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彩霞

作品数:16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粤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缓释
  • 6篇缓释片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5篇人工神经
  • 4篇药物
  • 4篇人工神经网络
  • 4篇甲基
  • 4篇工神经网络
  • 4篇HPMC
  • 4篇处方
  • 4篇人工神经网
  • 3篇药物释放
  • 3篇神经网络预测
  • 3篇人工神经网络...
  • 3篇羧甲基壳聚糖
  • 3篇网络
  • 3篇网络预测
  • 3篇壳聚糖
  • 2篇毒性

机构

  • 8篇湘南学院
  • 8篇湘南学院附属...
  • 6篇浙江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粤北人民医院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附...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解放军第16...
  • 1篇粤北医院

作者

  • 16篇范彩霞
  • 8篇陈志喜
  • 5篇梁文权
  • 4篇陈志良
  • 4篇高文慧
  • 3篇李明琰
  • 3篇范红燕
  • 2篇刘火旺
  • 1篇王月刚
  • 1篇魏璇
  • 1篇黄泽春
  • 1篇谭东辉
  • 1篇吴平生
  • 1篇阳秀芝
  • 1篇陈冬冬
  • 1篇刘世霆
  • 1篇喻泽兰
  • 1篇陈建威
  • 1篇何骏
  • 1篇漆林艳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湘南学院学报...
  • 2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学会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金纳多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金纳多静脉给药;对照组复方丹参静脉给药,两组均7天1疗程,用药2疗程。其他治疗方法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68%,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8.34,P<0.01);两组间耳鸣有效率也有显著性差异(x2=6.18,P<0.05)。结论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肯定。
陈志喜范红燕范彩霞何骏
关键词:金纳多突发性耳聋复方丹参
人工神经网络辅助HPMC缓释片处方设计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亲水凝胶骨架片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缓、控释制剂,HPMC缓释骨架片不但具有一般的缓、控释制剂的特点、而且制备工艺简单缓控释效果良好、在生理范围内其理化性质与pH无关等优点。对HPMC骨架片的释药...
范彩霞
文献传递
荔枝草鲜汁治疗烫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荔枝草鲜汁对大鼠实验性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背部脱毛后浸入85℃恒温水浴中15 s,使之造成深Ⅱ度烫伤,烫伤部位外涂不同浓度的荔枝草鲜汁,同时设烧伤灵阳性对照,每隔5 d用透明胶片描绘烫伤面积,以透明胶片重量为指标比较各组烫伤面积大小以及各时段的愈合情况,连续25 d。结果荔枝草鲜汁高剂量组在烫伤后第5 d开始、中剂量组在烫伤后第10 d开始的皮肤烫伤面积的胶片重量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荔枝草各剂量组愈合程度明显好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荔枝草鲜汁对大鼠实验性烫伤模型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罗春阳阳秀芝范彩霞黄泽春
关键词:荔枝草烫伤
体外评价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和巨噬细胞的摄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体外评价自制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OCMCS-SPIO-NPs)的细胞毒性和逃避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方法以菲立磁和未包被的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为对照,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考察OCMCS-SPIO-NPs对LO2细胞(正常肝细胞株)和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性;用菲洛嗪法及普鲁士蓝法考察OCMCS-SPIO-NPs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外的抗吞噬能力。结果 SPIO-NPs经羧甲基壳聚糖共价修饰后,对LO2和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明显降低,OCMCS-SPIO-NPs的细胞毒性和dextran-SPIO的细胞毒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细胞毒性与培养基中SPIO的浓度呈正相关;与3种SPIO纳米粒孵化24h后,RAW264.7细胞内铁含量随培养基中SPIO的含量增加而增加,细胞内铁含量依次为:未包被SPIO-NPs>dextran-SPIO-NPs>CMCS-SPIO-NPs组(P<0.05)。结论超顺氧化铁纳米粒经羧甲基壳聚糖共价修饰后能显著降低细胞毒性和吞噬细胞摄取,提高了生物相容性,显著降低了巨噬细胞对其的摄取。
范彩霞高文慧陈志良陈志喜李明琰
关键词:细胞毒性巨噬细胞摄取体外
肿瘤靶向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的小鼠急性毒性与抗吞噬性评价
2011年
目的:考察叶酸-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FA-OCMCS-SPIO-NPs)和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OCMCS-SPIO-NPs)2种造影剂的急性毒性及其抗肝、脾吞噬的能力。方法:尾静脉给予小鼠2种造影剂低、中、高剂量(278、347.5、434.5mg(Fe)·kg-1)后观察14d内的一般情况,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并进行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葡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dextran-SPIO-NPs)为阳性对照,普鲁士蓝染色法观察2种造影剂经小鼠尾静脉注射相似剂量后抗肝、脾吞噬的能力。结果:2种造影剂的LD50>434.5mg(Fe)·kg-1,所有小鼠均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和组织病理学改变;普鲁士蓝染色切片结果显示,dextran-SPIO-NPs无法逃避肝、脾中巨噬细胞的吞噬,而FA-OCMCS-SPIO-NPs能完全逃避吞噬,OCMCS-SPIO-NPs大部分逃避了吞噬。结论:2种造影剂的安全性高,且能全身分布,具有潜在的肿瘤靶向载体价值。
高文慧范彩霞陈志良
关键词:叶酸羧甲基壳聚糖小鼠急性毒性
超小的羧甲基壳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制备及处方优化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优化羧甲壳聚糖超小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O-carboxymethyl-chitosan 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OCMCS-USPIO-NPs)处方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方法共沉淀法合成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核并用羧甲基壳聚糖对其表面进行共价修饰,用正交实验L9(34)对OCMCS-USPIO-NPs的处方优化和工艺进行优化筛选;用透射电镜、电子相关光谱仪(LSD)、X-Ray衍射法、傅立叶红外、磁性测定仪、MRI扫描仪和邻二氮菲法测定铁含量等对制备的OCMCS-USPIO-NPs进行表征;用普鲁士蓝染色法体外评价OCMCS-USPIO-NPs抗吞噬能力。结果正交实验处方优化处方为:羧甲基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2万,浓度为3%,超声时间为45 min,功率为600 W;傅立叶红外和X-Rays结果证实了OCMCS-SPIO-NPs的合成,羧甲基壳聚糖的修饰显著降低超顺磁氧化铁的流体粒径及超顺磁性,修饰后饱和磁性为73.4 emu.g-1 Fe,磁性较强;同时增加纳米粒表面的Zeta电位,普鲁士蓝染色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吞噬的纳米粒量依次是:uncoated SPIO-NPs〉dextran-SPIO-NPs〉OCMCS-SPIO-NPs。结论合成的OCMCS-USPIO-NPs的流体粒径〈50 nm,具有强的超顺磁性,分散性好,能逃避巨噬细胞的摄取,可用于MRI照影。
范彩霞高文慧陈志良陈志喜李明琰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正交实验
神经网络多目标同步优化HPMC缓释片处方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HPMC缓释片中药物释放;并和优化算法结合实现缓释片处方的多目标同步优化。方法 选取溶解度为难溶到略溶的5种药物(别嘌醇,甲氧苄氨嘧啶,阿昔洛韦,替硝唑,对乙酰氨基酚)作为模型药物,压制HPMC骨架片,并进行体外释放情况考察,考察52个处方中药物的溶解度、含药量、HPMC的量、HPMC的固有黏度、辅料的量、黏合剂的浓度、溶出仪的转速对药物释放情况的影响。将各因素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药物的累计释放量作为输出,对网络进行训练,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和优化算法相结合实现以对乙酰氨基酚、甲氧苄氨嘧啶、米诺地尔、氧氟沙星为模型药物,在不同的含药量、不同转速的条件下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 利用神经网络预测药物的释放,训练处方和测试处方的实测值和预测值能很好吻合,4个优化处方的释放值均和目标值很接近。结论 神经网络可用于预测不同药物不同处方组成的HPMC缓释片中药物的释放,并能同步优化HPMC缓释骨架片的处方。
范彩霞梁文权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HPMC缓释片
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肽类生长因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肽类生长因子(bFGF)的疗效。方法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局部应用bFGF+常规用药;对照组常规用药。观察术腔黏膜上皮化情况。结果上皮化时间观察组48.3±8.8天;对照组77.2±12.2天。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2,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92.0%;对照组82.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85,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bFGF,能促进术腔上皮化,缩短上皮化时间。
陈志喜范彩霞范红燕谭东辉刘火旺
关键词:肽类生长因子鼻内镜术上皮化术后
重组腺病毒低氧诱导因子-1α对兔急性缺血后肢血流灌注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低氧诱导因子-1α(adenovirus mediated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Ad-HIF-1α)对兔急性缺血后肢血流灌注情况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急性后肢缺血模型,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术后即刻肌注生理盐水(NS组,n=6)、腺病毒空载体(Ad-null组,n=6)和Ad-HIF-1α(Ad-HIF-1α组,n=8)。术后10d行Real-time PCR检测外源基因在转染部位骨骼肌的表达情况;对比超声(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检查了解Ad-HIF-1α对缺血局部血流灌注的改善情况;伊文思兰法对缺血局部新生血管通透性进行评价。结果:基因转染后10d,Real-time PCR可检测到外源HIF-1α在转染局部骨骼肌的表达;CEU结果示Ad-HIF-1α组血流灌注优于Ad-null组和NS组(P<0.01);伊文思兰法检测3组新生血管通透性相似,定量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IF-1α能改善缺血肢体的血流灌注,未明显增加新生血管的通透性。
李明琰陈建威王月刚范彩霞陈冬冬魏璇吴平生
关键词:缺血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新生通透性
神经网络多目标同步优化HPMC缓释片处方
本文旨在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HPMC缓释片中药物释放;并和优化算法结合实现缓释片处方的多目标同步优化,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可用于预测不同药物不同处方组成的HPMC缓释片中药物的释放并能同步优化HPMC缓释骨架片的...
范彩霞梁文权
关键词:神经网络药物释放HPMC缓释片优化算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