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 作品数:48 被引量:14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肝细胞癌hMLH1基因甲基化与肝癌切除术后辅助性TACE疗效的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MLH1基因甲基化与肝癌切除术后辅助性TACE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57例行肝切除术及术后辅助性TACE治疗患者的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MLH1基因的甲基化状况,并对所有患者行术后生存分析。[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hMLH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28.1%vs 5.3%(P<0.05)。hMLH1基因过甲基化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生存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MLH1基因过甲基化是肝细胞癌发病的重要机制。hMLH1基因与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辅助性TACE疗效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黄俊郑列王莉汪建平李锦清张昌卿元云飞
- 关键词:HMLH1基因肝细胞癌
- 放射联合Sorafenib对肝癌细胞的不同时效作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在人肝癌细胞中观察放射联合Sorafenib对细胞生长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途径。【方法】选择人肝癌SMMC-7721和BEL-7402细胞株,分为单纯放射组(IR)、放射前30min联合Sorafenib组(IR+S-pre)和放射24h后联合Sorafenib组(IR+S-post)。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照射后细胞克隆形成率,绘制细胞存活曲线并计算放射增敏比;细胞增殖抑制实验检测6Gy照射后第1、2、3、4、5、6d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照射后DNA损伤阳性细胞比例;流式细胞仪检测放射后细胞凋亡比例。【结果】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IR+S-pre放射后细胞克隆形成增加,放射增敏比在SMMC-7721和BEL-7402细胞中分别为0.78和0.88;而IR+S-post放射后细胞克隆形成减少,放射增敏比在SMMC-7721和BEL-7402细胞中分别为1.43和1.23。细胞增殖抑制实验显示IR+S-pre与IR放射后细胞增殖抑制率相似,而IR+S-post放射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提高。Sorafenib在SMMC-7721与BEL-7402中均有诱导细胞凋亡作用。IR+S-pre在放射后24h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高[IRvsIR+S-pre:(6.1±1.0)%vs(18.3±2.0)%(SMMC-7721),(8.2±2.1)%vs(17.0±2.4)%(BEL-7402),P<0.001]。IR+S-post在放射后48h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高,[IRvsIR+S-post分为(6.9±2.0)%vs(15.9±1.8)%(SMCC-7721),(8.0±1.5)%vs(14.2±2.5)%(BEL-7402),P<0.05]。放射后30min,IR+S-pre与IR的DNA受损阳性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放射后6hIR+S-pre的DNA受损阳性细胞残留比例明显下降[IRvsIR+S-pre:(59.9±2.4)%vs(23.8±2.9)%(SMMC-7721),(46.4±3.8)%vs(25.0±3.0)%(BEL-7402),P<0.001]。【结论】放射联合Sorafenib对肝癌细胞作用具有明显时效性,放射24h后联合Sorafenib增加放射引起的细胞克隆性生长抑制和增殖抑制,而放射前30min联合Sorafenib作用相反。
- 李巧巧刘孟忠王莉李锦清
- 关键词:肝癌索拉非尼凋亡DNA损伤修复
- DNA甲基化导致肝细胞癌SYK基因失表达被引量:26
- 2006年
- 目的:探讨SYK(Spleentyrosinekinase,脾酪氨酸激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不表达的机制。方法: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PCR,MSP)检测SYK基因在肝癌细胞系(HepG2和Hep3B)和34例肝细胞癌组织、癌旁非瘤组织中的表达和甲基化情况。结果:肝癌细胞系Hep3B表达SYKmRNA,而HepG2不表达SYKmRNA。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处理HepG2后,SYK重新表达。Hep3B细胞SYK甲基化阴性,HepG2细胞SYK甲基化阳性。34例肝细胞癌组织标本中,5例SYKmRNA表达阴性,SYK基因甲基化均阳性;29例SYKmRNA表达阳性,其中3例SYK甲基化阳性,其余26例SYK甲基化阴性。肿瘤组织SYK基因的甲基化率为23.5%(8/34),而瘤旁肝组织中为8.8%(3/34)。结论: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导致肝细胞癌SYKmRNA失表达,可能是肝癌发病的机制之一。
- 元云飞汪建平李锦清王莉刘文姬崔伯康杨祖立张昌卿
- 关键词:SYK甲基化肝细胞癌
- 影响PVDF膜对蛋白吸附效率的主要因素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结合有抗原的PVDF膜进行亲和纯化是小规模快速获取特异性抗体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方法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将抗原蛋白有效地吸附到PVDF膜上。尽管人们广泛使用PVDF膜亲和纯化抗体,但对影响PVDF膜吸附抗原蛋白的因素至今仍缺乏系统研究。以BSA为模型蛋白,检测在不同蛋白浓度、不同孵育时间、不同溶质溶液和不同pH值的情况下,PVDF膜吸附蛋白的效率。当蛋白溶液为PBS时,1cm2 PVDF膜与2mg·mL-1 BSA溶液孵育1h可达到其最大吸附率。常见的蛋白质缓冲液组分对PVDF膜的蛋白吸附率影响不一。其中,咪唑、Tris-HCl、NaCl、KCl在广泛的浓度范围内对PVDF膜吸附蛋白没有明显影响,而较高浓度的SDS、Triton-X 100、Tween-20、乙二醇、甘油、盐酸胍、尿素等可显著降低PVDF膜对蛋白的吸附效率,在pH为6.5~9.5的Tris-HCl中,随着pH的增高而吸附效率降低。
- 袁玉琦张巨源王莉陈雯莉
- 关键词:PVDF膜蛋白吸附
- 甘露糖受体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论述甘露糖受体的结构特征、功能,介绍甘露糖受体靶向制剂研究进展及鱼类甘露糖受体研究展望,以供参考。
- 汤孝成郗明君王莉张涓刘立春刘小玲
- 关键词:甘露糖受体模式识别受体靶向制剂
- PTEN、P27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PTEN及P27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36例子宫内膜癌、17例子宫内膜增生症及2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PTEN及P27基因甲基化情况;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PTEN、P27基因在以上3种组织中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症中PTEN及P27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PTEN及P27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症及正常子宫内膜(P<0.05)。同时,PTEN蛋白表达与P2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91,P=0.005)。结论:PTEN及P27基因甲基化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P27基因甲基化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早期分子事件,可作为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预测及预防的靶点;在子宫内膜癌中,PTEN蛋白与P27蛋白表达间存在正向调控关系。
- 岑慧柯珮琪王莉舒珊荣费慧沈宏伟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PTEN基因P27基因甲基化
- 鱼腥蓝细菌PCC 7120 all 3555基因超表达和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及表型被引量:1
- 2013年
- 在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all3555是一个乙酰羟酸合成酶的编码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在鱼腥蓝细菌PCC 7120的生长和环境适应过程中的作用,构建了该基因的超表达和缺失突变菌株,结果显示该基因缺失后鱼腥蓝细菌PCC 7120仍可继续生长,但对NaCl胁迫的敏感性有一定程度提高,而超表达该基因则会提高鱼腥蓝细菌PCC 7120对氧化胁迫和NaCl胁迫的抗性,表明all3555对鱼腥蓝细菌PCC 7120的正常生长影响较小,但对菌株的抗氧化胁迫和抗NaCl胁迫等有重要作用。
- 李之萌王莉陈雯莉
- 关键词:氧化胁迫NACL胁迫基因超表达缺失突变体
- NADPH氧化酶DUOX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DUOX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7株人HCC细胞系及1株人正常肝细胞系、30例正常肝组织及103例肝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⒚RT-PCR的方法研究DUOX1 mRNA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DUOX1 mRNA在MHCC-97H、MHCC-97L及BEL7402细胞系中表达,在HepG2、Hep3B、SMMC-7721、Chang liver和LO2中无表达。30例正常肝组织中均无表达。在肝癌和癌旁肝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4%(55/103)和14.5%(15/10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统计分析提示肝癌组织中DUOX1 mRNA表达状态与性别、年龄、有无卫星结节及术前AFP水平相关。单因素分析提示影响肝癌术后总体生存率的因素为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有无卫星结节、有无门静脉癌栓、TNM分级以及DUOX1 mRNA表达状态。多因素分析提示影响肝癌术后总体生存率的因素为肿瘤直径、有无门静脉癌栓及DUOX1 mRNA表达状态。结论肝癌组织DUOX1 mRNA表达状态是肝癌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DUOX1基因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卢灿亮黄品助李斌奎洪健黄亮王莉张颖元云飞
- 关键词:NADPH氧化酶肝细胞癌预后
- 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两个磷酸酶N端结构域活性分析
- 2012年
- 为了研究鱼腥蓝细菌(Anabaena sp.)PCC 7120中两个PP2C类蛋白磷酸酶PrpJ1和PrpJ2的磷酸酶活性,将编码两个蛋白N端至跨膜区的基因片段重组到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进行原核表达,获得了可溶性的PrpJ1up和PrpJ2up蛋白。并且以pNPP为底物测定了所得蛋白的磷酸酶活性,双倒数作图法结果显示PrpJ1up蛋白的Km为0.30 mmol/L,Vmax为7.10 nmol/min;PrpJ2up蛋白的Km为0.24 mmol/L,Vmax为0.43 nmol/min。
- 许兴俭陈雯莉王莉
- 关键词:N端结构域磷酸酶活性
- 鱼腥蓝细菌PCC 7120对Mn^(2+)的吸附被引量:3
- 2018年
- 为寻找新型生物吸附剂用于重金属污染环境的修复,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时间、质量浓度以及氮源缺乏等条件,检测了鱼腥蓝细菌PCC 7120对Mn^(2+)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在Mn^(2+)质量浓度低于10mg/L时,PCC 7120对Mn^(2+)的去除率最高能达到80%,并且PCC 7120对Mn^(2+)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缺氮后,PCC 7120对Mn^(2+)的耐受力降低且吸附能力大大减弱。
- 李敏徐韶足陈雯莉王莉
- 关键词:MN^2+重金属污染生物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