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 作品数:20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灶型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BS)、面肌痉挛(HFS)和Meige综合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自愿接受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的HFS、BS和Meige综合征患者60例,记录其一般情况、发病年龄、病程、治疗前后的Albert和Cohen评分及效果维持时间。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S患者效果维持时间和病程呈负相关性(r=-0.677,P=0.037);单因素分析显示,HFS患者治疗前Albert和Cohen评分越低,有效率越高(P<0.05)。结论BS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好;HFS患者症状越轻,治疗有效率越高。 陈玲 徐忠 尚群竺 毕秀梅 艾青龙关键词:眼睑痉挛 MEIGE综合征 A型肉毒毒素 难治性癫痫模型大鼠脑组织中srGAP2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众多研究结果显示srGAP2分子在突起生长和突触可塑性起到关键的作用,但具体机制不明。目的:检测srGAP2在致痫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探讨srGAP2与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其中随机选取6组建立癫痫模型,构成实验组,剩余1组作为对照组。分别选取癫痫发作后的6h、1d、1周、2周、1个月、2个月等6个时间点的颞叶脑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以及免疫印迹3种方法检测srGAP2在致痫动物模型以及对照组的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变化规律。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中srGAP2除在皮质区表达增高外,还在海马区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srGAP2在颞叶癫痫动物组中的表达含量逐渐升高,且在2周左右达高峰并维持,到2个月左右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结果提示srGAP2可能通过促进苔藓纤维出芽,进而导致脑组织中异常神经网络的建立,并最终在难治性癫痫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刘锦 徐忠 庞爱兰 孟步亮 王学峰 任惠关键词:难治性癫痫 苔藓纤维出芽 癫痫模型 脑组织 细胞生物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中的慢性静脉窦血栓一例 被引量:1 2017年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病因多样,发病率低,因其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误诊率高,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中的慢性静脉窦血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毕秀梅 徐忠 张林明 艾青龙关键词:抗磷脂综合征 华法林 脑血管造影术 云南地区汉族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MJ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研究 2018年 目的通过对云南地区临床诊断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家系进行SCA3基因检测,探讨汉族人群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3,SCA3)患者临床特点与遗传学特征。方法对4个家系26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和家系谱调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基因测序等技术进行SCA3基因内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并对异常等位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结果临床表现以共济失调和构音障碍为主,其次表现为锥体束征、眼部症状等,认知功能障碍较少见。检出4个家系(26例患者)为SCA3,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测序证实其异常等位基因CAG重复数目在67~82次之间。结论云南地区汉族的SCAs患者以SCA3型为主,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和构音障碍,基因检测仍是其诊断的金标准。 张林明 李陶乐 段尉梅 张玉林 陈玲 戴淑娟 艾青龙 徐忠关键词:汉族 基因型 三核苷酸重复扩增 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状态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的rs363371和rs363324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中PD患者合并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2例汉族帕金森病(PD)患者,通过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将患者分为PD合并抑郁组和PD未合并抑郁组,用连接酶法对VMAT2的rs363371和rs363324进行了基因型分型,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PD患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rs363371的AA基因型降低了PD患者合并抑郁的风险(OR=0.22,59%CI 0.07-0.75,P=0.015)。UP3的高分值增加了PD患者合并抑郁的风险(OR=1.08,59%CI 1.02-1.15,P=0.009)。较长的病程增加了PD患者合并抑郁的风险(OR=1.15,59%CI 1.01-1.31,P=0.038)。rs363324的基因多态性并未增加PD合并抑郁的风险。结论 VMAT2的rs363371的AA基因型降低了汉族人群PD患者合并抑郁的风险。 王芳 刘彬 邢冬梅 杨兴隆 李柯麓 吴崇明 保健见 任惠 徐忠关键词:帕金森病 抑郁 基因多态性 情景模拟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老年医学MBBS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情景模拟联合Seminar教学法在老年医学MBBS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9—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老年医学课程的40名MBBS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应用情景模拟+Seminar教学法,在对照组中应用传统多媒体教学法。课后评价并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课堂表现及测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医学MMBS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Seminar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老年医学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并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杨兴隆 计畅 朱杨帆 刘彬 徐忠 任惠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法 SEMINAR教学法 临床思维能力 教学满意度 PBL和C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索PBL与C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见习的本科学生90人,随机分为A、B、C 3组。A组(30人)采取传统的LBL教学方法,B组(30人)采取PBL+LBL教学方法,C组(30人)采取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分别对3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综合能力(以病例分析为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学生在理论知识成绩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C组临床技能成绩高于A组(P<0.05),其中C组又高于B组(P<0.05);B、C组的综合能力成绩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又高于B组(P<0.05);B、C组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临床诊疗思维等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采用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较LBL或PBL教学法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 张林明 亚金蓉 钟莲梅 任惠 徐忠关键词:PBL CBL 神经内科 临床见习 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情感、睡眠和认知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偏侧面肌痉挛(HFS)患者的情感、睡眠和认知状态的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30例,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与患者相匹配的3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14项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安登布鲁克认知功能检查(ACE-Ⅲ)测评,将所获数据录入SPSS 21.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焦虑评估显示,患者焦虑的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的发生与痉挛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发生焦虑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的患者发生焦虑的比例高于病程<10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评估显示,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的发生与痉挛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发生抑郁的比例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的患者发生抑郁的比例高于病程<10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睡眠评估显示,患者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的PSQI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白天功能紊乱和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认知评估显示,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流利性、语言、视空间和ACEⅢ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广泛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问题;应加强对面肌痉挛患者的情感、睡眠质量的关注,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毕秀梅 徐忠 艾青龙 祝丽芳 张汝江 赵清青关键词:面肌痉挛 焦虑 抑郁 睡眠 PTPRT在难治性癫痫患者及匹罗卡品致痫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难治性癫痫患者及皮罗卡品致痫大鼠脑组织中PTPRT的表达,以探讨难治性癫痫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法检测胛PRT在难治性癫痫患者及癫痫发作后6h及1、7、14、30、60d的匹罗卡品致痫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并分别与无癫痫发作的人以及大鼠的脑组织比较。结果在人颞叶皮质中,PTPRT主要在对照组和病例组的神经元有表达,PTPRT在难治性癫痫患者(0.277±0.048)脑组织中比对照组(0.171±0.025)显著升高(t=9.586,P〈0.05)。在大鼠颞叶脑组织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PTPRT主要在神经元中表达。mRT在实验组颞叶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在癫痫发作后24h内不断升高,7d和14d后表达水平则下降,30d和60d后表达又升高(4比值:对照组0.443±0.039,6h0.840±0.032,24h1.113±0.064,7d0.564±0.039,14d0.570±0.029,30d0.899±0.034,60d1.011±0.074,F=256.427,P〈0.05)。结论通过对PTPRT在癫痫动物模型和癫痫患者颞叶脑组织表达规律的研究,结合PTPRT的功能我们推测PTPRT可能通过突触重构以及苔藓纤维出芽参与了神经网络的重构,从而导致了难治性癫痫的发生。 钟坚 徐忠 任惠 庞爱兰关键词:癫痫 颞叶 苔藓纤维 疾病模型 帕金森病LRRK2基因rs1427263位点的多态性 2014年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致病基因LRRK2在rs1427263位点多态性,分析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人基因频率的差异。方法采用SNa Pshot微测序技术对116例帕金森病患者和95例健康人进行基因LRRK2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对比两者之间频率的分布差异。结果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人rs14276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汉族人群中LRRK2基因rs14276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无相关性。 张丽华 计畅 刘彬 徐忠 任惠 黄红 庞爱兰 郑颖 吴春华关键词:帕金森病 基因多态性