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荣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W-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
- 基于网络的PBL(Web based PBL,W-PBL)教学法把网络信息技术与PBL教学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会学习和培养沟通协作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我校购买了美国Blacboard应用软件,在其基础上...
- 李锦新马宁芳张征宇刘玉荣杜宝玲粱若斯李晓滨崔雨虹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2020年
- 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建立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微课资源,以广州医科大学 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1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个班,1、2班共59人为实验组,进行翻转课堂教学,5、6班共59人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方法教学。通过对比实验课考试成绩、理论课考试成绩和期末总评分数段分布及问卷调查表方法来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翻转课堂教学组学生实验课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理论课考试成绩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期末考试总评成绩各分数段分布实验组大于90分以上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低于60分的人数低于对照组;问卷调查显示翻转课堂教学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普遍比较认同,92%同学认为翻转课堂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96%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68%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自身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90%的同学愿意继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比传统课堂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 刘玉荣马宁芳王曌华杜宝玲
-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
- 一种生物组织包埋脱模方法及其石蜡包埋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组织包埋脱模方法及其石蜡包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模结构,所述脱模结构包括设于包埋机本体的底座上的拆卸组件,包括限位槽、移动板,设有透明呈弹性薄片状的玻璃片或PC胶片、透明蜡膜、缺口的包埋盒,方法通过...
- 高志岩刘玉荣
- ALC1介导的MAPK信号通路激活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ALC1促肝癌细胞增殖作用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qPCR检测肝癌细胞系ALC1 mRNA表达;MTS实验及平板克隆实验验证ALC1 siRNA干扰后对Huh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从蛋白水平检测验证ALC1 siRNA干扰后MEK/ERK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改变。结果肝癌细胞株Huh7、HepG2及BEL-7402均有ALC1 mRNA表达,其中Huh7细胞ALC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细胞株。MTS实验结果显示ALC1 siRNA干扰后Huh7细胞增殖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siRNA干扰ALC1表达后Huh7细胞克隆体积变小,克隆形成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LC1siRNA干扰可明显降低Huh7细胞MEK、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 ALC1高表达于肝癌Huh7细胞;ALC1介导了MAPK信号通路激活对Huh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李杨冯丽陈娟成炜刘珊珊刘玉荣马宁芳
- 关键词:肝癌细胞MAPK细胞增殖
- 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式PBL教学模式探索及其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W-PBL教学法把网络信息技术与PBL教学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会学习和培养沟通协作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成立教学小组编写案例素材;其次,准备好各类教学资源存放入W—PBL课程页面的子目录“学习资源”下,完成教学准备工作;第三,W-PBL课程教学实施;第四,教学评价和总结。W—PBL教学法实现了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及外部优秀资源的共享和利用,降低了人力成本。
- 李锦新马宁芳刘玉荣张征宇杜宝玲崔雨虹
- 关键词:组织胚胎学
- 三种保肝药治疗中晚期肝癌介入化疗栓塞后肝损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保肝药物,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后肝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建议。方法对2000年1月-2014年12月,诊断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并行介入化疗栓塞治疗的病例126份进行分析,观察保肝药A=抗炎类、B=膜稳定类、C=解毒类治疗后肝功能的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三组药物治疗后第3天,患者血清ALT、AST水平见存在差异,B组高于A组和C组,但TBIL、术后第14天三种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恢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相关性肝损伤,抗炎类及解毒类护肝药对早期转氨酶的恢复功能优于膜稳定类护肝药,但对改善肝功能损伤的长期疗效无差异。
- 王赫周毅刘玉荣
- 关键词:保肝药介入栓塞治疗
- ALC1与EZH2在肝癌细胞内的定位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染色质解旋酶ALC1与转录因子EZH2在肝细胞癌(HCC)内的定位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细胞免疫荧光双标记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从m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研究ALC1与EZH2在肝癌细胞及肝癌组织中的共表达,及相关性。结果肝癌细胞内可同时检测到ALC1与EZH2 mRNA表达,免疫荧光显示阳性表达产物均定位于胞核,肝癌HepG2细胞中ALC1与EZH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0%和89.2%,肝癌Huh7细胞中ALC1与EZH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6%和74.6%,两者在HepG2细胞中的共表达率为71.2%,Huh7细胞中两者共表达率为47.3%;肝癌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ALC1阳性表达与EZH2的阳性表达正相关(P<0.05),其共表达率为48.1%。结论各肝癌细胞系ALC1与EZH2的阳性表达率及共表达率存在差别;HCC组织中ALC1的阳性表达与EZH2表达正相关。
- 董文伟冯丽刘珊珊刘玉荣邹青峰马宁芳
- 关键词:肝癌转录因子EZH2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肝癌EZH2表达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研究肝癌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转录因子EZH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佛波豆寇乙酸(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分化为M2型巨噬细胞;用M2型巨噬细胞与肝癌BEL-7402 or QGY-7703细胞共培养方法模拟肝癌免疫微环境,未共培养的肝癌BEL-7402或QGY-7703细胞为空白对照,q 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 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两组肝癌细胞EZH2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标记分子CD163与EZH2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q RT-PCR及细胞形态学显示巨噬细胞诱导成功;巨噬细胞与肝癌细胞QGY-7703、BEL-7402共培养后,EZH2的表达明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肝癌癌巢组织中CD163+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少于癌旁组织(P<0.05),癌巢组织中巨噬细胞CD163表达分值与肝癌细胞EZH2表达分值呈负相关(r=-0.32,P=0.018)。结论巨噬细胞与肝癌细胞共培养可下调肝癌细胞EZH2的表达;肝癌癌巢组织中巨噬细胞CD163表达分值与肝癌细胞EZH2表达分值呈负相关。
- 陈娟成炜刘珊珊黄丽刘玉荣马宁芳
- 关键词:肝癌EZH2巨噬细胞免疫微环境
- 肝硬化部分切除后肝再生及结构变化被引量:5
- 2013年
- 背景:肝脏自身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临床资料显示大部分肝癌患者合并有肝硬化,切除肿瘤后肝脏质量可逐渐恢复,提示硬化的肝脏仍具备修复潜能。目的:尝试用肝部分切除方法诱导小鼠硬化肝组织内具再生能力的细胞增殖,观察再生肝脏的结构变化。方法:使用CCl4皮下注射方法制备小鼠肝硬化模型。对肝硬化小鼠行肝部分切除,于切除后1,3,5,7,10,14及21 d取小鼠肝组织并称质量。观察比较肝部分切除后不同时间小鼠再生肝组织的结构变化;评估肝再生率;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肝星形细胞标志分子结蛋白及肝星形细胞活化标志分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变化;5-溴脱氧尿核苷标记技术对增殖细胞进行定性、定位。结果与结论:肝硬化小鼠肝部分切除后第1,3,5,7,14,21天肝再生率分别为6.58%,22.03%,21.39%,29.05%,45.22%,50.98%。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CCl4注射8周后呈早期肝硬化病理改变,肝部分切除后肝组织结构逐步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部分切除后第1天再生肝组织内结蛋白表达减少,但第3天至第14天呈上升趋势,21 d则明显减少;肝再生过程中各时间点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依时递减。5-溴脱氧尿核苷阳性细胞在肝部分切除后1-7 d主要为肝细胞,肝部分切除后14-21 d阳性细胞定位于肝血窦内皮及窦腔内。结果表明早期肝硬化小鼠大部肝切除后3 d出现明显的再生反应,并逐步恢复正常的肝组织结构。
- 郑晓筠罗倩欣陈倩琪熊喜峰刘玉荣马宁芳
- 关键词:肝硬化MASSON染色肝部分切除肝再生结蛋白5-溴脱氧尿核苷
- ALC1/CHD1L与OV6在肝癌细胞中的共存及其对干性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ALC1/CHD1L与OV6阳性肝癌细胞的关系及其对干性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细胞免疫荧光标记方法观察肝癌Huh7及Hep G2细胞中ALC1/CHD1L和OV6的表达及定位;q RT-PCR检测ALC1/CHD1L sh RNA干扰后对肝癌Huh7及Hep G2细胞干性相关分子Oct4、Sox2、Nanog、Bmi1、β-catenin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标记结果显示肝癌Huh7细胞和Hep G2细胞中均有ALC1/CHD1L与OV6的表达,两者共表达率为34.3%及48.34%;ALC1/CHD1L sh RNA干扰及q RT-PCR实验结果显示敲减Huh7及Hep G2细胞ALC1/CHD1L表达可引起Oct4、Sox2、Nanog、Bmi1、β-catenin等干性相关分子表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Huh7及Hep G2 OV6阳性细胞中有ALC1/CHD1L表达;敲减ALC1/CHD1L表达可引起Huh7及Hep G2细胞干性相关分子Oct4、Sox2、Nanog、Bmi1、β-catenin表达明显下调。
- 冯丽董文伟刘珊珊刘玉荣马宁芳
- 关键词:肝癌细胞肿瘤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