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文慧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羧甲基壳聚糖
  • 6篇壳聚糖
  • 6篇甲基
  • 4篇叶酸
  • 3篇毒性
  • 3篇肾移植
  • 3篇术后
  • 3篇肿瘤
  • 3篇肿瘤靶向
  • 3篇靶向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药师
  • 2篇移植术
  • 2篇移植术后
  • 2篇隐球菌
  • 2篇隐球菌性
  • 2篇隐球菌性脑膜...
  • 2篇肾移植术
  • 2篇肾移植术后

机构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广州医学院附...
  • 3篇贵州省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2篇湘南学院附属...
  • 2篇粤北人民医院
  • 1篇湘南学院

作者

  • 13篇高文慧
  • 5篇陈志良
  • 4篇陈志喜
  • 4篇范彩霞
  • 3篇刘世霆
  • 3篇张庆
  • 2篇熊世娟
  • 2篇李明琰
  • 2篇晏媛
  • 2篇方敏
  • 2篇赖水招
  • 2篇吕田明
  • 2篇郑锦坤
  • 2篇范彩霞
  • 1篇尹恝
  • 1篇刘晓加
  • 1篇漆林艳
  • 1篇王立
  • 1篇王圆圆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临...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两性霉素B的含量
2012年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脑脊液中两性霉素B,并用于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样品的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 C18(5μm,4.6 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0.005 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甲醇(21∶79),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80 nm,室温下进样20μL。结果:由于患者脑脊液中药物的含量测定范围较大,故采用2个浓度线性范围:1.25~30μg.mL-1(r=0.9999),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4.9%,日内RSD≤1.38%,日间RSD≤2.67%;0.11~5μg.mL-1(r=0.9999),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3.1%,日内RSD≤1.73%,日间RSD≤4.09%。结论:本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椎管内持续给予两性霉素B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脑脊液中该药物浓度的临床检测。
高文慧刘世霆晏媛吕田明方敏陈志良
关键词:两性霉素B生物样品分析脑脊液
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针对患者免疫抑制和肾功能不全的特点协助医生完善药物治疗方案,解答医生用药疑问,协助合理用药。结果临床药师对药物治疗方案的干预与建议得到医师采纳,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临床药师以专业特长参与临床治疗,可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熊世娟张庆高文慧
关键词:药学监护肾移植临床药师
体外评价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和巨噬细胞的摄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体外评价自制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OCMCS-SPIO-NPs)的细胞毒性和逃避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方法以菲立磁和未包被的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为对照,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考察OCMCS-SPIO-NPs对LO2细胞(正常肝细胞株)和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性;用菲洛嗪法及普鲁士蓝法考察OCMCS-SPIO-NPs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外的抗吞噬能力。结果 SPIO-NPs经羧甲基壳聚糖共价修饰后,对LO2和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明显降低,OCMCS-SPIO-NPs的细胞毒性和dextran-SPIO的细胞毒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细胞毒性与培养基中SPIO的浓度呈正相关;与3种SPIO纳米粒孵化24h后,RAW264.7细胞内铁含量随培养基中SPIO的含量增加而增加,细胞内铁含量依次为:未包被SPIO-NPs>dextran-SPIO-NPs>CMCS-SPIO-NPs组(P<0.05)。结论超顺氧化铁纳米粒经羧甲基壳聚糖共价修饰后能显著降低细胞毒性和吞噬细胞摄取,提高了生物相容性,显著降低了巨噬细胞对其的摄取。
范彩霞高文慧陈志良陈志喜李明琰
关键词:细胞毒性巨噬细胞摄取体外
肿瘤靶向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的小鼠急性毒性与抗吞噬性评价
2011年
目的:考察叶酸-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FA-OCMCS-SPIO-NPs)和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OCMCS-SPIO-NPs)2种造影剂的急性毒性及其抗肝、脾吞噬的能力。方法:尾静脉给予小鼠2种造影剂低、中、高剂量(278、347.5、434.5mg(Fe)·kg-1)后观察14d内的一般情况,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并进行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葡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dextran-SPIO-NPs)为阳性对照,普鲁士蓝染色法观察2种造影剂经小鼠尾静脉注射相似剂量后抗肝、脾吞噬的能力。结果:2种造影剂的LD50>434.5mg(Fe)·kg-1,所有小鼠均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和组织病理学改变;普鲁士蓝染色切片结果显示,dextran-SPIO-NPs无法逃避肝、脾中巨噬细胞的吞噬,而FA-OCMCS-SPIO-NPs能完全逃避吞噬,OCMCS-SPIO-NPs大部分逃避了吞噬。结论:2种造影剂的安全性高,且能全身分布,具有潜在的肿瘤靶向载体价值。
高文慧范彩霞陈志良
关键词:叶酸羧甲基壳聚糖小鼠急性毒性
超小的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制备及处方优化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优化羧甲壳聚糖超小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O-carboxymethyl-chitosan 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OCMCS-USPIO-NPs)处方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方法共沉淀法合成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核并用羧甲基壳聚糖对其表面进行共价修饰,用正交实验L9(34)对OCMCS-USPIO-NPs的处方优化和工艺进行优化筛选;用透射电镜、电子相关光谱仪(LSD)、X-Ray衍射法、傅立叶红外、磁性测定仪、MRI扫描仪和邻二氮菲法测定铁含量等对制备的OCMCS-USPIO-NPs进行表征;用普鲁士蓝染色法体外评价OCMCS-USPIO-NPs抗吞噬能力。结果正交实验处方优化处方为:羧甲基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2万,浓度为3%,超声时间为45 min,功率为600 W;傅立叶红外和X-Rays结果证实了OCMCS-SPIO-NPs的合成,羧甲基壳聚糖的修饰显著降低超顺磁氧化铁的流体粒径及超顺磁性,修饰后饱和磁性为73.4 emu.g-1 Fe,磁性较强;同时增加纳米粒表面的Zeta电位,普鲁士蓝染色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吞噬的纳米粒量依次是:uncoated SPIO-NPs〉dextran-SPIO-NPs〉OCMCS-SPIO-NPs。结论合成的OCMCS-USPIO-NPs的流体粒径〈50 nm,具有强的超顺磁性,分散性好,能逃避巨噬细胞的摄取,可用于MRI照影。
范彩霞高文慧陈志良陈志喜李明琰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正交实验
羧甲基壳聚糖超小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及组织分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考察羧甲基壳聚糖超小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O-carboxymethyl chitosans 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OCMCS-USPIO-NPs)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组织分布,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OCMCS-USPIO-NPs组和葡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组(dextran-SPIO-NPs),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和心、肝、脾、肺和肾等组织的铁含量,DAS药动学软件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处理,求得OCMCS-USPIO-NPs组和dextran-SPIO-NPs组在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绘制组织内铁含量-时间曲线结合普鲁士蓝染色,比较OCMCS-USPIO-NPs和Dextran-SPIO-NPs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特点。结果 OCMCS-USPIO-NPs组和dextran-SPIO-NPs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MRT,t1/2,CL,V2,差异显著(P<0.05),且OCMCS-USPIO-NPs组t1/2>7 h;OCMCS-USPIO-NPs组在肝、脾和肺的组织分布浓度显著低于dextran-SPIO-NPs组。结论 OCMCS-USPIO-NPs能逃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具有长循环作用。
范彩霞陈志喜高文慧赖水招郑锦坤
关键词:药动学
两性霉素B持续椎管内给药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药动学监测被引量:10
2011年
探讨两性霉素B(AMB)椎管内持续给药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对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行了AMB椎管内持续给药疗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脑脊液(CSF)中AMB的药物浓度进行连续测定。结果 AMB椎管内持续给药后脑脊液中AMB的药物浓度大于AMB对新型隐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药-时曲线显示在开始进行AMB椎管内持续给药当天以及每次药物加量当天的AMB在CSF中的药物浓度出现较大波动,第二天处于稳定水平,AMB在CSF中的药物浓度维持在0.61~1.21 μg/ml。结论 椎管内持续给药能显著提高脑脊液中AMB浓度,而且能维持稳定有效的药物浓度,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方敏吕田明晏媛刘世霆高文慧刘晓加尹恝王立王圆圆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两性霉素B药代动力学
临床药师参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药物治疗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特殊病理状态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药物治疗的病例分析,阐述临床药师协助医生完善药物治疗方案、解答医生用药困惑和指导合理用药等相关事项的过程和体会。结果...
熊世娟张庆高文慧
叶酸-羧甲基壳聚糖-超小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在大、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磁共振响应特征被引量:5
2011年
叶酸-羧甲基壳聚糖-超小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folic acid-O-carboxymethyl chitosans 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FA-OCMCS-USPIO-NPs)是一种新型分子靶向的核磁共振造影剂。本文考察了其在正常大鼠和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磁共振响应特征,探讨该造影剂在动物体内的分布规律,为其肿瘤靶向造影提供依据。尾静脉给予高、低浓度的纳米粒后,采用邻二氮菲法测定大鼠血浆及小鼠组织内的铁含量并绘制药时曲线,求得两组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均大于7 h。组织分布结果显示只有少部分的纳米粒被肝、脾吞噬,而心、肺、肾内几乎没有分布,并且纳米粒的吞噬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核磁共振结果显示,给药后4 h纳米粒开始由肾脏排泄,24 h时肝、肾的信噪比(SNR)恢复到正常水平,肺部没有纳米粒的分布。可见,部分纳米粒逃避了肝、脾的吞噬,具有低毒性和较长的半衰期,为肿瘤靶向造影奠定了基础。
高文慧刘世霆范彩霞漆林艳陈志良
关键词:磁性纳米粒药代动力学核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靶向索拉非尼纳米粒的制备与抗肝癌活性评价
索拉非尼(Sorafenib,SRF)是多靶点酷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双重抗肿瘤活性,但其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却并不理想,无进展生存期仅有167天,肿瘤靶向性差是其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纳米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策...
高文慧
关键词:制剂工艺抗肝癌活性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