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辉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酒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亚低温
  • 5篇重症
  • 5篇颅脑
  • 5篇颅脑损伤
  • 5篇脑损伤
  • 4篇亚低温治疗
  • 4篇重度颅脑损伤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PICCO
  • 2篇并发
  • 1篇冬眠合剂
  • 1篇动力学监测
  • 1篇动力学影响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治疗
  • 1篇血量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监...
  • 1篇血流动力学影
  • 1篇血流动力学影...

机构

  • 9篇酒泉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孙志辉
  • 5篇李晖
  • 4篇王敏
  • 3篇齐英杰
  • 2篇唐丽华
  • 1篇马树勇
  • 1篇何锋

传媒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标准化
  • 1篇甘肃医药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 1篇益寿宝典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6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对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循环系统并发症控制的有效性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技术对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循环系统并发症控制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入住重症医学科(ICU)的重型颅脑损伤行亚低温治疗患者70例,分为常规组和PICCO组,PICCO组通过PICCO监测仪实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依靠数据资料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常规组因家属拒绝行PICCO监测,仅用心率(P)、有创动脉压(MAP)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使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亚低温治疗循环系统并发症主要发生在降温期和低温期,PICCO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PICCO组液体入量比常规组少(P<0.01);治疗21天后,PICCO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1);PICCO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严重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PICCO监测技术可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数,合理的指导液体管理及冬眠药物的剂量,可以有效控制亚低温治疗中心律失常、低血压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降低亚低温治疗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减轻社会负担。
孙志辉刘秦勤王敏齐英杰李晖
关键词:颅脑损伤并发症重症监护
PICCO对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维持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入住ICU的重型颅脑损伤行亚低温治疗患者(≥18岁)选取90例,分为对照组和PICCO组,PICCO组通过PICCO监测仪实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依靠数据参数来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对照组仅用常规循环监测指标使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在亚低温治疗时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在降温期和低温期发生,PICCO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ICCO组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ICCO组患者液体入量比对照组少(P<0.05),PICCO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PICCO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严重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PICCO可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合理的管理液体出入量及指导镇定药物的剂量,可以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有效控制亚低温治疗中低血压、心律失常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孙志辉刘秦勤王敏齐英杰李晖
关键词:PICCO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米力农在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2022年
目的:观察重症心力衰竭病患应用米力农的效果。 方法:对 2019 年 12 月~2021 年 12 月期间在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治重症心力衰竭的 60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实施常规治疗并加用硝酸甘油的 30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实施常规治疗、硝酸甘油、米力农联合治疗的 30 例患者设为研究组。 组间对比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气管插管时间以及心功能指标给药前后的变化。 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方面两组无明显不同(3.33% vs10% ),P>0.05。 在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86.67% )比对照组(63.33% )高得多,P<0.05 左心室舒张 / 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在给药前进行检测,两组无明显不同,P>0.05;给药后再次对比,不仅两组以上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研究组的变化更是比对照组大,P<0.05。 研究组的气管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对比有差异。 结论:重症心力衰竭病患应用米力农既有安全性又有显著疗效,且对患者心功能有积极影响,更能缩短气管插管时间。
魏耀耀孙志辉
关键词:米力农重症心力衰竭安全性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对IFN-γ、PCT及LTE4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研究组接受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干扰素(IFN)-γ、降钙素原(PCT)及尿白三烯(LT)E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IFN-γ、PCT及LTE4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环境、生理、社会关系及心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环境、生理、社会关系及心理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恶心、皮肤瘙痒、腹泻、低氧血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接受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调节IFN-γ、PCT及LTE4因子水平,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李晖魏崴宋娜裴雪唐丽华孙志辉
关键词:痰热清重症肺炎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血量对镇静药物在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使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血量(PICCO)评价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与冬眠合剂对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入住ICU的成人(≥18岁)重度颅脑损伤行亚低温治疗及PICCO监测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A组)和冬眠合剂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负荷剂量咪达唑仑0.20mg/kg静脉推注,再以咪达唑仑0.10~0.25 mg/kg·h联合芬太尼0.001~0.002 mg/kg·h维持。B组:冬眠合剂(生理盐水50ml+氯丙嗪50 mg+异丙嗪50 mg+哌替啶100 mg),以6~8 ml/h泵入并维持。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亚低温治疗后,A组心率、心脏指数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血管外肺水指数、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患者镇静、镇痛治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循环稳定,且能够达到良好的辅助降温效果,有效控制寒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亚低温治疗辅助镇静药物。
孙志辉李晖齐英杰王敏
关键词:冬眠合剂亚低温治疗血流动力学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离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检验科微生物数据库,选取213例非重复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检出CRE为实验组,190例患者未检出CRE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AP并发腹腔感染CRE的相关影响因素。采集患者无菌体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仪及配套鉴定卡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Phoenix细菌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对筛选出的CRE菌株进一步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复核。采用PCR方法检测CRE菌株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KPC-2、NDM、IMP、VIM、OXA-48)、ESBLs基因(TEM、SHV、CTX-M)的情况。结果23例SAP并发腹腔感染患者检出CRE,共检出CRE 26株,主要来自腹腔引流液标本,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26株CRE对厄他培南、头孢西丁、氨曲南全部耐药,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于80%,分别为80.77%、84.62%、80.77%、96.15%、96.15%、80.77%、84.62%,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多粘菌素的耐药率低于30%,分别为26.92%、3.85%、3.85%。26株CRE菌株中,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携带率为93.31%,其中KPC-2基因携带率为38.46%,NDM基因携带率为34.62%,IMP基因携带率为11.54%,KPC-2+NDM基因、KPC-2+IMP基因的携带率均为3.85%。ESBLs基因的携带率为69.23%,其中TEM基因携带率为30.77%,SHV基因携带率为26.92%,CTX基因携带率为11.54%。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性别、胰腺炎病史、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检出CRE前住院天数、APACHEⅡ评分、糖尿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肠功能障碍时间、禁食时间、
孙志辉杨伟刘秦勤杨婷邓存文唐丽华魏崴何锋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
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应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亚低温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ICCO监测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72例。结果利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数指导治疗,可使平均动脉压更稳定,进而增加脑灌注,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减少肺水肿发生,有利于肺换气,临床效果肯定。结论在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中运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是安全、可靠的,且并发症少,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李晖刘秦勤孙志辉
关键词:PICCO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
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的1000例ICU危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0例患者,研究组ICU危重症患者采取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方案,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院内转运方案。结果:研究组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时间,主要包括转运至CT扫描室、转运至介入治疗室、转运至手术室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与患者自身病情相关的事件,与转运人员相关事件,与仪器药品相关时间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应用于ICU危重症患者转运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转运效率,缩短转运时间,有效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转运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孙志辉魏崴魏耀耀马树勇
关键词:院内转运安全管理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索PICCO(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对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在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9月入住ICU的成人(≥18岁)重型颅脑损伤行亚低温治疗患者选取60例,分为PICCO组和常规组,PICCO组通过PICCO监测数据分析指导液体管理来维持脑灌注压,常规组通过检测中心静脉压(CVP)、有创动脉压指导液体管理来维持脑灌注压。结果:PICCO组患者开始降温的6h液体入量比常规组大(P〈0.05),在亚低温维持阶段,平均液体入量比常规组小(P〈0.05)。各时段平均液体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O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治疗14d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PICCO组GC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1),PICCO组病死率低于常规组(P〈0.05),PICCO组脑灌注压高于常规组(P〈0.05),PICCO组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PICCO通过对容量性指标的监测,能准确地控制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患者皿容量,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缩短ICU住院时间,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减轻社会负担。
孙志辉王敏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PICCO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