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焕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水溶
  • 3篇水溶性
  • 3篇沥青
  • 2篇氧化法
  • 2篇煤沥青
  • 2篇混酸
  • 1篇水剂
  • 1篇爬山
  • 1篇爬山虎
  • 1篇中温煤沥青
  • 1篇藜芦
  • 1篇吸水
  • 1篇吸水倍率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响应面法优化
  • 1篇两亲性
  • 1篇酶解
  • 1篇酶解法
  • 1篇酶解法提取

机构

  • 5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山西国新和盛...

作者

  • 5篇高丽娟
  • 5篇刘焕
  • 4篇赵雪飞
  • 2篇郑晓君
  • 1篇吕君
  • 1篇曹传杰
  • 1篇刘艳霞
  • 1篇张恒
  • 1篇王怡宁
  • 1篇杨小莹
  • 1篇朱亚明
  • 1篇徐妍

传媒

  • 2篇炭素技术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混酸法制备水溶性沥青的实验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中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采用浓硫酸和浓硝酸混酸氧化,碱溶酸沉法提纯制备易溶于碱性水溶液的水溶性沥青。以水溶性沥青收率及红外光谱峰强度为指标考察了氧化温度、反应时间、混酸比、液料比等因素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温煤焦油沥青在氧化温度40℃,反应时间5 h,混酸比(浓硫酸和浓硝酸的体积比)7:3,料液比1 g:20 m L,得到116%产率的水溶性沥青。
郑晓君高丽娟刘焕赵雪飞
响应面法优化水溶性沥青的制备工艺被引量:5
2017年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浓硫酸和浓硝酸为氧化剂制备水溶性沥青。以水溶性沥青的收率为指标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改性剂等因素对其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优化技术对水溶性沥青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响应面优化分析,建立了制备水溶性沥青的二阶多项式非线性回归方程和数值模型,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料比对水溶性沥青制备的影响规律,优化了水溶性沥青的制备工艺。最终得出响应面优化方案为反应温度38.07℃,反应时间7.57 h,硝酸与硫酸的体积比3∶7,液料比22.42 mL/g为最优实验方案。优化条件下验证试验结果产品最高收率是124%。研究还发现,经过产品的水溶性检测,水溶性沥青的溶解性与pH密切相关,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水溶性沥青的溶解性增大,实验获得的水溶性沥青能100%溶于pH值为12的碱性溶液。
郑晓君高丽娟刘焕朱亚明赵雪飞吕君王志雨
关键词:中温煤沥青
两亲性煤沥青的设计及制备
2015年
依据两亲性分子和煤沥青分子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制备了两亲性煤沥青。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浓硫酸为磺化剂制备两亲性煤沥青,考察温度、时间、改性剂等因素对沥青水溶物含量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手段,对两亲性煤沥青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中温沥青进行磺化后能增加产品的水溶性,且氮气氛围有利于磺化反应的进行;中温沥青磺化制备磺化沥青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 h,磺化比1.6,本工艺制备的磺化沥青磺化度为13.28%,水溶物含量为98.8%;经红外分析,水溶性沥青表面存在C=O,—COO—,—SO_3H多种含氧官能团。
高丽娟刘焕刘艳霞赵雪飞
关键词:HLB值磺化水溶性
酶解法提取爬山虎根皮中白藜芦醇的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纤维素酶解法提取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根皮中白藜芦醇,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乙醇体积分数以及浸提时间对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爬山虎根皮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纤维素酶法提取爬山虎根皮中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为10 g爬山虎根皮中酶添加量40 mg、酶解时间120 min、40℃条件下60%体积分数的乙醇浸提24 h,测得白藜芦醇含量为59.87 mg/kg。
张恒高丽娟王怡宁刘焕曹传杰
关键词:酶解法白藜芦醇
褐煤磺化腐植酸型超强保水剂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7
2015年
为获得耐盐性能强、吸水倍率高的保水剂,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和褐煤磺化腐植酸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褐煤磺化腐植酸型超强保水剂。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丙烯酰胺AM、引发剂过硫酸钾KPS、褐煤磺化腐植酸SHA、Na OH、丙烯酸AA和温度对保水剂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对制备的褐煤磺化腐植酸保水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超强保水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褐煤磺化腐植酸保水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交联剂MBA为0.0144 g、AM为0.1294 g、引发剂KPS为0.0231 g、SHA为0.1838 g、Na OH为1.1667 g、AA为0.3276 g、温度为85℃,此时保水剂的吸水倍率为2834 g/g,吸盐水倍率为135 g/g。褐煤磺化腐植酸保水剂表面呈现蜂窝状结构,且有序性较强;褐煤磺化腐植酸与高吸水性树脂分子链接枝到一起,磺酸基明显增加,褐煤磺化腐植酸参与聚合反应,说明制备的保水剂是化学键合型褐煤磺化腐植酸保水剂。
高丽娟刘焕徐妍杨小莹赵雪飞
关键词:保水剂吸水倍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