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梅
- 作品数:24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台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脑调强放疗同期推量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全脑放疗同期推量治疗计划在治疗脑转移瘤中的可行性。方法20例脑转移瘤患者,利用Pinnacle6.2适形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全脑放疗同期推量治疗:全脑放疗TD30Gy/10F,转移瘤推量20Gy/10F。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临床不可接受的副反应。结论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全脑放疗同期推量治疗脑转移瘤,在临床上是可行的,对于KPS评分较好,原发病灶控制的脑转遗瘤患者可以推荐使用。
- 刘艳梅倪玲琴王赛赛
- 关键词:全脑放疗
- HIF-1α和HIF-2α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HIF-2α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宫颈癌患者的活检组织标本和30例宫颈良性病变中HIF-1α、2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它们表达情况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标本中HIF-1α和HIF-2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6%和70.59%,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均P<0.01);两者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放疗前贫血均相关(均P<0.05),而HIF-2α蛋白表达与肿瘤分期相关(P<0.05)。生存分析结果提示,HIF-1α蛋白阴性的宫颈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明显长于HIF-1α蛋白阳性者(P<0.05)。结论在宫颈癌患者中,HIF-1α和HIF-2α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它们对宫颈癌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两者的高表达提示疾病可能预后不良。
- 刘艳梅杨琪王赛赛应申鹏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缺氧诱导因子-2Α预后宫颈癌
- 综合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记录对比两组黏膜炎的愈合时间及干预前后KPS评分,对干预前后黏膜分级进行评价,同时记录放疗期间其他的口腔不良反应,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炎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K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周时的口腔黏膜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唾液分泌减少、口干舌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最大程度缓解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及其它口腔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洪其军刘艳梅倪玲琴
- 关键词:综合护理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
- 宫颈癌术后患者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比较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与TNM分期的差异。方法选择宫颈癌术后患者105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髂总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39例患者伴淋巴结转移,以闭孔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为27.6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管瘤栓阳性、浸润肌层≥1/2和神经侵犯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髂内、外区淋巴结转移,闭孔区淋巴结转移和浸润肌层≥1/2与髂总区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r=0.400、0.317和0.481,均P<0.05)。术前FIGO分期与术后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6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11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肠粘连,10例死于宫颈癌复发或转移;5年生存率为86.48%。结论脉管瘤栓阳性、浸润肌层≥1/2和神经侵犯是影响宫颈癌术后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期结合淋巴结转移情况直接影响着靶区的勾画及对预后的影响。
- 杨琪刘艳梅王赛赛应申鹏
- 关键词:宫颈癌FIGO分期TNM分期
- 宫颈癌术后正向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正向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方法。[方法]15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给予50.4Gy的处方剂量,分28次完成。依据靶区形状与大小并考虑危及器官耐受量的同时,使用多叶准直器(MLC)预设照射野方向和形状,通过一系列的射野优化与射束调整,获得符合临床要求的正向调强计划。[结果]15例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正向调强放疗计划,其适形度CI为0.6-0.8,平均0.71,平均照射野数18个,跳数444。而四野计划的CI只有0.54,正向调强计划提高了靶区适形度CI,且大大降低了危及器官直肠、膀胱、股骨头、小肠在高剂量区45Gy、50Gy等剂量水平的相对受照体积。45Gy时,直肠、膀胱、股骨头、小肠的受照体积分别降低55%、44%、47%、26%;50Gy时则分别为86%、63%、70%、43%。[结论]宫颈癌正向调强放疗计划优于四野适形计划,可操作性强,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后,通过合理布野,可得到符合临床要求的放疗计划。
- 倪玲琴应申鹏黄抒佳刘艳梅王勇胡炜
- 关键词:宫颈肿瘤调强放疗放射治疗计划
- 术前联合希罗达同步放化疗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希罗达同步化疗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Pinnacle 6.2适形治疗计划系统,据国际辐射单位及测量委员会(ICRU)第50号文件定义肿瘤区(GTV)、临床靶区(CTV)及计划靶区(PTV),PTV处方剂量为50.4 Gy/28 F/5.6 W.放疗第1天开始希罗达口服化疗,剂量为1 650 mg/ (m2·d),每日2次口服,连续口服14 d,休息1周,共2个周期.疗效评价包括病理降期率(T、N)、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保肛率.治疗不良反应按照CTC 3.0毒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放化疗后4~6周接受手术,手术按全系膜切除原则,术后病理pCR为16.7% (4/24),总降期率为79.2% (19/24),低位直肠癌保肛率为55.6% (5/9),无观察到3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中应用希罗达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取得较好的病理缓解率和降期率,并且不良反应临床可接受.
- 刘艳梅应申鹏于进梁勇
- 关键词:同步放化疗完全缓解率
- HIF-1α和2α基因表达与PTC及其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和2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情...
- 刘艳梅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缺氧诱导因子
- 后装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索后装治疗在尖锐湿疣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52例初治患者,随机分成2组,I组102例,Ⅱ组150例,Ⅰ组行微波治疗联合干扰素治疗组,微波治疗后,于病灶基底部及周围0.5em范围内局部注射干扰素100万U;2次/周,共4周;Ⅱ组后装治疗组,根据病灶范围设定通道数,以皮下或黏膜下0.5em为参考点,制定治疗计划;给予患者200eGy/次,3次/周×2周,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结束后I组70例(68.6%)患者痊愈,3个月后32例(22.38%)复发;Ⅱ组120例(80.0%)患者痊愈,3个月后12例(8.33%)患者复发。结论后装治疗可以有效治愈及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但其远期所致晚反应组织损伤及远期至癌率还有待进一步随访。
- 刘艳梅潘印陈卫军
- 氨磷汀在头颈部肿瘤放、化疗中应用的观察与护理
- 2014年
-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尤其在鼻咽癌中,其处于主导地位。而在放疗过程中伴发的放疗副反应,如放射性咽炎、反射性皮炎等放疗反应,无疑会增加患者的痛苦。随者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头颈部肿瘤的预后越来越好[1],如何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示现今我们医务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话题。作为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第一个泛细胞保护剂-阿米福汀[2],近来逐渐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相对副反应较重,也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我院2008~2014年先后收治5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应用氨磷汀,有效减轻了放射性咽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同时伴发不同程度的副反应,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王赛赛刘艳梅郭妮娜
- 关键词:氨磷汀头颈部肿瘤化疗放射性咽炎放疗副反应细胞保护剂
- 脑转移瘤同步加量正向调强放疗计划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价1~3个脑转移瘤患者全脑放疗同步加量正向调强放疗计划的适形度及可行性。方法应用Pinnacle6.2治疗计划系统设计10例1~3个脑转移瘤正向调强计划,每例患者设计A、B两组计划。A组全脑放疗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30Gy分10次,脑转移瘤计划靶区(PTVboost)处方剂量为50Gy分10次。B组PTV。处方剂量为30Gy分10次,PTVtoost处方剂量为40Gy分10次。计算PTVtoost的适形值(CN)、处方剂量靶区体积比(PITV)、靶区覆盖度(TC)、靶区均匀指数(HI)、接受95%处方剂量的体积(V95)、治疗时间(min)等指标.评价计划的适形度和可行性。结果A、B两组PTVbtoost的平均CN分别为0.73±0.07和0.68±0.07(t=5.244,P〈0.05)。平均PITV分别为1.28±0.11和1.37±0.13(t=326,P〈005),平均TC为0.964-0.01,0.96±0.02(P〉0.05),平均H1分别为0.06±004和0.05±0.03(t=2986,P〈0.05)。A、B两组PTVⅧ的平均TC分别为0.97±002和0.96±0.01(P〉0.05),平均H1分别为0.39±0.09和0.23±0.04(t=989,P〈0.05)。平均V95分别为99.72±027和99.69±0.29(P〉0.05)。A、B两组平均照射野数均为10个,每次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3.95±0.94)和(2.79±0.46)min(t=7574,P〈005)。结论全脑放疗同步脑转移瘤加量正向调强放疗计划可行,剂量分布与螺旋断层放疗技术相近,治疗时间短。
- 梁晓东倪玲琴于长辉陈卫军应申鹏刘艳梅贡强君胡炜
- 关键词:脑转移瘤同步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