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丹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病毒
  • 3篇犊牛
  • 3篇羊口疮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定量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敏感性
  • 3篇腹泻
  • 2篇犊牛腹泻
  • 2篇羊口疮病毒
  • 2篇疫苗
  • 2篇牛腹泻
  • 2篇牛轮状病毒
  • 2篇细胞
  • 2篇口疮病
  • 1篇单核
  • 1篇单核巨噬细胞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回归试验

机构

  • 1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通辽市家畜繁...
  • 1篇内蒙古必威安...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1篇张志丹
  • 6篇周伟光
  • 5篇张七斤
  • 4篇李娜
  • 2篇关平原
  • 2篇徐晓静
  • 1篇希尼尼根
  • 1篇温永俊
  • 1篇李智
  • 1篇仲亮
  • 1篇李建

传媒

  • 3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当代畜禽养殖...
  • 2篇畜牧与饲料科...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羊口疮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被引量:2
2014年
羊口疮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羊业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羊口疮病毒(ORFV),主要感染动物的口唇、鼻孔、眼部及周围皮肤,出现丘疹和脓疱,易对幼龄动物吸吮乳汁和成年动物采食造成一定的影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春夏季节尤为严重,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常给养羊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对羊口疮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羊口疮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涂明亮张志丹安维雪李娜庞方圆张七斤
关键词:羊口疮羊口疮病毒防控措施
布鲁菌疫苗株Rev.1全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2020年
为促进布鲁菌病Rev.1疫苗及相关疫苗的研发,该研究提取Rev.1疫苗株核酸,应用PacBio平台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Rev.1疫苗株基因组大小约3299187 bp,G+C含量为57.2%,组装为染色体1、染色体2两条环状基因组,大小分别为2121370、1177817 bp,G+C含量分别为57.2%、57.3%。将其Ery、BLS和VirB10基因序列与9株GenBank上发表的布鲁菌参考菌株的Ery、BLS和VirB10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源性为97.4%~100%。
于环宇张志丹刘建奇赵丹彤赵丽霞刘国英宋庆庆王国华潘相臣刘冬冬田普厚石顺利关平原
关键词:布鲁菌全基因组测序
绵羊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羔羊睾丸细胞、Marc-145、Vero细胞对病毒进行分离和培养,通过动物回归试验、组织病理学切片的观察、透射电镜观察、PCR鉴定等方法进行病毒的鉴定,并参照GenBank中绵羊痘病毒P3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成功地对分离株的P3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多株参考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痘病毒粒子;动物回归试验中试验动物临床症状为典型的羊痘症状;组织病理学切片中观察到羊痘病毒嗜酸性包涵体;通过DNASTAR与参考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与参考株同源性为97.2%~99.5%。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绵羊痘病毒,并命名为SPPV-NeiMengG2015。
安维雪李建李娜涂明亮张志丹王艳杰张七斤
关键词:绵羊痘病毒P32基因
牛嵴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023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且能定量分析牛嵴病毒(Bovine kobuvirus,BKoV)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布的牛嵴病毒3D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牛嵴病毒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最佳上下游引物浓度均为300nmol·L^(-1),探针浓度为400 nmol·L^(-1),在1×10^(1)~1×10^(8)copies·μ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9,扩增效率为103%;特异性较强,在多个犊牛腹泻相关病原中,只检测出牛嵴病毒;敏感性较高,对BKoV质粒标准品最低检测下限为1×10^(1)copies·μL^(-1),而普通RT-PCR对BKoV质粒标准品最低检测下限为1×10^(2)copies·μL^(-1);重复性较好,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2021年3~5月采自内蒙古地区牧场的37份犊牛粪样中BKoV的检出率为24.3%,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其病毒载量,其中腹泻粪样平均病毒载量为3.7×10^(5)copies·μL^(-1),健康犊牛粪样平均病毒载量为8.65×10^(3)copies·μL^(-1)。【结论】建立的牛嵴病毒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为BKoV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赵润涛特木尔巴根郭宇武娅楠王旭芬侯琳张贺赵洋张志丹周伟光
关键词:荧光定量RT-PCR犊牛腹泻敏感性
羊口疮疫苗对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为深入研究羊口疮疫苗诱导机体产生免疫效应的分子机理,用羊口疮疫苗免疫兔,并对其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和外周血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将500 m L灭活的羊口疮病毒感染细胞毒液和经超声波破碎的灭活羊口疮病毒感染细胞毒液分别浓缩至100 m L,按照佐剂说明书比例,分别与弗氏佐剂、201VG、1313VG、GEL01、11R VG混匀。另外,取灭活的羊口疮痂皮毒液10 m L与201 VG混匀,制备成疫苗。用所制备的不同佐剂疫苗各免疫2只兔子。在免疫后不同时间采集外周血,应用琼脂免疫扩散方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兔子接种羊口疮疫苗后期,血清中抗体效价除了"1313VG+未破碎病毒"组为1:8之外,其他组别的抗体效价均达到1:16或1:32;各组别外周血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总体上升,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6)的表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羊口疮疫苗可以同时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但对该两种免疫应答的诱导水平不同。
李智张七斤安维雪涂明亮张志丹李娜仲亮
关键词: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特异性抗体佐剂
BHV-1感染牛巨噬细胞对CD300a转录的影响
2023年
为探究抑制性受体CD300a在牛Ⅰ型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 1,BHV-1)免疫调控机制中的作用,分离鉴定了1株BHV-1内蒙古株,并建立CD300a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HV-1感染牛单核巨噬细胞后0,6,12,24,48,72 h 6个时间点以及空白对照组CD300a基因的转录变化。将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使用双标准曲线法计算攻毒组与对照组CD300a基因各时间段的相对表达量,分析CD300a在攻毒前、后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BHV-1分离株在MDBK细胞上出现典型细胞病变效应,测得其病毒滴度为107.23TCID50/mL。本研究建立的CD300a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CD300a基因和β-actin基因标准品的Ct值与模板浓度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溶解曲线均为特异单峰,最低检测限均为10拷贝/μL,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可以准确检测出BHV-1攻毒后巨噬细胞内的CD300a基因表达量。经计算,攻毒组CD300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6,12,24 h的表达差异倍数显著高于0,72 h(P<0.05),表达差异倍数在12 h时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表达差异倍数从6 h时开始巨幅增长,12 h达到最大,48 h开始趋于稳定。结果表明CD300a基因作为巨噬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表达量在BHV-1入侵时会显著变化,推测CD300a基因为协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或免疫逃逸也相应增多,在抗病毒免疫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
王旭芬安冬侯琳赵润涛张贺赵洋张志丹周伟光
关键词:传染性鼻气管炎荧光定量PCR单核巨噬细胞
羊口疮病毒内蒙株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8
2016年
为增强羊口疮病毒(ORFV)的基础理论研究及羊口疮的防控等工作,本研究通过将毒株接种羊睾丸细胞进行增殖培养、病毒粒子的形态学观察、超薄切片观察、动物回归、B2L和VIR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等试验,对待检毒株(内蒙古分离株ORFV/nm-w)进行了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本分离株能够引起羊睾丸细胞产生明显病变,病变开始出现和出现80%CPE的时间分别为接种后24和72h,病毒滴度TCID 50为10-6。5。病毒粒子为椭圆形,在细胞质内增殖,接种毒株的羊只出现典型的CE症状。扩增后的产物经序列分析表明,ORFV/nm-w分离株的B2L基因和VIR基因与GenBank已发布毒株的该序列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7%~98.8%,96.2~99.3%,且该分离株与中国陕西株和新疆株同源关系最近。
涂明亮安维雪张志丹李娜庞方圆张七斤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动物回归试验生物学特征
牛轮状病毒和志贺菌阳性犊牛腹泻粪便样本中肠道菌群的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犊牛感染不同病原所引发的腹泻可导致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改变。为研究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从内蒙古西部地区选取3个规模化养牛场采集新鲜粪便样本38份,其中腹泻粪样30份,健康粪样8份。采用PCR方法进行腹泻相关病原检测后分为3组,分别为健康组(HC)、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感染腹泻组(DC_a)和埃希菌属-志贺菌感染腹泻组(DC_b)。提取总DNA,采用通用引物对细菌16S rDNA基因的高可变V3-V4区进行PCR扩增,采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α多样性指数表明腹泻犊牛与健康犊牛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且DC_b组α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在门水平上,3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但其相对丰度差异显著,DC_b组厚壁菌门显著降低(P<0.05),放线菌门显著增加(P<0.05);在属水平上,3组的优势菌属不同且相对丰度也有差异。通过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表明,与HC组相比,DC_a组在甘露糖降解、半乳糖降解、糖和维生素的生物合成等相关代谢通路显著下降;DC_b组在己糖醇的降解和L-色氨酸生物合成等相关代谢通路显著富集。本研究表明,健康犊牛与腹泻犊牛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差异显著(P<0.05);变形菌门中的致病菌不仅会引发犊牛腹泻,还会导致肠道的炎症反应;瘤胃球菌科有多种功能且难以通过扩增子测序数据推断不同属的功能差异;腹泻与能量及营养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密切相关。
陈烨馨谢梦圆李文豪张志丹王晓丹陈柯佳刘平平周伟光王建龙徐晓静
关键词:犊牛腹泻肠道菌群多样性
BVDV基因分型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快速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和区分不同基因型的BVDV,试验根据GenBank中BVDV的3种基因型5′端非翻译区(UTR)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和3个探针,优化引物和探针浓度,建立BVDV基因分型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采集28份犊牛鼻拭子和40份粪便拭子样品,应用建立的方法进行检测,并与普通RT-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扩增体系经优化,BVDV-1、BVDV-2和BVDV-3的最佳引物浓度分别为350,350,200 nmol/L,最佳探针浓度分别为400,550,350 nmol/L,试验建立的三重实时实光定量RT-PCR方法从多种致牛腹泻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中只检测到BVDV-1、BVDV-2和BVDV-3;同时检测到的BVDV-1、BVDV-2和BVDV-3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0×10^(1),1.0×10^(2),1.0×10^(1) copies/μL,而普通RT-PCR方法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0×10^(2),1.0×10^(5),1.0×10^(3) copies/μL;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0%。应用该方法从采集的68份临床样品中检出17份BVDV-1阳性样品,而普通RT-PCR只检测出12份BVDV-1阳性样品。说明试验建立的BVDV基因分型三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可用于BVDV的3种基因型的快速鉴别。
彭雪松温永俊关平原徐晓静希尼尼根张志丹张七斤周伟光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分型敏感性特异性
牛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2023年
为了解呼和浩特市周边部分犊牛养殖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流行趋势,本研究采集呼和浩特市周边地区2个牧场腹泻粪样22份,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利用qPCR方法鉴定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筛选出ETEC菌株,利用PCR方法检测ETEC分离菌株O抗原血清型;选取其中3株与实验室提供的1株ETEC阳性菌株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2份样品中14份样品ETEC呈阳性,致病性试验得到2株有致病力菌株8-1、D2,经测定8-1菌株半数致死量(LD50)为5×108 CFU/mL,绝对致死量(LD100)为9×108 CFU/mL;D2菌株LD50为1.2×109 CFU/mL,LD100为2×109 CFU/mL。经PCR鉴定D2菌株O抗原血清型为O2,8-1菌株为O118。由此得出,分离出的2株菌株有致病力,血清型明显。
张贺潘静赵敏王旭芬赵润涛侯琳张志丹周伟光
关键词: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致病力血清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