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丹

作品数:21 被引量:25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化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大学生
  • 7篇高校
  • 6篇心理
  • 5篇倦怠
  • 4篇心理健康
  • 4篇辅导
  • 3篇职业倦怠
  • 3篇团体
  • 3篇人格特征
  • 3篇教师
  • 3篇高校教师
  • 2篇心理学
  • 2篇心理学视角
  • 2篇学习倦怠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少年
  • 2篇团体辅导
  • 2篇贫困大学生
  • 2篇青少年
  • 2篇理学

机构

  • 20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0篇沈丹
  • 9篇张珊明
  • 9篇罗伏生
  • 5篇王小凤
  • 4篇袁红梅
  • 4篇罗匡
  • 2篇李志强
  • 1篇肖祥
  • 1篇张婷
  • 1篇李晓敏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心理...
  • 5篇中国建设教育
  • 2篇文教资料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社会科学前沿
  • 1篇大学(研究与...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德育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8
2010年
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是发挥其重要功能的前提和保证。将团体心理辅导和高校德育教学相结合,开辟了大学生德育教学新视野和新道路。本文在分析团体心理辅导在德育教学的作用机制上,具体阐述了如何将其运用于高校德育教学。
罗匡张珊明袁红梅沈丹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高校德育教学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意识及危机干预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长沙的五所高校随机抽取的989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意识、危机自我干预意识和高校危机干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意识和危机自我干预意识淡薄,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普遍存在受重视的程度参差不齐、干预效果不明显和重"危机处理"轻"危机防范"的现象。对此现状的原因分析为:传统健康观念的误导和心理危机知识的匮乏;心理危机干预的本土化基础研究薄弱;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健全;心理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沈丹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学习倦怠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及干预效果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帮助学习倦怠的大学生增进对自我的认识,认清学习倦怠的原因,建立合理的学习认知和行为。方法:采用杨丽娴、连榕编制的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筛选出有学习倦怠的大学生,通过一对一面谈确定40人为团体被试,其中团体干预组20人,对照组20人。结合学习倦怠学生的特征表现,并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切入,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团体活动连续开展8周,每周1次,每次120分钟。对干预组进行团体辅导活动,对照组不采取措施。结果:团体辅导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维度以及学习倦怠的总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辅导后干预组的学习倦怠总分以及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236,-3.269,-2.033;P<0.01),而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干预组与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团体效果追踪期,干预组在学习倦怠总分及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368,-2.612,-2.154;P<0.05),而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干预组和对照组同样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合理,干预效果明显。
沈丹
关键词:学习倦怠干预效果团体辅导大学生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类型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了解不同类型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其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人格特征在不同类型IAD中的预测作用,以期为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实施和有效性评估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作者整群随机抽查某高校2350名学生,用YongKS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调查,并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人格特征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有预测作用。
罗伏生沈丹张珊明肖祥李志强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特征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2023年
随着社会与高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普遍。本研究为探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调查获取227份有效问卷,了解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情况和严重程度,然后测度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分值,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称、科研压力满意度、月收入和高校制度公平性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越低、科研压力越大、月收入越低以及高校制度越不公平,将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加剧;职称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建议高校合理安排科研工作量和考核制度,提高高校教师待遇并完善高校管理制度,提高制度公平性,从而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促进高校教师高效工作。
赵京沈丹李晓敏
关键词:职业倦怠高校教师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及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
2016年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人格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环境、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在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人际信任在性别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家庭环境、人格特征是大学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影响因素。
沈丹
关键词:人际信任家庭环境人格特征大学生
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被引量:30
2011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其人格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湖南某高校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偏激行为,且网络偏激行为与网络色情行为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网络偏激行为及网络色情行为与网络成瘾行为呈显著正相关;EPQ-N、EPQ-L、退避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对网络偏差行为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及神经质人格特征关系密切。
罗伏生张珊明沈丹罗匡
关键词:人格特征
青少年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特征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特征。方法:以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测查1910名青少年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使用的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结果:中学生比大学生在适应性认知策略上的得分要高。女性更多使用适应性认知策略。青少年在适应性认知策略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适应性认知策略。结论:青少年在应对应激性生活事件时使用的认知策略存在年龄、性别差异。青少年在应对应激性生活事件时更多的使用适应性认知策略。青少年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罗伏生王小凤张珊明沈丹
关键词:青少年情绪调节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7
2009年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性依据。方法:根据某普通高校贫困生数据库提供的资料,随机抽取8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抑郁,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7%;不同性别贫困生在SCL-90的敌对、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社会支持3个维度和大五人格中的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呈负相关,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部分因子与人格的适用性和开放性呈正相关;自尊、社会支持、人格中的利他性和适应性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社会支持、自尊水平及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影响作用。
罗伏生沈丹张珊明王小凤袁红梅李志强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2022年
目的:为了解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期从完善人格着手,给予贫困大学生积极的关注、恰到好处的社会支持及心理辅导,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在湖南省三所高校的贫困学生库中随机抽取77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内容。结果:贫困大学生SCL-90总均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 < 0.001),且96%的被试感觉有轻度及以上症状,仅4%的被试感觉没有症状;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L-90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与EPQ中的P和N分量表成显著正相关(p < 0.01),除偏执1个因子分与EPQ中的E分量表不存在显著相关外,SCL-90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与EPQ中的E和L分量表均成显著负相关(p < 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和掩饰程度维度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预测能力,其对SCL-90总分的共同解释率为36.4%,而又以神经质的解释能力最强,达到35.8%。结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而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质密切相关,尤其是神经质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因此,学校应重视贫困生的人格塑造,尤其是情绪稳定性的培养,从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李思婷沈丹欧娅玲张程皓
关键词:心理健康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