、Hct及心脏指数(CI)。结果手术过程血流动力学稳定。T1时失血量(120±30)ml,输注6%羟乙基淀粉(998±110)ml,血浆COP由T0时(21.7±1.4)mmHg升高至(22.3±1.3)mmHg(P<0.05);T2时失血量(778±179)ml,输注6%羟乙基淀粉(2190±135)ml,血浆COP降至(21.5±1.4)mmHg。T2时Hb和Hct较T0时明显下降(P<0.01),但CI显著升高(P<0.05)。结论 6%羟乙基淀粉可稳定OPCAB术血浆COP。
刘扬张永谦吴迪岳云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胶体渗透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不同药物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药物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行择期手术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C组),艾司洛尔组(E组,1 mg/kg),乌拉地尔组(U组,0.2 mg/kg)和瑞芬太尼组(R组,1 mg/kg),每组20例。复方乳酸钠液(10 mL/kg)在麻醉诱导前输注完毕。麻醉诱导前经口插入经食道超声探头,静脉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或试验药物,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1、3、5、10 min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心输出量( CO)、外周血管阻力(TSVR)、每搏量(SV)及收缩期降主动脉血流加速度(ACC)等。结果(1)血压:与基础值比较,诱导后各组MAP均降低(P<0.01);插管后(T1,3,5)C组MAP升高(P<0.01或P<0.05);组间比较,C组MAP较其他三组相同时点(T1,3,5)升高(P<0.01或P<0.05)。 HR:与基础值比较,诱导后各组HR无明显变化(均P>0.05);插管后C组(T1,3)HR增快(P<0.01),其他三组心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组间比较:C组(T1)HR较其他三组均明显增快(均P<0.05)。(2)气管插管后各组CO值、SV值、ACC值无显著性变化(均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外周血管阻力:与基础值比较,气管插管前(T0)TSVR皆明显降低(P<0.05)。插管后(T1,3,5)C组TSVR较插管前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组间比较,C组(T1~10)TSVR较其他三组相同时点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静脉应用艾司洛尔(1 mg/kg)、乌拉地尔(0.2 mg/kg)或瑞芬太尼(1 mg/kg)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对CO、SV、心肌收缩力影响甚微。
吴迪
关键词:插管法气管内艾司洛尔乌拉地尔
不同镇静程度下健康志愿者事件相关电位与意识和记忆的关系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镇静程度下事件相关电位(ERPs)与意识和记忆的关系。方法 10名志愿者加入本研究。采用异丙酚静脉靶控输注,记录不同镇静清醒(OAA/S)评分、ERPs各波(N1、P3) 波幅及潜伏期、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于OAA/S评分3分、2分时给志愿者听学习表内容。志愿者清醒后4 h进行记忆测试。采用加工分离程序(PDP)分离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计算学习表、干扰表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的测试成绩,计算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成绩。结果与基础值比较, OAA/S评分3分时,N1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3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P<0.05或0.01);OAA/S评分为2分时,N1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3消失;OAA/S评分3分时存在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评分2 分时,意识和外显记忆一同消失,内隐记忆存在。与OAA/S评分3分比较,2分时内隐记忆成绩下降 (P<0.01)。P3波幅与外显记忆成绩呈正相关(n=10,P<0.05或0.01)。结论 P3可作为判断镇静状态下意识和外显记忆存在或消失的指标,但不能反映内隐记忆的存在与否。
吴迪岳云徐志鹏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P300记忆清醒镇静
采用七氟烷或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行妇科手术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或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行妇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80例行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皆采用静脉药物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七氟烷组吸入七氟烷,丙泊酚/瑞芬太尼组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40~60,记录患者血压、心率。手术结束,停用所有麻醉药物,记录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期躁动、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麻黄碱、阿托品或乌拉地尔应用情况。结果两组意识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阿托品和麻黄碱应用较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减少[7.5%(3/40)比22.5%(9/40)、20.0%(8/40)比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乌拉地尔应用较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增加[22.5%(9/40)比2.5%(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和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或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皆可提供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
吴迪
关键词:二异丙酚瑞芬太尼七氟烷麻醉苏醒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联合七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 评价静脉输注利多卡因联合七氟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OPCABG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45 ~ 70岁,体重63 ~ 82 kg,NYHA分级Ⅰ或Ⅱ级,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5):对照组(C组)、利多卡因组(L组)、七氟醚组(S组)和七氟醚联合利多卡因组(SL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4组静脉输注异丙酚3~8 mg· kg^-1·h^-1,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值45 ~ 55,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 1.0 μg/kg和哌库溴铵0.02~ 0.04 mg/kg.L组和SL组于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随后静脉输注利多卡因2 mg/min至术毕;S组和SL组于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2.2%~2.5%)至术毕.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基础状态)、切皮、离断乳内动脉后即刻、冠状动脉近端血管吻合完毕、术毕、术后24 h时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水平.记录术中以及术后24 h内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等利多卡因有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其它3组血浆CK、CK-MB和cTnI的水平降低(P<0.05或0.01);与L组比较,SL组血浆CK-MB和cTnI的水平降低(P <0.05或0.01);与S组比较,SL组血浆CK、CK-MB和cTnI的水平降低(P<0.05).L组和SL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利多卡因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1.5 mg/kg,随后以2 mg/min速率输注)联合七氟醚(呼气末浓度2.2%~2.5%)对OPCABG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强于二者单独应用.
刘扬吴安石吴迪杨丽娜崔伶俐岳云
关键词:利多卡因心肌损伤
α、β受体和钙通道阻断药抑制气管插管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观察α受体.β受体或钙离子通道阻滞药物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比较三种不同药理作用药物验床效果。方法:拟行择期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入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艾司洛尔组(E组.1mg·kg^-1)尼卡地平组(N组.15ug·kg^-1).乌拉地尔组(U组.03mg·kg^-1),每组10人。林格氏液(10ml·kg^-1)在麻醉诱导前输注完毕。麻醉诱导完毕,经口插入食道超声探头,静脉推注生理盐水或实验药物.而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即时、插管后2,4、6、8.10分钟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外周血管阻力(TSVR)每搏量(SV),收缩期降主动脉血流加速度(ACC)等。结果:(1)与麻醉诱导前比较.诱导后各组SBP、DBP.MAP均降低(P<0.01).气管插管后(T0,2)C组SBP.DBP,MAP升高(P<0.01)。组间比较.气管插管后C组SBP.DBPMAP较三实验组同时点升高(P<0.05或0.01)。与麻醉诱导前比较.诱导后各组HR无变化.气管插管后.各组HR皆较插管前增快,E、U组在插管即时(T0)增快(P<0.01):C组持续时间较长(T0-4,P<0.05).N组插管后8分钟尚明显增快(P<0.05):(2)气管插管后各组CO值无显著性变化.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3)气管插管后(T0-10)C组TSVR升高(P<0.01或0.05):E组初期(T0、2)升高(P<0.05);N.U两组在TO时点升高(P分别小于0.05和0.01):(4)气管插管后C组SV值(T0-4)降低(P<0.05)其余三组无明显变化:(5)气管插管后各组ACC无显著性变化.相同时相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应用艾司洛尔(1mg·kg^-1)、乌拉地尔(0.3mg·kg^-1)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表现为血压、心率平稳,对心输出量.每搏量、心肌收缩力影响甚微:尼卡地平(15ug·kg^-1)静注可导致心率增加且持续时间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吴迪岳云
关键词:Β受体气管插管反应血流动力学Α受体
9013例输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及意义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分析9 013例输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并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输血的病人9 013例,应用微柱凝胶技术筛查不规则抗体,并进行鉴定。统计分析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分布及不同科室中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另外分析性别及输血/妊娠史对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9 013例输血者的血液标本中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为0.63%(57/9 013),主要为Rh型,占42.11%(24/57);其次为MNS型,占24.56%(14/57);其他类型及所占比例分别为Lewis系统(10.53%)、Kidd系统(8.77%)。P系统(5.26%)及其他(8.77%)。外科输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1.06%(14/1 321),高于其他科室的0.59%(43/7 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输血者中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为0.94%(30/3 187),明显高于男性病人的0.46%(27/5 82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妊娠史输血者的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为0.85%(34/3 986),显著高于无输血/妊娠史输血者的0.46%(23/5 027)(P<0.05)。结论输血前对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对于提高输血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筛查呈阳性病人提供适合的血型,从而降低临床免疫溶血事件的发生,提高输血的有效性。
吴迪
关键词:输血不规则抗体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估孕妇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
2024年
目的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探讨孕妇产前糖皮质激素(antenatal corticosteroid,ACS)治疗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胎龄28^(+0)~34^(+6)周早产儿211例,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塞米松进行促胎肺成熟治疗分为ACS组(131例)和对照组(80例)。在生后24 h内进行首次aEEG监测(记为aEEG1),生后5~7 d进行第2次aEEG监测(记为aEEG2),对aEEG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胎龄28^(+0)~31^(+6)周早产儿中,ACS组相较于对照组,aEEG1周期性更成熟、振幅下边界更高(P<0.05);胎龄32^(+0)~33^(+6)周及胎龄34^(+0)~34^(+6)周早产儿中,ACS组相较于对照组,连续模式比例更高、周期性更成熟且Burdjalov评分更高(P<0.05)。胎龄32^(+0)~33^(+6)周及胎龄34^(+0)~34^(+6)周早产儿中,ACS组相较于对照组,aEEG2连续模式比例更高、周期性更成熟、振幅下边界更高、波谱带宽更窄且Burdjalov评分更高(P<0.05)。结论ACS治疗早产儿比未行ACS早产儿aEEG图形更成熟,ACS对早产儿脑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吴迪鞠俊常贺生
关键词:脑发育振幅整合脑电图早产儿
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病人术中知晓及与脑电双频谱指数的关系被引量:3
2003年
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停跳冠脉搭桥(Off-pump CoronaryArtery Bypass,OPCAB)手术病人常规经验麻醉时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麻醉意识状态的临床价值,同时探讨OPCAB手术常规经验麻醉意识水平的规律,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高成杰岳云郭志红柳娟张汝金赵秋华吴迪
关键词: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脑电双频谱指数血流动力学心率
丙泊酚或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麻醉苏醒的影响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比较丙泊酚或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麻醉复苏质量。方法:选择ASAⅠ级,拟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芬太尼,爱可松。完成气管播管后,S组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P组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4~6)mg/kg·h维持麻醉。两组均同时复合瑞芬太尼连续输注,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瑞芬太尼给药速度,维持循环稳定。观察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苏醒时间,肌力等级,疼痛评分,躁动评分并记录。结果:P组在手术开始时血压低于S组(P<0.05),其它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苏醒时间、肌力、疼痛评分和躁动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或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苏醒迅速,躁动发生率低。
穆宇新龚志毅黄宇光吴迪
关键词: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苏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