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媛媛

作品数:3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专利
  • 1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肿瘤
  • 9篇细胞
  • 9篇抗肿瘤
  • 8篇活性
  • 7篇药物
  • 7篇多肽
  • 5篇瘤活性
  • 4篇洋橄榄
  • 4篇肿瘤药
  • 4篇肿瘤药物
  • 4篇橄榄
  • 4篇腺癌
  • 4篇抗肿瘤药
  • 4篇抗肿瘤药物
  • 3篇异源
  • 3篇异源表达
  • 3篇杀瘤
  • 3篇杀瘤活性
  • 3篇射线衍射
  • 3篇免疫

机构

  • 31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华北理工大学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淮海工学院

作者

  • 31篇杨兆勇
  • 31篇金媛媛
  • 18篇樊帅
  • 9篇刘娟娟
  • 7篇冯晓洲
  • 7篇李亚东
  • 4篇田喜凤
  • 4篇白利平
  • 4篇李丹阳
  • 3篇孙婉
  • 3篇刘凡
  • 2篇生宁
  • 2篇黄颖
  • 2篇陈静
  • 2篇张晓琳
  • 2篇赵晨
  • 1篇王以光
  • 1篇吴少杰
  • 1篇赫卫清

传媒

  • 6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Journa...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DP-3-O-(R-羟基十四酰)-N-乙酰氨基葡萄糖脱乙酰基酶的表达、纯化及与ACHN-975复合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
2019年
目的以 UDP-3-O-(R-羟基十四酰)-N-乙酰氨基葡萄糖脱乙酰基酶(LpxC)-ACHN-975 晶体复合物结构为基础,研究小分子与靶蛋白的结合位点与方式,进而依据复合物结构设计该化合物,以获得活性强、毒性低的药物小分子。方法运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超嗜热菌(Aquifex aeolicus)来源的 AaLpxC 进行异源表达,采用 Zn^2+-NTA 亲和层析、Q-HP 强阴离子交换色谱和 Superose 12 分子排阻色谱对重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对 AaLpxC 进行结构生物学研究,采用蒸汽扩散-悬滴法进行结晶条件筛选以及优化。结果获得纯度在 90%以上的超嗜热菌来源的 AaLpxC,经过结晶条件的优化获得分辨率为 1.21 А(1 А= 1 × 10^-10 m)的 AaLpxC 与 ACHN-975 的复合物晶体的衍射数据,其晶胞参数为 a = 65.569 А,b = 65.569 А,c = 131.595 А,α= 90.000°,β= 90.000°,γ= 120.000°。结论 ACHN-975 与 AaLpxC 复合物晶体结构的获得有望对 ACHN-975 小分子结构优化及设计提供指导方向及重要依据。
李丹阳樊帅金媛媛杨兆勇
关键词:蛋白纯化
多肽XZZ-5的异源表达及其在增强CIK细胞杀瘤活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肽XZZ‑5在诱导增强CIK细胞抑瘤活性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利用多肽XZZ‑5诱导CIK或DC‑CIK细胞,可以有效加强其增殖与分化,提高其杀瘤活性,有望开发成为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手段。
杨兆勇冯晓洲李亚东金媛媛白利平汪康游刘凡
文献传递
多肽IMB-M2的异源表达及其在增强NK细胞杀瘤活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肽IMB‑M2在增强NK细胞杀瘤活性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多肽IMB‑M2作为细胞因子添加至NK细胞培养体系中,可以提高NK细胞杀瘤活性,有望开发成为一种细胞因子类药物,应用于抗肿瘤的生物治疗中。
杨兆勇刘娟娟樊帅金媛媛冯晓州李丹阳邹森
文献传递
多肽IMB-P1的理性设计及活性评价
2022年
目的通过对多肽IMB-P1进行截短设计并进行体内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确定多肽IMB-P1的最小功能片段。方法分别从N端和C端对多肽IMB-P1进行截短,经固相合成法制备目标多肽。测定这些多肽对PD-1/PD-L1结合的抑制活性,在荷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评价它们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并测定活性好的多肽在血浆中的稳定性及其二级结构特征。结果设计合成了6条IMB-P1截短多肽IMB-P1-1~6。经PD-1/PD-L1结合的抑制活性评价,发现IMB-P1-2、IMB-P1-3和IMB-P1-6抑制活性较好,其中多肽IMB-P1-6的抑制率最高,可达90%。在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IMB-P1-2的抑瘤作用与IMB-P1相当,其他多肽的抑瘤活性都有所下降。经过HPLC检测发现多肽IMB-P1-2在血浆中的稳定性优于IMB-P1-3和IMB-P1-6。多肽IMB-P1无论是在水中还是在SDS环境中均呈无规则卷曲状态,而多肽IMB-P1-2在水中形成了α-螺旋结构。结论鉴定出与多肽IMB-P1体内抗肿瘤活性相当的更短多肽IMB-P1-2及其二级结构特征,为将来进一步提高多肽活性的修饰策略提供了锁定其α-螺旋构象的方向。
刘娟娟金媛媛邹森冯晓赫卫清杨兆勇
关键词:PD-1/PD-L1
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色氨酰-tRNA合成酶BsTrpRS的表达、纯化及其与创新霉素复合物的单晶制备和X-射线衍射分析
2021年
目的获得来源于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色氨酰-tRNA合成酶(BsTrpRS)与创新霉素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创新霉素的理性设计提供结构基础。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异源表达获得BsTrpRS可溶性表达,采用亲和层析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分子排阻色谱纯化目的蛋白,以期获得纯度在90%以上的BsTrpRS,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法检测BsTrpRS与创新霉素的亲和力。选用悬滴-水蒸汽扩散法筛选蛋白质结晶条件,通过优化结晶条件获得高质量晶体,利用上海光源蛋白质晶体学光束线站收集X-ray衍射数据。结果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成功构建含bstrprs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得到重组表达菌株。运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色谱和分子排阻色谱等蛋白纯化技术,获得高纯度BsTrpRS蛋白。利用ITC技术确证创新霉素与BsTrpRS之间亲和力为3.2μmol/L。通过晶体筛选优化,最佳结晶条件为1.8 mol/L K_(2)HPO_(4),pH 7.6,37℃,0.75%(v/v)1,3-丙二醇,最终获得X-ray衍射分辨率为2.06A的BsTrpRS/创新霉素二元复合物晶体,其晶胞参数为a=91.675A,b=91.675A,c=152.37A,α=90.000°,β=90.000°,γ=120.000°,晶体的马修斯系数为2.48A^(3)/Da,最小非对称单位内含有2个蛋白分子,溶剂百分比为50.46%。结论创新霉素与BsTrpRS复合物晶体结构的获得,有望对创新霉素小分子结构优化及设计提供指导方向及重要依据。
樊帅吕广新金媛媛杨兆勇
关键词:创新霉素X-射线衍射
多肽XZZ-5的异源表达及其在增强CIK细胞杀瘤活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肽XZZ-5在诱导增强CIK细胞抑瘤活性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利用多肽XZZ-5诱导CIK或DC-CIK细胞,可以有效加强其增殖与分化,提高其杀瘤活性,有望开发成为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手段。
杨兆勇冯晓洲李亚东金媛媛白利平汪康游刘凡
多肽UNAM的生物合成及其在DC-CIK细胞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制备尿苷二磷酸-N-乙酰胞壁酸(UNAM),并研究其提升DC-CIK细胞识别及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通过设计体外酶促反应合成多肽UNAM的路线,构建体外酶促反应体系,按照UNAM的路线图合成多肽产物,并采用制备液相纯化和收集最终产物。使用常规培养方法和添加UNAM的方法分别对DC-CIK细胞进行诱导培养,观察培养后的DC-CIK细胞对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利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系统,获得了UNAM生物合成途径中的NahK、GlmU、MurA和MurB 4个酶,并成功合成了分枝杆菌细胞壁肽聚糖生物合成中的中间产物UNAM。在动物实验中,UNAM-DC-CIK细胞对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比常规方法的DC-CIK细胞更好,其带瘤生存期更长(43 d),优于DC-CIK治疗组(38 d)和对照组(25 d)。结论UNAM可以提升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对肿瘤的杀伤能力。
史北辰冯茜韩强陈浩东孙越周国栋金媛媛张志斐杨兆勇
关键词:生物合成DC-CIK细胞抗肿瘤
细菌转位酶MraY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磷酸-N-乙酰胞壁酸酯-胸腺喷丁转位酶(Mra Y,转位酶I)是细菌中普遍存在且对细菌生长有重要作用的一种酶,是发展新的抗菌药物的重要靶点。此外,几类此酶的抑制剂已经被发现。近来,Mra Y的晶体结构也被Chung等阐明。结合晶体结构及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研究将有助于活性药效团的确定和对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本文概述了Mra Y的整体结构及其抑制剂,并对这些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和Mra Y作为抗菌药物靶点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金媛媛刘娟娟冯晓洲李亚东汪康游孙婉田喜凤杨兆勇
关键词:肽聚糖抗生素构效关系
脐血来源NK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其抗肿瘤细胞活性的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脐血单个核细胞来源NK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自脐静脉消毒后全封闭采集脐血,肝素抗凝,分离单个核细胞,用NK细胞培养基培养14 d,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并使用RTCA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细胞增殖曲线,观察NK效应细胞按效靶比1:1、5:1与10:1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培养14 d的脐血单个核细胞,细胞总数扩增294倍,其中NK细胞扩增5580倍。NK细胞CD3^(-)CD56^(+)阳性率为97.93%,与杀伤功能相关的重要分子CD16、NKG2D、NKp30、NKp44的表达阳性率均在95%以上。对A549肺癌细胞株作用6 h的杀伤活性,在1:1~10:1效靶比范围内,随着效靶比增加,杀伤活性从(78.16±2.41)%逐渐增强到(95.71±3.21)%;并且在效靶比1:1的情况下,随着作用时间从6 h延长到24 h,杀伤活性也从(78.16±2.41)%逐渐增强到(96.33±2.15)%。结论建立了无需分选细胞、无需滋养层细胞、操作简单、通用性强的脐血NK细胞培养方法,获得的NK细胞纯度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强。
韩强张志刚刘坤朱贤兑金媛媛张志斐杨兆勇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脐血体外扩增
来源于Mangifera indica L.C-糖基转移酶MiCGTb的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纯化、结晶化以及晶体学研究
2021年
目的获得来源于Mangifera indica L.C-糖基转移酶C-glycosyltransferase(MiCGTb)的晶体结构,为解析C-糖基转移酶催化机制提供结构基础。方法因MiCGTb较不稳定,构建MiCGTb截短蛋白MiCGTb1(Asn8-Lys465)表达质粒,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实现MiCGTb1可溶性表达,采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排阻色谱纯化目的蛋白,选用气相扩散悬滴法,通过优化结晶条件获得可进行X-ray衍射的高质量晶体,获取衍射数据。结果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成功构建含MiCGTb1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化BL21-CodonPlus(DE3)-RIPL得到重组表达菌株。运用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蛋白纯化技术,获得用于结晶化的蛋白样品。气相扩散悬滴法确定的结晶条件为:0.2 mol/L MgCl_(2)、0.1 mol/L Tris pH 8.0、40%MPD,结晶温度为23℃,添加剂为乙二醇(0.75%v/v),获得X-ray衍射分辨率为3.30Å的衍射数据。结论来源于Mangifera indica L.C-糖基转移酶截短蛋白MiCGTb1晶体的获得有望对解析C-糖基转移酶的晶体结构以及催化机制奠定基础。
樊帅吕广新刘凡金媛媛杨兆勇
关键词:X-射线衍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