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16S_RD...
  • 2篇系统进化
  • 2篇进化
  • 2篇基因
  • 2篇CO
  • 1篇形态学
  • 1篇网纹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DNA
  • 1篇扩增
  • 1篇基因序列
  • 1篇分子标记
  • 1篇PCR扩增
  • 1篇RRNA
  • 1篇COI基因
  • 1篇COI基因序...
  • 1篇侧翼序列
  • 1篇RDNA

机构

  • 4篇淮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邓道贵
  • 4篇徐敏
  • 3篇张海军
  • 3篇王文平
  • 2篇张晓莉
  • 1篇查岭生
  • 1篇晁秋杰
  • 1篇耿雪侠
  • 1篇刘飞
  • 1篇张坤
  • 1篇张立

传媒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16S rDNA和COI基因序列初步探究角壳网纹溞的分类地位被引量:1
2015年
在安徽升金湖中首次发现了角壳网纹溞。利用特异性分子标记,对角壳网纹溞的16S r DNA和COI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并进行了相关的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角壳网纹溞的16S r DNA和COI基因中A+T含量均超过60%,明显高于C+G的含量。角壳网纹溞不仅在形态上与其他同属种类相差校大,在分子进化中也与其他同属种类的遗传距离相差较大。通过K—2P双参数模型计算,角壳网纹溞COI基因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高达20%,种间遗传距离的范围为16.7%—23.9%。因此,结合其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特征暗示角壳网纹溞的进化地位应为网纹溞属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王文平邓道贵张坤徐敏张晓莉刘飞
关键词:形态学分子标记系统进化
3种溞属动物线粒体COⅠ基因及其侧翼序列的PCR扩增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3种中国常见溞属(Daphnia)动物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基因(COⅠ)及其侧翼序列。结果表明扩增出的线粒体DNA片段在碱基使用上存在明显偏倚,A+T含量均超过60%,且在重链上多使用T。推测3种中国溞属动物COⅠ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均为不完整的终止密码子(T__),而隆线溞(D.carinata)及大型溞(D.magna)COⅠ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可能是(A)CTA,较为少见。基于COⅠ基因DNA或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进化分歧及密码子使用偏向性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结果和采用不同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均显示:中国来源的两种溞属动物隆线溞与大型溞亲缘关系较近,显示出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的一致性,但长期的地理位置隔离可能增加了形态相似而来源不同(北美与中国)的同种蚤状溞(D.pulex)的种内遗传距离。
耿雪侠张立徐敏邓道贵张海军
关键词:线粒体DNA系统进化
基于16S rDNA和COⅠ基因序列探讨四种溞类的系统关系和分类地位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检验已记录的4个溞属种类(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透明溞D.hyalina、蚤状溞D.pulex和大型溞D.magna)的系统分类,用试剂盒法分别提取4种溞类的基因组DNA。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了4种溞属种类的16S rDNA和COⅠ基因部分序列,并与来自GenBank中每个种类相似度较高的同种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16S rDNA和COⅠ基因,4个溞属种类的平均种间相似度分别为85.56%和80.67%,碱基中A+T含量均明显高于G+C含量。基于COⅠ基因,巢湖隆线溞与来自GenBank上的拟同形溞(Daphnia similoides AB549199)相似度为99%,分歧度为0.4%—0.9%。就16S rDNA和COⅠ基因而言,巢湖透明溞更接近于盔形溞(Daphnia galeata)。基于16S rDNA和COⅠ基因构建的NJ树和贝叶斯树,两者的主要分枝基本一致。结果暗示,巢湖隆线溞与拟同形溞为一个种,透明溞应属于盔形溞。由于缺乏核基因的研究,有关巢湖溞属的分类地位还需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徐敏张海军邓道贵王文平张晓莉查岭生
关键词:RRNA
三种裸腹溞的16S rDNA序列分析与系统分类探讨
2015年
为了检验已记录的3种裸腹溞(发头裸腹溞(Moina irrasa)、短型裸腹溞(Moina brachiata)、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的系统分类,用试剂盒法分别提取3种裸腹溞的基因组DNA.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了3种裸腹溞的16S r DNA部分序列,并与来自Gen Bank中每个种类相似度较高的裸腹溞属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裸腹溞的平均种间相似度为88.7%,碱基中A+T含量均明显高于G+C含量.本研究的发头裸腹溞的16S r DNA序列与Gen Bank所下载的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的16S r DNA序列相似度为99%,遗传距离(K2P双参考模型)为0.5%,属种内范围;两个地区的短型裸腹溞测得的16S r DNA序列与Gen Bank下载的欧洲短型裸腹溞的16S r DNA序列序列相似度相对较低(88%~90%),遗传距离较大(13.2%~13.5%左右),已达到属内种间分化水平.基于16S r DNA构建的NJ树和贝叶斯树也支持以上结论.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发头裸腹溞可能为多刺裸腹溞,本研究用的短型裸腹溞与Gen Bank下载的欧洲短型裸腹溞已经达到种间分化的标准.由于缺乏物种形态资料和其他分子标记的对比,3种裸腹溞的分类地位还需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徐敏邓道贵张海军王文平晁秋杰
关键词:RD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