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攀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血管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胆管造影术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正常成人
  • 1篇肉瘤
  • 1篇肾癌
  • 1篇肾癌诊断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疾病
  • 1篇十二指肠憩室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抗原
  • 1篇体层摄影

机构

  • 6篇内江市第二人...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董攀
  • 3篇詹先进
  • 1篇蒲永昌
  • 1篇曾智
  • 1篇赵世胜
  • 1篇李杭
  • 1篇闵凡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常规3D胰胆管磁共振成像在十二指肠憩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3D胰胆管磁共振成像(MRCP)在十二指肠憩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磁共振(MR)诊断为十二指肠憩室的患者38例,其中32例并发胆管结石,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胆管结石及憩室患者32例的病历资料。结果 32例中发生在十二指肠降段乳头区外者27例,十二指肠乳头区4例(其中1例发生在胆总管、胰管开口于憩室内),发生在十二指肠水平段近端1例。结论 MRCP在十二指肠憩室诊断中有重要意义,降低了患者接触X线的概率,MRCP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简单、安全、可靠。
詹先进董攀赵世胜
关键词:憩室十二指肠疾病
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探析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对肾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58例经手术病理活检确诊肾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活检确诊为肾癌,接受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学活检作为金标准,分析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结果三期增强扫描准确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后CT值为(32.18±8.55)HU,病灶直径平均(4.94±4.31)cm。大部分病灶为等密度状态,密度均匀,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肾周间隙有“线状”“毛刺”结构;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发现患者动脉期CT值为(85.12±30.43)HU,实质期为(62.11±21.63)HU,大部分患者病灶外观为类圆形,6例表现为不规则形,在动脉期患者出现一定程度中-高度强化,大部分增强后边界清晰,大部分可发现有假包膜与“短刺”征,中心区诸如坏死、出血、囊变等情况无明显强化,在实质期强化程度呈递减变化,病灶区域有“快进快退”的特征,在静脉期扫描强化的程度有明显衰退。结论应用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肾癌患者诊断率较高,可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病灶状态,为后续治疗方案制订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董攀闵凡王小林龚海荣李勇
关键词:肾癌
基于mpMRI评估PI-RADS评分<3分人群穿刺诊断前列腺癌及CsPCa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评估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3分人群穿刺诊断前列腺癌及具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基于mpMRI评估PI-RADS评分<3分及经会阴穿刺活检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39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患者穿刺诊断前列腺癌及CsPCa的影响因素。结果392例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前列腺84例,其中CsPCa 6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密度与穿刺诊断前列腺癌有关(P<0.05);年龄、PSA水平、PSA密度和f/t PSA与穿刺诊断CsPCa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PSA密度为影响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独立因素(P<0.05);年龄、f/t PSA、PSA水平和PSA密度均为影响穿刺诊断CsPCa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年龄和PSA密度与基于mpMRI评估PI-RADS评分<3分人群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风险有关。同时,年龄、f/t PSA、PSA水平和PSA密度均可用于穿刺诊断CsPCa的风险预测。
董攀曾智蒲永昌石涛林永詹先进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DR、CT及MRI对骨肉瘤临床征象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DR、CT及MRI对骨肉瘤的临床征象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83例骨肉瘤患者,其中66例行DR检查,47例行CT检查,38例行MRI检查,分为A组;20例行3种方法联合检查,为B组。观察83例患者病变的发病部位,对比A、B两组对骨肉瘤各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及B组3种检查方法对同一影像学征象检出率。结果 83例骨肉瘤患者中,股骨远端占比43. 4%,胫骨近端占比20. 5%,股骨干占比10. 8%,胫骨下段占比9. 6%,髂骨占比6. 0%;腓骨近端占比6. 0%,桡骨远端占比3. 7%。DR、CT、MRI单独检测与三者联合检测骨肉瘤患者的各影像学征象对比无统计学意义,B组中3种检查方法对骨质破坏、骨膜三角、骨膜反应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其对肿瘤骨、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MRI对肿瘤骨的检出率显著低于DR及CT,DR对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显著低于CT及MRI,P <0. 05。结论 DR、CT、MRI对骨肉瘤的影像学征象检查中,CT对骨肉瘤的各影像学征象检出能力最好。
龚海荣李杭董攀
关键词:DRCTMRI骨肉瘤
血管CT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早期诊断及病因判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血管CT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早期诊断及其病因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脑出血患者257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三组,CT组100例采取常规CT检查,MRI组30例采取MRI检查,血管CT成像组127例采取血管CT成像技术检查。统计并比较三组患者的病灶形状、部位、病灶检出率以及病因检出率。结果 CT组病灶检出率为74. 00%(74/100),MRI组病灶检出率为80. 00%(24/30),血管CT成像组病灶检出率为94. 49%(120/127),血管CT成像组病灶检出率高于CT组与MRI组(P <0. 05)。三组病灶形状、部位及基底节出血、丘脑脑叶出血、脑干小脑出血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血管CT成像组特殊病因脑出血病因检出率高于CT组、MRI组(P <0. 05)。结论血管CT成像技术能早期诊断脑出血,及时发现病变部位,准确显示病灶及其邻近大血管关系,病因判断明确,值得推广普及。
林永董攀
关键词:脑出血
正常成人回盲瓣64排螺旋CT增强表现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正常回盲瓣的CT增强表现。方法:收集因其他原因、排除回盲部疾患的病例186例,观察正常回盲部的CT增强及供血动脉情况。结果:186例患者回盲部显示率100%,165例(88.7%)回盲瓣位于盲肠内侧壁,21例(11.2%)位于后壁,形态可分为鸟嘴型、靶型、唇型、囊肿样型、混合型,平扫呈近似肠壁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与正常肠壁强化一致,呈均匀强化、花环状强化、线条状强化,同时清晰显示回盲瓣供血动脉。结论: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回盲瓣结构及供血动脉,对回盲瓣是否异常提供重要信息。
詹先进董攀刘曹戌
关键词:成人回盲瓣计算机体层摄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